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事拖拖拉拉、毫不积极的员工,估计没有人喜欢。如果碰巧有一个这样的下属,你会怎么办?批评、教育,还是直接开除他?
我们车间的一个班组长找我来诉苦,说班里有个员工很拖沓,不管分给他什么活儿,干起来都是无精打采的。班组长没少批评他,要求他认真钻研,向老员工看齐。这个员工嘴上答应得挺好,可一到岗位上还是老样子。班组长想求我把他调到别的班组去。
我没答应,给他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个小和尚在寺院里负责撞钟。这个工作单调无趣,他觉得挺无聊,只是做一个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半年后,寺院老住持突然宣布,要把小和尚调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说我撞的钟准时、响亮,怎么能说不称职?老住持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准时、响亮,但钟声疲软,没有浑厚、悠扬的感觉,缺乏感召力。这怎能唤醒沉迷的众生呢?小和尚最后被罚。
我问班组长,故事里谁做错了。“当然是小和尚了。”班组长认为老住持说的在理。我耐心告诉班组长,“小和尚不积极当然有错,但老住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其实是有错在先。如果小和尚刚开始撞钟,就知道要浑厚、悠扬,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故事的现实意义就是,任何工作都要有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如果缺乏标准,员工就找不到努力方向,肯定做事时不会积极有效,从而导致懈怠。“你在给班组员工布置工作时,有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有没有告诉他们截止时间?如果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有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班组长回去后检查,果真发现了不少工作标准上的漏洞,他及时纠正过来。有了标准,以前那个做事拖拉的员工,变得积极多了。这便是建立标准的重要性。W
撰文 /云飞
我们车间的一个班组长找我来诉苦,说班里有个员工很拖沓,不管分给他什么活儿,干起来都是无精打采的。班组长没少批评他,要求他认真钻研,向老员工看齐。这个员工嘴上答应得挺好,可一到岗位上还是老样子。班组长想求我把他调到别的班组去。
我没答应,给他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个小和尚在寺院里负责撞钟。这个工作单调无趣,他觉得挺无聊,只是做一个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半年后,寺院老住持突然宣布,要把小和尚调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说我撞的钟准时、响亮,怎么能说不称职?老住持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准时、响亮,但钟声疲软,没有浑厚、悠扬的感觉,缺乏感召力。这怎能唤醒沉迷的众生呢?小和尚最后被罚。
我问班组长,故事里谁做错了。“当然是小和尚了。”班组长认为老住持说的在理。我耐心告诉班组长,“小和尚不积极当然有错,但老住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其实是有错在先。如果小和尚刚开始撞钟,就知道要浑厚、悠扬,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故事的现实意义就是,任何工作都要有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如果缺乏标准,员工就找不到努力方向,肯定做事时不会积极有效,从而导致懈怠。“你在给班组员工布置工作时,有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有没有告诉他们截止时间?如果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有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班组长回去后检查,果真发现了不少工作标准上的漏洞,他及时纠正过来。有了标准,以前那个做事拖拉的员工,变得积极多了。这便是建立标准的重要性。W
撰文 /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