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挚爱铸匠心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9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铁路工匠”李向前
     【故事】李向前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首席技师,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1995年,他从一所铁路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来到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从此与内燃机车结缘。从事铁路机车检修24年,他累计检修机车5000余台,维修、复检内燃机车1.2万余台,全部达到“零故障、零问题、零疏漏”的标准。由他负责的“李向前机车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他也被誉为“铁路工匠”。
  (选自《人民日报》)
  【素材解读】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李向前就是机车的医生,练就了内燃机车检修“望闻问切”的绝活,矢志让乘客放心、让列车安全。
     修机车,是需要精研的技术活。把“趴窝”的火车修好,是一件颇有成就感的事。怎么才能样样行、样样通、样样精?李向前有着一股“找茬儿”精神,从问题里琢磨、在过程中积累。他还有一种创新意识,先后领衔解决了数十项技术难题,一些工作方法还被编入了教材。参加工作以来,李向前始终保持着劳动者本色,作为“蓝领专家”一直亲检亲修,“在一线干活心里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一点一滴的创造,以个人的无数小进步助推一个行业迈大步。咱们工人好样的,咱们技术有力量!
     没有一份挚爱,怎么追求技艺无止境?20多年如一日,李向前因为挚爱,检修每台机车的170多个部件、700多个螺丝和开口销,从来都不觉得枯燥;因为挚爱,精研检修技术始终保有“饥饿感”;因为挚爱,组织更多人学习业务,把技术传授给工友们,让一个人的技术水准变成一群人的能力水平。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更能干好一行。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岗位所结出的硕果,都来自挚爱与坚守的浇灌。
     如果把中国的发展比作一辆列车,那么这辆列车行稳致远的背后,正是无数劳动者的匠人匠心。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以手工操作月进石英岩巷道23.7米的速度,创造了一个全新纪录;“排障能手”孔祥瑞,主持各类技术创新项目180多项,为企业节约增效过亿元;“振超效率”的创造者许振超,带领团队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機都不能造”,到成长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一代又一代大国工匠展现出劳动的价值荣光,夯实了国家的发展基石。
     “我热爱着高高的塔机,喜欢它那长长的铁臂,炽热通往天路的神梯,热爱这钢铁般的气息。”一位工人在自己所作的诗篇里,写满了对职业的深沉热爱。亿万产业工人,亿万奋斗楷模,就像一根根枕木,撑起“中国号”列车的铁轨不断延伸,永远向前。
其他文献
导读   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中共党员,1942年6月生,新疆乌恰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她长期扎根于祖国边疆,默默无闻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守边事业,在她守护的山口,创造出无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她积极宣传爱国护边工作,在边境线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些“中国石”成为当地护边守边、彰显爱国情怀的象征。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亲手签署主席
期刊
“买买买”的双十一过去后,最忙的恐怕就是快递小哥了,积压如山的包裹、超负荷的工作量让人望而生畏,有些快递员甚至逃之夭夭。   前段时间,有记者接到爆料,杭州滨江明月江南西区门口,包裹堆积如山,听说有快递员跑路了。经了解,跑路的快递小哥是个刚入职不到一个月的新人,手上积压了两三千个包裹,受不了压力,领工资后干脆一走了之。据说,这并非个别现象,其他快递点也有快递员跑路的情况。   双十一后的“包裹派送
期刊
拉里·佩奇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勤奋的学生,尤其是进入密西根大学学习后,他总是按时上课,几乎从未缺席过。也因此,佩奇的成绩一直不错,还担任了密西根大学荣誉学会的会长,这也是让他引以为傲的地方。   大二时,学校方面大幅提升了奖学金数额,这项举措調动了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向积极上进的佩奇也打算冲击这个高额奖学金。期末考试前一个月,佩奇制订了专门的学习计划,每天晚上都有学习安排,甚至包括周末两天。就
期刊
清平乐·画堂晨起  李 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译文】   清晨堂上刚睡醒起身,有人来报雪花飘坠。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雪渐渐弥漫了庭阶。   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花花草草像挂着玉饰。应该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赏析】   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
期刊
咏煤炭  于 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赏析】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煤炭的开掘过程及其蕴藏热力的本性,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表达了诗人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甘愿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精神。   首联点题,概括了煤炭开采的过程,气势非凡。开凿出来的煤炭蕴藏着巨大的热力
期刊
《追梦赤子心》是一部非常受人喜爱的励志运动电影,被认为是美国励志片的典范之作,赞扬了努力奋斗与信念坚定的美好品质。该片虽然上映时票房不佳,但是经过时间的见证,这部电影的标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代名词,代表着那些战胜偏见、勇往直前的赤子之心。  ——时光网   《追梦赤子心》是一部年轻人和男性影迷不容错过的经典影片,泪点再高的人在面对这部电影的高潮时,都会感动落泪。  ——凤凰娱乐   影片的男主人公鲁迪
期刊
《追梦赤子心》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一句话就能概括得完,讲的就是一个少年坚持梦想、追逐梦想的故事。但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遍遍地打动我,给我带来力量。   影片主人公是一个很平凡的少年,他没有聪慧的大脑,也没有健硕的体格,他不是天才,就是一个平凡人,像很多人一样。但他身上有不平凡的地方,他一直坚持梦想——进圣母大学橄榄球队。这对于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在劝他认清现实,接受现实。   老
期刊
每当我看到芦苇青涩和枯黄的时候,我会想起《诗经》里芦花的诗意,想起孙犁笔下荷花淀里的芦苇,想起汪曾祺《受戒》里的明海和小英子划船经过芦苇荡时,芦苇摇曳的样子,我会想起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名字里浸润着芦苇的影子,我会想起散文作家苇岸悲悯大爱的面孔。   我寄住在瓦那湖畔的一个民宿里,可以说是依湖而居,多半时间我都在这个小渔村里度过,剩下的时间居住在小县城里。从城里往这个小渔村走,得越过一座山,跨过
期刊
去菜市場买菜时,我总忘不了交代菜贩,记得送我几根香葱。卖菜的一听,经常这样回我:“不用交代,会给的,没有葱怎么做好菜呀!”于是我们都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明白要做好一餐饭,一定少不了葱这样百搭的调味品。   葱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神农尝百草发现葱这种食物,将其当作日常生活的调味品,因此葱有“和事草”的雅号。葱确实性格好,不论对方啥来头,一律友好对待,鱼也喜欢,肉也合味,甚至与瓜果蔬菜也能和睦
期刊
“我们老师的东北话贼顺溜贼好听”,你没听错,这是学生对东北话方言课的评价。几年前,黑龙江穆棱的语文教师安柏林开设了东北方言课。在她看来,现在学生虽生在东北长在东北,但普通话的普及、推广,让孩子们早已淡忘东北话,她希望这个课能将家乡方言传承下去。   而在武汉大学“方言与中国文化”课上,方言配音版《小猪佩奇》的视频也在网上走红。该课教师说,希望青年朋友不要嫌弃方言,方言是情感的纽带。   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