李白诗中的黄河意象分析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数千年来发祥并孕育了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华夏文明。随着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一代代文人墨客不断对黄河进行描绘、赞颂,黄河作为意象广泛出现于历代文学作品中,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从整体层面而言,历代诗文创作者对黄河的描绘,特别以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最为鲜明突出。在李白的笔下,黄河凭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雄浑气象,生动形象地呈现于世人面前。李白一方面对黄河进行精彩描绘,另一方面在创作时注重将亲身体验的盛唐气象及其人文精神融入黄河物象中,使黄河转变成富有个性的艺术意象符号,为世人带来无穷的审美体验。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集》一书选编了李白创作的大量诗文,通过该书可了解到在盛唐时期铸造出来的伟大诗人,看到脱去后世所加给他的种种外衣后,他的本来面目,以及他身上烙下的种种时代印记。本文将在该书指导下,对李白诗中的黄河意象进行分析。
  《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集》一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韵里江山·遥看瀑布挂前川;第二部分,行路维艰·拔剑四顾心茫然;第三部分,友情答赠·别意与之谁短长;第四部分,感慨兴怀·仰天大笑出门去;第五部分,别有怀抱·明朝有意抱琴来。该书内容丰富,由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林东海先生编撰,并对难解字词加以注释,点评力求精确简约,以期全面呈现伟大诗人李白的創作面貌,对研究李白诗中的黄河意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是中华大地上尤为壮观瑰丽的自然景致。数千年来,人们以黄河为描绘、讴歌对象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对于黄河的描绘,最早可寻迹于《诗经》中:“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诗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景象。在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的《木兰诗》中,描绘女孩木兰替父从军,“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作品以黄河为背景,描绘出一幅苍凉、悲壮的景象。在大量早期描绘黄河的诗文作品中,黄河大多以自然背景的身份出现,而尚未切实成为被描写的主体,这一现象在进入唐朝后发生了根本转变。唐朝政治开明,经济发达,国强民富,诗歌创作在该时期不断发展成熟,黄河也在该时期逐渐被视作一种精神化身、审美对象出现于文学作品中。诸如李白、杜甫、王之涣等诗人创作了大量与黄河有关的千古诗篇。在这些诗篇中黄河不仅成为豪情、愁思等情怀的载体,在承载丰富情感的诗文背后还展现了黄河被诗人所关注的特征。
  对于李白诗中的黄河意象,结合《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集》一书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李白奇妙想象下的黄河。作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大量为世人所称颂的诗篇。李白笔下的黄河,既可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奔向大海,又可波涛汹涌、浩浩荡荡,还可排山倒海、急流勇退。李白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使黄河这一意象符号表现出雄浑奔放、气势磅礴的美感,给人以极富生命力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诗人的这些想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比如,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在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奔腾入海黄河景象的同时,也将雄浑、阔大的黄河激流作为自身不羁精神的一大载体。二是基于李白仕途抱负追求下的黄河。在唐诗中,诗人十分偏好借助各式各样意象来表达自身对仕途抱负的追求,比如在《行路难其一》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便将黄河、太行之险比作自身追求远大抱负的艰难险阻,由此表明,在李白诗歌中,黄河除去作为精神情感的载体,还是仕途抱负的重要载体。三是基于李白卓越艺术表现力下的黄河。在李白笔下,诗化的黄河意象展现出强劲的表现力,而这离不开诗人卓越的艺术表现手法。李白十分擅长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这赋予了诗人语言艺术以深切的无限性、自由性,进一步切实提升了话语的张力。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诗人通过对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将黄河之水与天上银河相连接,描绘出黄河倾天而下的壮阔气势,凭借李白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他诗歌中的黄河意象表现出无尽的审美意义、审美价值。
  作者简介:SEVIM EMRULLAH (诚阳)(1986—),男,土耳其人,在读西北大学文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其他文献
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墙上,铭刻着很多让人们千百年来回味深思的箴言,其中最有名的两句,一是“认识你自己”,二是“凡事莫过分”。的确,自古及今,每个人最大的困惑莫过于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而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态度都不能免于“过分”——要么过于自爱,要么过于自卑。作为一个HR主管,我的工作是与各种各样的员工打交道。面对他们表现各异的“不自知”,也天然地成为了我的工作职责。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实力不凡的高科技企
