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一梦”何故破灭?

来源 :中国西部·教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自2009年 9月10日起,就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2011年7月,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2010年12月15日,筹备三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官方网站刊登出朱清时校长“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信中阐明,决定在不经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然而,筹办三年之久的改革方案却始终等不到教育部的招生许可证。朱校长决定不再等待,毅然先行先试。他倡导的“去官化、去行政化”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的高校改革就在南科大施行了。朱校长的教育改革唱响了在中国建立能够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的研究性大学,回归学校自主办学,向国际先进大学行列进军的豪迈歌曲。然而,2014年1月22日,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深圳市原公安局局长李铭接替朱清时任南科大党委书记,朱清时不再兼任党委书记。据悉,五年任期将满的朱清时也同时不再担任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校长提出的高校改革方案,大多也没有得到落实而最终“流产”。朱清时,一位站在时代教育改革最前沿的突击手,一位以“第一批丢掉铁饭碗下海人的勇气、小岗村人分田到户的激情”自比的弄潮儿,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南科一梦”,创新务实之梦
  对于朱校长的教育改革,众人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但无论世人怎么评说,朱校长的敢于打破传统、善于尝试创新、勇于向旧体制挑战的改革创新精神应值得肯定和传承。朱清时,一位深刻认识世情、国情、校情的真正教改人在中国教育改革走进“死胡同”的关键之时勇敢地走了出来,向已有的教育制度提出了大胆挑战,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为教育改革注入了一剂良药。朱清时担任南科大创校校长的五年,其最大的贡献就是为这所学校树立起了“改革”的形象,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出“死亡谷”注入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曾令大家头脑一震,眼睛一亮。但这股清泉很快就被炙热的骄阳蒸发得一干二净。南科大的遭遇,朱清时的壮志未酬,实在令人遗憾,让人感慨,撩人思绪,给我国的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带来诸多的反思和启迪。大家都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和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他们敢于冒险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朱清时的教育改革梦虽然没有最终成为现实,但他那勇于尝试、敢为天下先的雄心胆略会给更多的改革者以启发、以信心、以鼓舞。不尝试哪来创新?不冒险哪来奇观?不改革哪来发展?不破哪来的立?因循守旧,抱着“老黄历”不放的“古董”们,怎能看到未来的曙光?在“教育雾霾”笼罩着中国教育天空的当下,朱校长毅然决然地要走出一条不经过传统高考流程的招生新路,为什么却遭到如此否定呢?南科大其实就是一块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在这块试验田上成长起来的禾苗为什么不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呢?愿意种好这块试验田的担当者为什么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呢?这发生在举国上下大力呼吁要进行教改的大背景下,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嘘唏不已。


  “南科一梦”,归因几何
  僵化体制的瓶颈。朱校长的首创精神、务实之举为什么不能得以肯定和推广?“南科一梦”为什么会成为“昙花一现”?朱校长的教育改革到底触犯了“哪尊庙神”,触碰了谁的利益?难道办学体制不需要改革?难道扩大办学自主权只是用来高喊的口号?究其原因在于难以撼动的教育体制。长期以来,人们对僵化的教育体制深恶痛绝,也纷纷举起了讨伐滞后教育体制的大旗,但固化的教育体制就是“垂而不死”。尽其改革大旗如何飘扬,僵化体制依然“涛声依旧”;纵然口号喊得震耳欲聋,体制依然“岿然不动”。旧有教育体制的大旗在教育的上空飘扬,惯性如此之猛,作用如此之大,会让所有参与者、改革者无奈和无为。南科大教育改革实验石的粉碎,首先反映出在旧体制定势的氛围中,进行教育改革面临的压力之巨大,道路之艰难。教育改革确如朱校长所说,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做到循序渐进,而遗憾的是,循序渐进的改革,在南科大也很难寻觅。目前的南科大,正在向一所传统的体制内大学靠近,离公众的改革期待渐行渐远,令人叹息,让人迷茫。
  这使我想起了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华佗深知曹操病因所在,如若不尽快医治,他将大难临头。然而,当华佗真心实意要为曹操动手术时,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狱中。当今的中国教育体制的确有病且病得不轻,需要改革,需要动手术。但当有人站出来要对其医治时,却又受到种种排斥,受到冷遇。当下,一些人承认教育“有病”,但就是不愿意让人对其下手治疗,总是抱着僵死的体制和模式不放,在课改过程中表现出急功近利、因循保守的固态心理和违背教育现实的愚蠢之举,深感课改中存在着诸多“瞎折腾”“假大空”的现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新课改的进程和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的体制何时才能真正改变?真正的教育改革者何时才能脱掉身上的枷锁?行政机构何时才能给办学主体者们“让利放权”?我国的办学政策何时才能“又多又好”?我们不能是非不辨,良莠不分,而要理性地审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
