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模式建构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的建设对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互联网+”作为时代发展的标志和重要的技术手段,对当代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与优化.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有必要思考“互联网+”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推动其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其他文献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城市详细规划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设计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背景,基于该专业目前办学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困境,从课程体系调整、师资力量加强、实践环节增加、操作模式选择、考核方式改革等多方面探索课程改革思路,以达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受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对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环境教育师资匮乏和学生环境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台,环境教育跨学科的特征和高等教育的使命,确定了地方高师院校开展渗透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地方高师院校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了开展渗透式环境教育的建议,即增强环境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设置课程和争取社会及相关部门的支持等,以早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中国梦.
军事应用文写作绪论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绪论课的定位不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有偏差、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等.因此,军事应用文写作绪论课应明确课程定位,在教学内容上着重阐明课程学习的意义与方法,根据学员实际采用灵活的方式授课,并积极建立学员对教员的认同感,从而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文章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实施难点,以质点动力学教学为例,基于物理事实、物理分析、物理实验,从五个维度建构富有课程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一是分析相关高科技应用,强化科技强国、创新兴邦理念;二是讲述物理学家故事,传递正能量,实现精神引领;三是引入蕴含物理原理和思政主题的生活案例,深化安全纪律法制教育;四是穿插相关物理论辩,塑造学生美好的精神境界;五是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从五个维度挖掘思政素材,找准切入点,将思政之“盐”溶入物理教学之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影响着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的作用;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是对思政课效果进行评判的直接体现形式.文章基于情感事件理论,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158所高校共6350名大学生进行思政课满意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教材满意度没有差异;思政课满意度与学生主动学习行为呈正相关;大学生思政课满意度对主动学习行为具有预测作用(预测率>50%),但不同课程的预测变量组合和预测大小不一致.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转型的大环境下,应用型高校针对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无论是在课堂中采取专题式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渗透实践教学,还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将手机媒体应用于课堂,并通过完善考核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等,这些教学措施的探索对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在很多环节上缺乏更有效、更细致的过程管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力求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实践教学知识点多、内容繁杂.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项目式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文章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指出项目式教学法在细胞生物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实践证明,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在浙江的具体体现.新时代,应从动态上把握浙江精神的发展与深化,深度挖掘和研究浙江精神蕴含的德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分析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困境,寻求浙江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从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能否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取决于能否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达成.各类课程深入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在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教学效果反馈等环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从而达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目标.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与各类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文章从价值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进行了以下探讨:首先分析了红色资源的思政教育价值,其次分析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最后提出高校应畅通供需对接的教学互动通道、创新多元化思政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外协同合作的思政教育平台、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及对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思,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