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诗信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u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圈表心
   相传在没有文字之前,有人画了一串圈,来表达思想感情。圈有大有小,有单有双,有整有破,不多不少共15个。多少人看了,大惑不解其意。但后来有人把它破译出来:“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會圆,月圆了会缺。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
  看图会意
   相传,有两个不识字的人,经常用图画来交流思想,有一天,甲要请乙喝酒,便画了一桌酒席,旁立一人双手捂臀部的两个黑点,半捂半露。乙接过一看,明白了:甲请我喝酒,时间是午(捂)后两点半。这天正赶上乙有事,脱离不开,遂画了一张画,捎给了甲。甲一看,画的是一扇门,半掩半开,门缝中伸出乌龟头来,顿时明白了:朋友今天有事,大概(盖)出不来。
  以物代言
   据说,清兵入关占据北京后,准备向江西进军。当时江西的郭都贤巡抚并不知道这个信息。他的一位朋友打算写信告诉他,可又怕被清兵查获。后来派人给郭巡抚送去一盒礼品。郭打开一看,礼盒共分四个格:第一格是枣,第二格是梨,第三格是姜,第四格是西瓜。郭巡抚面对这四样礼品,苦心琢磨,最后明白了朋友寄的是“无字书”,告诉他,形势不妙,“早(枣)离(梨)江(姜)西(西瓜)”。看罢,也以这种方式给朋友捎去两味中药:一是蚕蛾,二是蝉蜕。“蚕蛾”谐音“我”,“蝉蜕”的活物叫“知了”。如果把它们连起来念,便是“我知了”。
其他文献
清平乐·画堂晨起  李 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译文】   清晨堂上刚睡醒起身,有人来报雪花飘坠。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雪渐渐弥漫了庭阶。   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花花草草像挂着玉饰。应该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赏析】   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
期刊
咏煤炭  于 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赏析】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煤炭的开掘过程及其蕴藏热力的本性,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表达了诗人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甘愿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精神。   首联点题,概括了煤炭开采的过程,气势非凡。开凿出来的煤炭蕴藏着巨大的热力
期刊
《追梦赤子心》是一部非常受人喜爱的励志运动电影,被认为是美国励志片的典范之作,赞扬了努力奋斗与信念坚定的美好品质。该片虽然上映时票房不佳,但是经过时间的见证,这部电影的标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代名词,代表着那些战胜偏见、勇往直前的赤子之心。  ——时光网   《追梦赤子心》是一部年轻人和男性影迷不容错过的经典影片,泪点再高的人在面对这部电影的高潮时,都会感动落泪。  ——凤凰娱乐   影片的男主人公鲁迪
期刊
《追梦赤子心》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一句话就能概括得完,讲的就是一个少年坚持梦想、追逐梦想的故事。但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遍遍地打动我,给我带来力量。   影片主人公是一个很平凡的少年,他没有聪慧的大脑,也没有健硕的体格,他不是天才,就是一个平凡人,像很多人一样。但他身上有不平凡的地方,他一直坚持梦想——进圣母大学橄榄球队。这对于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在劝他认清现实,接受现实。   老
期刊
每当我看到芦苇青涩和枯黄的时候,我会想起《诗经》里芦花的诗意,想起孙犁笔下荷花淀里的芦苇,想起汪曾祺《受戒》里的明海和小英子划船经过芦苇荡时,芦苇摇曳的样子,我会想起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名字里浸润着芦苇的影子,我会想起散文作家苇岸悲悯大爱的面孔。   我寄住在瓦那湖畔的一个民宿里,可以说是依湖而居,多半时间我都在这个小渔村里度过,剩下的时间居住在小县城里。从城里往这个小渔村走,得越过一座山,跨过
期刊
去菜市場买菜时,我总忘不了交代菜贩,记得送我几根香葱。卖菜的一听,经常这样回我:“不用交代,会给的,没有葱怎么做好菜呀!”于是我们都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明白要做好一餐饭,一定少不了葱这样百搭的调味品。   葱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神农尝百草发现葱这种食物,将其当作日常生活的调味品,因此葱有“和事草”的雅号。葱确实性格好,不论对方啥来头,一律友好对待,鱼也喜欢,肉也合味,甚至与瓜果蔬菜也能和睦
期刊
“我们老师的东北话贼顺溜贼好听”,你没听错,这是学生对东北话方言课的评价。几年前,黑龙江穆棱的语文教师安柏林开设了东北方言课。在她看来,现在学生虽生在东北长在东北,但普通话的普及、推广,让孩子们早已淡忘东北话,她希望这个课能将家乡方言传承下去。   而在武汉大学“方言与中国文化”课上,方言配音版《小猪佩奇》的视频也在网上走红。该课教师说,希望青年朋友不要嫌弃方言,方言是情感的纽带。   使
期刊
【人物】“铁路工匠”李向前   【故事】李向前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首席技师,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1995年,他从一所铁路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来到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从此与内燃机车结缘。从事铁路机车检修24年,他累计检修机车5000余台,维修、复检内燃机车1.2万余台,全部达到“零故障、零问题、零疏漏”的标准。由他负责的“李向前机车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授
期刊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漂泊和思乡如影随形,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情结。在我们的国度,“家”总被习惯性地认为是承载了无尽温暖的港湾,想到家,内心总是充满了温馨舒适和安全感。可是在万里尘沙之外,名为黎巴嫩的土地上,“家”能引起的联想,只能是无数乱了航道的破船。  黎巴嫩,中东的弹丸之地,叙利亚难民主要输出国。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年轻的本土导演带着几个幼小的难民儿童,硬生生拍出了一部获得奥斯卡奖和金棕榈奖
期刊
不久前的国庆假期,微信朋友圈里少了很多打卡式的旅游照片,多了不少旅游过程细节的感悟分享;少了很多炫耀式的定位,多了不少对旅游地历史文化的考究;更令人佩服的是,朋友圈中有一群人早早就預订了七天的自习室,充电学习……朋友圈是折射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面镜子,这些点滴的变化无不反映出国人物质文明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丰富。   钱袋鼓起来的中国老百姓越来越注重旅游的品质。下榻高级酒店,品尝精致菜肴,在江南小镇的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