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我们何为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改变了教师的一些教学理念。但深入课堂,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素养并没有随着课改的进程得以显著提高。还有很多老师关注的不是真正的学习质量,而是学习形式;注重的不是学习过程,而是学习结果。我们一味所追求的智慧课堂,路在何方?笔者认为,关注人的精神,激发人的学习情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聚焦课堂:同一道“菜”,为何“味道”迥异
  一次六年级学习情况检测后,我和一位老师(教龄15年,下面用甲表示)一起去听某老师(教龄只有3年,下面用乙表示)的试卷讲评课。
  ※ 乙教学片段
  乙:我们班的成绩居全年级最差,平均分只有63.1分,真搞不懂你们是如何学的。试卷中的XX等题目,都是在练习中反复练习过的,很多同学都没有答对,太不应该……
  ……
  乙(满脸的怒气):这个题目(题如下:把50克糖溶解于2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_。A.1/4 B.1/3 C.1/5 D.无法确定)已讲过多次,然而大部分同学还是错。究竟是怎么搞的?你们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这时的课堂气氛更加紧张。看得出来有些学生连大气都不敢出,唯恐挨骂)
  ……
  一节课下来,乙讲评了10道填空题、5道是非题和5道选择题。由于讲评的题目较多,因此课堂上几乎是乙老师一讲到底。
  ※甲教学片段
  甲: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这次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情况如下:平均分65.7分。当然,和最高班比还有一定的距离。老师希望你们在后续学习中鼓足干劲,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好不好?
  同学们大声地说:好!
  ……
  甲:关于糖水这一问题,大家都做得不好。选A、B、C、D选项的同学都有。下面谈谈你们选择的理由。谁来说呢?(向同学投以鼓励的眼光)
  同学1:我选A。理由是50除以200得1/4。
  同学2:我选B。理由是50除以200,减50的差,得1/3。
  同学3 :我选D。我不知道怎样计算。(许多同学发笑。甲及时制止,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回答)
  ……
  甲:请XX同学谈谈选择C的理由。
  XX同学:因为题意要求是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所以我把50除以50加200的和,得1/5。
  甲:请同学们讨论上述几位同学的解题思路和答案,看看哪种正确?
  同学5:XX同学的思路正确,本题应选C。(绝大部分同学附和)
  甲:说得好。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分析题意,“糖”占“糖水”,也就是必须先求出糖和水总共的质量,然后求出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
  ……
  (后面,甲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简单归纳,安排适当的练习巩固。)
  同一道“菜”,为何“味道”迥异?下课后,我邀请甲、乙老师座谈。
  二、案例解析:给不同的“客”呈不同的“菜”
  1.变“无情”的批评为“有情”的提醒
  同一讲评内容,通过上述两种教学后,课堂的味道却不同。一位采取的是批评、否定的态度,对学生的成绩表示极大的不满;一位采用的是肯定、鼓励的态度,既指出学生学习的不足,又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应该说甲老师在创设情境方面是值得学习的。要知道,你对学生不满,学生也同样对你不满,只不过是不敢表现出来。一旦教与学产生对立的情绪,你的教学效果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有序、和谐、健康的课堂心理气氛,形成师生之间良性心理互动,才能为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提供重要保证。
  2.变“填鸭”的主导为“自助”的美餐
  乙老师的教学,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都是教师预设的,师生的单向沟通联系等无不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这样的教学显然违背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的要求。甲老师的教学,先鼓励学生独立说出自己的想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进而得出共同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宽余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空,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变教材的“奴隶”为学习的“主人”
  两位教师在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时,其设计和组织的数学教育环境为什么如此大相径庭呢?归根结底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所致:前者把知识掌握和应用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往往表现出如下“双重”特性。即:相对学生的学来说是权威——其主导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与进程,但相对于教材或教案来说又成了它们的奴隶——其不敢越“教材”半步,以落实教案为己任。而后者,那充满教学张力与创造活力的课堂教学却折射出了教师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县石佛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发现学生行为的价值,情真意切地对待学生,善于运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原理,都是教师需要加以修炼的品质。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改进短板,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虽然可以把正圆的图像看“扁”,但更多的时候不可将人也看“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用慧眼识人,特别是对成长中的学生。  关键词:看图;看待问题;看待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7
课例研修是指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的教学研修活动。它的基本环节包括:①研修准备:确定学科和研究的主要问题。②研修过程:教学设计—课堂观察—问题诊断—改进教学设计、课堂再观察—讨论与分析—改进—体会和感悟。研修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教学效果等。③研修总结:以精细的观察、真实的数据统计、科学的分析,帮助教师准确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闪光的地方,从而强化教
在普通话教学中,学生的方言就像影子一样,始终伴随着普通话教学的进程,不断影响和制约着普通话的教学。客观地说,一个人从出生起,就置身在一个方言环境里,从咿呀学语开始,就向他的父母和其他人学习这种方言。当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普通话教学后,方言区的学生就开始处于一种尴尬的双语环境中:在学校,要在一种强制性和任务性中学习普通话,离开学校后,又要自觉地运用和进一步学习本地区方言。因此,在普通话教学中,要根据方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如何体现对话?要让阅读教学释放出对话的魅力,需要教师立足教材实际,创设对话生存的“土壤”,让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对话关系,从而让阅读教学因为对话而变得更精彩。  一、链接生活,在感悟中对话  纵观人教版小语教材的课文,有不少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作品用生动的语言将生活化
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然而现在的教育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教育给人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教学活动基本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展开,育人常常被忽略,即教书比较容易做到,育人很难。故而有必要呼吁现代教师深刻理解教书育人的含义,重新找回教育的本真。  现在党和政府继续倡导教书育人并加强德育,就是要求我们要在不同的教学岗位和不同的教学环节,都要明确自己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责任,要使教书育人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在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中,部分幼儿园存在着教学管理不够规范与科学的现象,导致了整体教学成效低下。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重视,作为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者,一定要强化科学管理,抓住教学管理中的重点环节与重要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严格把好关口,全面提升教学成效。笔者多年从事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注重研究,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有效提升了教学管理成效。    一、重抓集体教学研究,严把教案设计关口  教案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就像我们身上的细胞,虽小却举足轻重。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教育的细节体现在教师的举手投足间;体现在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体现在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关爱、“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对班主任而言,细节决定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我班的苏蓓(化名)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性格内向、乖巧懂事、学习认真的孩子,只不过有些木讷罢了。所以我平日里把更多的关
留白,传统绘画的一种极高境界,是表现中国画空间感、艺术感的重要手段和技巧,可以创造出一种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留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相对于物象的实反衬出艺术的虚,达到一种虚与实的和谐统一。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的、开放的、艺术性很强的信息和情感的双边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全盘授予,而要善于引导、启迪,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深深感
一、品味“种子文化”  “种子文化”是崭新的幼儿园文化理念。第一次听到这个全新的概念时,我细细记下了这段话:把每个孩子视为一颗珍贵的种子,以蕴含童趣的物质文化为种子成长的肥沃土壤,以全面平衡的课程文化为种子成长的灿烂阳光,以亲密互动的师幼文化为种子成长的清新空气,以平等对话的家园文化为种子成长的涓涓溪流!  1.幼儿与“种子文化”  孩子们的成长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极大地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决定着小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如果单词掌握得不好,要熟练应用英语是不可能的。魏尔金斯曾说:“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  长期以来,小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陷入单一化、模式化的局面,而且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有限,加之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学生自身缺乏学习策略,经常孤立地、机械地去学习、记忆单词,事倍功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