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通路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目前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BPD的分子机制极其复杂,发病过程需要诸多信号传导通路的共同参与。该文就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核因子-κB通路、转化生长因子通路、Wnt通路、mTOR通路等与BPD的可能关系予以综述。

其他文献
Prader-Willi综合征是一种基因遗传疾病,该病多伴有肌张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进行性致死性肥胖和睡眠相关呼吸紊乱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睡眠相关呼吸紊乱最常见类型。该文从Prader-Willi综合征存在睡眠相关呼吸紊乱特别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案进行阐述,并建议对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以了解该患儿的阻塞性睡眠呼
目的探讨血清骨膜蛋白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及外科住院的17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毛细支气管炎组85例(轻度毛支组40例、重度毛支组45例);普通肺炎组44例及对照组47例。分别检测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和骨膜蛋白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毛细支气管炎组、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组及普通肺炎组、对照
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不同哮喘患儿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主要与个体的基因多态性有关。相关基因包括: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ADRB2)、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及白三烯合成酶基因(LTC4S和ALOX5)等。药物基因组学的运用是实现哮喘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因素,降低入院率和病死率,减少治疗费用。该文对儿童哮喘相关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哮喘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常见于早产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早产儿成活率逐渐升高,同时BPD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目前,BPD的常规治疗并不理想,故亟需寻求一种新创性疗法减轻BPD造成的呼吸系统损伤,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研究为BPD的治疗提供了新切入点。该文就
目的被诊断为癌症的患儿中五分之一死于原发病。该研究旨在探讨癌症患儿如何接受他们患病的坏消息,特别是在没有更好的治疗选择时。方法在瑞典一家儿童肿瘤中心,采访10例7~17岁的癌症患儿。录音参访内容并通过文本压缩系统分析。坏消息定义为关于可能的致命性结果的消息例如疾病复发,或者是关于治疗失败并且无更好的治疗方案的消息。结果所有的患儿希望得到真实的疾病信息,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的疾病而被隐瞒坏消息。他们更
期刊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且与后期哮喘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其具体发病机制和免疫、氧化应激等机制有关。近来研究发现谷胱甘肽可能在保持气道上皮完整性,抵御肺部损伤与炎症等方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谷胱甘肽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2为线粒体内膜质子转运蛋白,通过介导"质子漏",氧化磷酸化轻度解偶联,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减少线粒体ROS产生,保护线粒体功能。线粒体解偶联蛋白由于其内源性抗氧化作用而被多个领域研究。该文就UCP2调控机制及其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程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10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均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疗程分别为2月、6月、9月。治疗期间随访评价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停药后随访6个月评价记录咳嗽变异性哮喘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行骨密度、血皮质醇测定及心电图检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三组患儿咳嗽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SGK1在儿童哮喘T细胞中的表达及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揭示SGK1调节T细胞分化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28例,依据临床诊断进行分级。通过ELISA分别检测IL-4、IL-13和IL-17A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从哮喘患儿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磁珠分选CD4+T细胞,通过
目的评估2005-2008年根据允许或限制性政策在两个中心中机械通气极早产儿生后晚期糖皮质应用的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胎龄低于27周早产儿生后14 d仍需机械通气者。P中心允许生后糖皮质激素应用,而R中心限制应用。应用后的效果应用多变量分析分别在院、出院后2年各评估一次。结果P中心患儿62例,其中92%接受氢化可的松治疗,R中心患儿48例,其中13%接受倍他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2个中心的患儿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