  不改变旧有体制,纵然你使出浑身解数,也是枉然。改革付出的阵阵隐痛也会让不少人难以忍受,而位于金字塔尖的高等教育的改革更触动着许多人的神经,更会面临着重重阻力。诚然,转型所必需的成本如何分担,家长担心孩子的前途,孩子担心自己的文凭能否得到社会尤其是官方认可,部分教职工在改革力度上的摇摆不定,这些都是南科大在教改路上的难题。但只要打破旧有体制,政府、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扶持,这些问题还是问题吗?教育的春天能不会尽快到来吗?在轰轰烈烈的课改背景下,人们往往为改革注入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人为羁绊。就是因为对外面临着整个教育体系的既得利益阻力,对内因为改革方向在重重干扰下左右摇摆,才导致南科大五年来的改革跌跌撞撞,虽然不能就此断言为原地踏步,至少也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教育口号的空喊。近十几年来,由于教育产业化、教育成果的功利化、学校行为的衙门化,浮躁之风盛行,一些不切实际的教育口号高高挂起,这些口号忽左忽右,空洞无物,大而无当。课改以来,一些政府官员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们为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提出的大概念、大道理、大理念、大口号的确不少。然而,这些华丽的口号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镶在橱窗里的摆设,真是“瞎子戴眼镜,装点脸面”而已。对如何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如何找到一条“接地气”的教育发展之路?如何走出滞后体制的制约?如何摆脱高明论的瓶颈,回到群众本位论?……这些实际问题却研究甚少,实践甚少,这些恰恰又是当下教育改革的当务之士。大家都已意识到基础教育要改革,高等教育要创新,然而当务实之士真正对教育弊端动手术时,善于喊口号者又百般阻截,在他们看来,口号就是用来喊的,不是用来实践的。“南科一梦”的破灭也就不难理解了。是的,教育改革从来都是知易行难,有人喜欢嘴上挂口号,背后另一套,更有人善于在空喊口号中“醉生梦死”。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有句格言,“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雷打不动,得不到是因为他们不想要,他们力求不变;第二种人,伺机而动,他们认识到改变的必要性,准备去做;第三种人,先发制人,他们主动让事情发生。”在这句格言中,第一种人严重制约着第二种和第三种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应试教育的顽疾。现实中,人们虽然都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危害,对“应试教育”也深批猛敲,但“应试教育”的顽疾就像癌细胞一般仍在教育的肌体上蔓延扩散,折磨着教育的肌体,腐蚀人们的灵魂,支配着人们的生死。“应试教育”的大旗仍然高高飘扬,左右着人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各地区、各学校仍在上演着“爱你没商量”的应试教育“影视剧”。在当下,好像谁若触动了应试教育的神经,谁就是“异类”,就是“叛逆”。所以,在应试教育色彩未褪、分数至上、素质教育只听楼梯响不闻脚步声的大背景下,朱校长的教育改革难免会受到一些人的指责、阻挠和否定,南科大试图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改革步伐也难免会原地踏步,甚至是最终被止步。不翻新应试教育的现实土壤,不割除应试教育的肿瘤,从根本上破除应试教育的弊端,任何改革都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
  教育行政化的束缚。朱清时的教育改革梦之所以破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在我国,“乌纱帽”是权力的象征,是极其有威慑力和征服力的。在物欲横流、权力至上的当下,依靠行政力量推进“去官化、去行政化”的改革,是何等的艰难和不可行,不被“乌纱帽”压死就不错了。教育行政化必然带来教改的官僚化、教育真谛的异质化、教育本然的虚伪化。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课改的目的是什么?在教育管理者中,因缺乏理性的分析而导致逻辑上的混乱,指挥上的盲动,实践上的脱轨,教育行为在按照不同的会议精神机械而低效地进行着。其实,教育很简单,有时,它并不需要那繁琐的教具、严格的制度、多余的模式、过多的管束,而需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简捷简约。课改也只有“不折腾”“不做作”,才能回归它自然的本位,才能使其硕果累累,从而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享受到幸福的教育生活。在我国,没有建立约束政府权力的机制,个别官员死死抱权不放,使教育变得复杂,使教改变得艰难,这可谓南科大改革的最大遗憾,也是“清时之梦”破灭的直接原因,官僚主义害死人啊!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到的“管办评分离”的改革,就是要约束行政权力。只有打破现有的权力和利益格局,才会使模糊不清的教改之路变得清晰明了。教育体系中领导者的真正作用是控制教育的风气,制造一种充满可能性的倾向,而不是也不应该是主观臆断的指挥和脱离实际的控制。教育是社会最后的良知,是民族未来的希望,不屏蔽权力意志与资本侵蚀对净土的污染,教育改革永远都不会势如破竹。到底怎样才能将广泛的求变共识变成具体而为的政策影响力,并以此来应对顽固的改革阻力,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清时之梦”,梦圆有期
  我并不认为朱清时是失败者,如果说南科大失败了,那也不是朱清时一个人的失败,而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失败。我也不认为“清时之梦”无梦圆之日,朱清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了南科大的建设和发展,他的改革锐气、创新理念、教改之举会激励更多的有识之士去探索、去尝试。朱校长在南科大推行的改革,其实并不复杂,“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以及“去官化、去行政化”,这都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指出的改革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也明确包含“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等要义。
  但我坚信,在中国能够建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的教育体系,没有在南科大成功,但将来会在其他高校成为现实。前有民办大学,今有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更何况有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朱校长的教育改革之梦会“复活”,会梦想成真。随着异地高考等改革推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不可逆转。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只有翻山越岭,求真务实,教育改革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历史的车轮不会倒退。教育改革前进的鼓点已然敲响,也必然会继续推进。朱清时与南科大也绝不是改革的失败者,他们注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朱校长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注入的“氧化剂、杀菌剂、兴奋剂”会在病态的教育肌体内渐渐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读《边走边叹》,需要宁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的环境。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我才有可能聆听到郑杰的声音,感受到他的冷漠与慈爱、痛苦与快乐、孤独与自由、深沉与热情、固执与豁达、绝望与希望。  世俗的眼里,郑杰大概不算一位称职的父亲。以他的地位与条件,女儿完全可以进所谓的重点小学与中学,他却把女儿留在了普普通通的小学、中学里。女儿正处于初中这样一个大家认为比较重要的成长阶段,他却奔走于全国各地,难得有时间