期刊
近日,中国科协在京发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是我国第一部科技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科技人才跨国流失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成为科技人才输出大国。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累计已超过90万人,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攻读的专业几乎涵盖了全部现有的学科门类,其规模和数量前所未有。  《报告》同时指出,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从国家角度看,前期教育的大量投入无法
期刊
现代社会充满机遇,也充满竞争。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烦躁、焦虑、抑郁却像时隐时现的妖魔,让我们的心灵不断地遭受侵袭。很多HR工作者身处职场,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也经常深陷焦虑不安的情绪而不能自拔。那么,当职场焦虑症袭来时,HR工作者应该如何化解呢?先看看下面两个案例吧。    面临裁员,我焦虑不安    出场人物:张先生,40岁,就职于某中型民营企
期刊
摘 要 针对海南省近几年来趋重发生的檀香炭疽病,通过对该病病原进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檀香炭疽病病原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该菌菌丝及分生孢子均能在10~35 ℃条件下生长,且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及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 ℃。该菌菌丝生长能适应的pH值范围为4.0~11.0,最适pH值为6.0,分生孢子萌
期刊
摘要: 为了准确评估暴雨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需充分考虑暴雨序列的不确定性特征。运用云模型对城市暴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能够很好地解决暴雨灾害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选取深圳市4种暴雨致灾因子历史序列(2002~2012年)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组合赋权法计算各因子权重,通过云模型算法得到历史危险性评估结果。使用基于遗传算法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GA-SVR)预测2013~2016年各致灾因子
期刊
摘 要 CH4和N2O是水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种重要温室气体。本文评估了中国中部和南部双季稻生产CH4和N2O排放及潜在温室效应环境成本。通过评估1992~2011年华中、华南10省(区)CH4和N2O排放量和环境成本发现:(1)20 a间,华中、华南CH4和N2O年均排放总量变化趋势一致,呈“V”字走势,2003年为转折点。(2)1992~1996、1997~2001、2002~2006、200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实验室已获得的1 685个橡胶炭疽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生物学及致病性测定,从中筛选出15个致病力明显减弱的突变体,并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组中均含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片段。在PDA培养基上,其中2个突变体菌落颜色异常,6个生长速率下降,8个产孢量显著降低,2个突变体分生孢子形态异常,2个附着胞形态异常,3个不能形成附着胞,在洋葱表皮上,侵染钉形成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
期刊
长距离输水管道能够将高质量的原水安全可靠地输送到城镇居民家中,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于日常用水的需求。《超大口径长距离HDPE输水管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一书以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邢清干渠南宫干线试验段为依托,分别对HDPE输水管材性能、测试方法、管道设计、管道施工技术及管道回填变形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力求使读者对超大口径HDPE输水管道的生产工艺、测试方法、管道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变形检测、施工验
期刊
摘要: 针对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周边洞室群衬砌混凝土在厂房开挖过程中所出现的多条裂缝现象,以右岸地下厂房南侧下游边墙的电缆廊道和进厂交通洞南侧支洞-2为例,通过对衬砌裂缝进行定量排查和定性分析,再现了该区域衬砌裂缝产生及演化的过程,给出了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整个地下洞室群的建设过程给出预防衬砌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对策,保证厂房边墙围岩的稳定,防止工程灾害的发生。结果表明:洞室衬砌混凝土的破裂及发
期刊
摘要: 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已引发了全球的关注,有关微塑料的报道研究很多,尤其是微塑料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较多。微塑料作为水环境中的新兴持久性污染物,对微藻的环境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微藻作为初级生产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系统地总结国内外关于微塑料对微藻影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不同浓度、尺度、不同表面电荷的微塑料对微藻的环境行为影响,同时分析了微塑料与其他有毒污染物对微藻的联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