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考古诗词赏析题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赏析在全国各地中考中已出现多年,然而很多考生在做诗词赏析题时显得茫然无策。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这类考题呢?我认为只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赏析技巧,就能够应对考试的。
  一、要掌握诗歌类别及特点
  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木兰诗》)、抒情诗(《春夜喜雨》)和哲理诗(《断章》);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从军行》)与近体诗(《春望》);按语言可分为四言(《君子于役》)、五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七言(《无题》)与杂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按题材可分为写景诗(《望庐山瀑布》)与咏物诗(《鹧鴣》)、边塞诗(《出塞》)、咏怀诗(《游子吟》)等;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与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
  二、要了解作者及其风格
  白居易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个时代的文人必然带有该时代的烙印,其经历、其思想感情无不留下深刻的时代印痕,而每一个诗人又有各自独特的思想性格,因而结合作者赏析古典诗歌,有助于考生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内涵。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雅俗共赏,王维的诗画一体,李商隐的朦胧隐晦,范仲淹的苍凉悲壮,苏轼的雄健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陆游的雄浑奔放,等等,都能让品味到不同时代对诗人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和文风等方面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三、提取意象,体会意境,理解主旨
  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情意的具体形象。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味诗歌中创设的意境,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赏析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行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会。诗人把抽象的情绪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诗歌中作者所塑造的形象——“意象”。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1.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描写方式有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等。
  2.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情景交融(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托物言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运用典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比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烘托(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小见大、联想想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及欲扬先抑等。
  3.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对比、双关、反语等。
  五、要揣摩诗歌中字词的妙用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是指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尤其讲究炼字,经典的例子就是“僧敲月下门”,作者“推”“敲”难定,韩退之曰“敲”字为佳。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认为:“就这首诗看,敲的应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家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响亮。”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得好。第一,“绿”字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读到此,能在我们面前唤起一片江南春色。其他各字都比较抽象,没有这种作用。第二,用“又绿”唤起我们联想,让我们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这就跟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所以,在赏析诗歌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字词的作用。
  六、要结合标题、注释和题干分析
  诗词的标题,如同文章的标题一样,具有“眼睛”的功能,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去分析理解其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基本上可以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交代了写作的目的,崔颢的《黄鹤楼》指出了吟咏的主要对象,孟浩然的《过古人庄》揭示了诗的主要内容。
  在古诗词赏析题中,命题人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或交代写作背景,或提示作者生平,或介绍相关人物、地名,或解释有关事物,等等,都是帮助考生分析理解诗词主旨的组成部分,应该认真阅读,对照试题,反复斟酌。
  在做古诗词赏析题时,对于题目本身,考生必须认真审阅,因为题干除了规定必需的答案思路和要求外,还具有某些暗示作用。这些暗示或表明写作意图,或暗示诗词的主要内容,或揭示诗词的层次关系,或指出诗词的重要名句,或归纳某些表现手法,等等,只要考生善于运用考生慧眼,发现其中的秘密,就会找到解题的钥匙。
  综上所述,只要考生掌握了古诗词赏析的这些技巧,并在鉴赏中不断实践,就一定能找到诗词鉴赏的有效解题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对江西四一四矿区高岭土的资源情况,外部建设条件和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收集和整理了试验研究成果,并作了高岭土的质量对比分析,认为该矿区高岭土资源丰富
摘 要: 在高考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基础,熟练掌握地理事物的区位状况,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回归课本和大纲,加强知识点纵横联系,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从温“故”中求新“知”;创设积极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答疑解难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地理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关键词: 高考地理教学 基础知识 地理图表 综合能力    地理高考命题的根本价值取向可以用一句话
本文选用一日龄艾维茵肉鸡30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F 23mg/kg)和高氟日粮(F 400mg/kg,高氟Ⅰ组;F800mg/kg,高氟Ⅱ组;F 1200mg/kg,高氟Ⅲ组)六周,以实验病理学和
电化学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涉及概念、原理、电极方程式等众多的知识点,其中包含很多难点。如何攻克难点呢?学生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  比较是深化理解知识的“良药”,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学生将有联系或易混淆的知识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原电池与电解池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 D.④和①  解
摘 要: 常态教学中的巡回指导其实就是点对点、面对面的辅导,是教学理念的渗透,是教学思想的传达,是基于问题揭示、解决方法的辅导。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关注尖子生的培养,关注纪律观念差的学生,使他们上课认真,并关注中间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高考美术 常态教学 巡回指导    《美术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物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摘 要: 本文以2010年宁波市科学中考部分“难题”为例,从难度划分、影响难度的因素等方面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 2010年宁波市科学中考 “难题” 例析    何谓难题?有人理解为难解的题目,也有人理解为错误率高的题目,两者差别在于是否题目本身难度产生的得分率差异。本文所述的难题,是指得分率低的题目。影响试题得分率的因素是多元的,我试以2010年宁波市科学中考试题的“难题”为例,剖析导致试题难
在历届高三历史教学中,学生们都会反馈很多的问题,最常见的是:随着高三学习的逐步深入,学生在历史学科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也比过去高了不少,试卷无论是单科还是综合都做了许多,可是总觉得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甚至不如以前,自己想分析原因却搞不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导致历史学习产生不小的挫折感,提不起学历史的兴趣。这里作分析,希望对高三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一、时间与效率  有的学生说已经投入了
本文分析了峨眉水泥厂矿山西采滑坡的原因,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几种可选用的冶理方案进行了比较,方案比较表明,选用全削坡的治理方案比较合理,可给矿山创造241万
一现在搞证券的人没有不知道管金生的。可1989年他踩着自行车满街转,租门面开万国证券公司时,他是孤独的。那时,上海新闻报的贺宛男找到他,与他交心长谈,发表专门的报道,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靠行政手段扩大读者覆盖面的做法,已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随着提供信息的渠道大量增多,订阅报纸的分散化也是难以避免的。然而综观世界各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