期刊
当前,很有一些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因袭过去的思维,玩概念出新。以为,只要想出一两个新词儿就是创新战略了。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种在实战策划中进行概念游戏的做法是一种战略研究中的低俗化倾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制造业加速发展的特效武器。制造业发展战略创新研究,主要应研究那些问题呢?  要把握世界制造业的五大变局:  ——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通过虚
期刊
去采访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时,乘坐的是一辆“老龙泉”开的出租车。  上车时,我对师傅说:“去龙二小。”  师傅当时一愣,有些迷茫地看着我。  “以前的平安小学”,我马上解释到,并详细描述了学校的位置。  “你把我这老龙泉考倒了。”师傅乐呵一笑才发动了汽车。  “去新校区吧?”师傅问。  “是。”我低声回答。  “幸好你坐我的车,换个人还真不一定能找到。”不知道师傅是不是为了向我证明他“老龙泉”身份的真
期刊
工读学校就是专门针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的专门机构,专门招收13-17岁有违法、轻微犯罪行为和品行偏常的未成年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和挽救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中学阶段是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笔者在工读学校的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了工读学校“问题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六点: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自我意识的增强、情绪的反复变化、第二反抗期的出现、渴望接触异性和人际关系的紧张。 
期刊
软笔书法作品展结束了。捧着厚厚一摞获奖证书回来,我兴奋极了。班长匆匆赶来:“老师,我查过了,唯有小宇没有参展作品!”这个小宇,他总是这么特别:平时的家庭作业,同学们完成后都请家长检查并署名,可他总是例外。就说前几天“走进花的世界”的实践活动,我让每位同学回家搜集至少三种不同的花,作为第二天交流之用。别人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可他倒好,什么都没有搜集到……我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儿。  办公室里,小宇耷拉
期刊
回到原点,回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上来,用专业的眼光,教给学生专业的语文知识,这是《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告诉我的。从借学校的书到上网自己购买书,这本书我反复研读了两年。从开始的艰涩难懂到后来的欢呼雀跃,我经历了一个反刍的过程。  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我越读越感到这本书的厚重,越品越感觉对我们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提升了我理论上的高度,而且告诉了我现实中该怎么思考和
期刊
状元故里,桂香盈逸,钟灵毓秀,孕育了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建校十年,新都一中实验学校高位求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跃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成都的新优质学校,独领西部教育高地风骚,享有“一览众山小”的畅快,让业界无不对此刮目相看。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中小学生示范性
期刊
数年前就有专家预见过,中国即将迎来“金融大爆炸”时代。2006年年底,中国金融业按WTO承诺向外资大幅开放之际,这个“大爆炸”时代已经渐行渐进。  何谓“金融大爆炸”?这源于1986年10月27日,英国撒切尔政府发动的一场规模宏大的金融改革。这场改革不仅对英国传统金融制度产生了剧烈冲击,而且对世界金融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称之为“金融大爆炸”。  中国政府和央行自从提出“藏汇于民”的口号以
期刊
最近和一帮老货代,船公司同行在吃饭,东南西北胡侃了一通,也仔细反思了一下,为啥这个行当现在如此的难做。   首先,进入门槛低,也不需要啥特别的背景,导致市场紊乱。  这个世界几乎谁都有资格做货代,人人都可以做货代,一个电话机加个传真,就是个货代公司,找个大的公司挂靠,就成了一代,明明是个当地货代,还要带个国际的抬头。  上海的货代一条街,最多的就是货代销售经理,最不值钱的也是货代销售经理,还真想不
期刊
近两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指导意见、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政策陆续出台……一系列强力的措施,轰轰烈烈地推动着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很多地区苦苦寻求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时,龙泉驿教育人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改革样本”。  “小学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中学导讲评式教学实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攻坚计划”……这是一系列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叩问本质的区域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