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ing1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使学生养成随时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为习作准备相关的素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方法 要善于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结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使学生具有了敏锐、细致、独到的观察能力,才能写出独具一格、出类拔萃的作文。
  【关键词】激发;观察兴趣;观察方法;分析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怎样从内容入手?我是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起的。通过加强观察训练,使学生养成随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就使学生的作文变“无米之炊”为“有米之炊”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同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使他们对事物逐渐具备一定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能够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观察能力总结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会认真去做。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寻找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在作文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创造情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观察事物。一次预习《猫》这篇课文时,我有意提出: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里?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们的性格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先知道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猫的。然后表述所见所感。待学生交流之后,我又提出诱导性的问题:我家没养过小动物,谁能给我介绍一下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还要把小动物的可爱之处说出来。同学们先后介绍:“我家的小黄狗两个小耳朵竖起来,见人就把脑袋紧紧贴在腿上,摇头摆尾,可亲近了。”“我养的花鸽子,一飞起来嗡嗡响,它飞出去一天,也知道飞回来。它‘咕咕’的叫声,耗子一听也不敢上前,可惹人喜欢了。”许多同学都能说出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可爱之处,但还没有抓住其外形、活动、生活习性等特点,说得也不具体。于是,我作进一步引导,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学习《猫》一课描写方法,细心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好观察日记。这样学生会很兴趣去完成作业,也会很认真地去观察,从而写好日记为作文做铺垫。
  二、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生有了观察事物的兴趣,还要有观察事物的方法,才能提高观察能力。
  一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事物。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讲究观察方法,以便把事物观察得完整、清楚。如:观察一种植物,要注意观察整体姿态,色彩变化,它的根、茎、叶、花、果等的特征;观察一件物品,要注意它的外形结构、性能等特点;观察一个小动物,要抓住其外形、活动方式、生活习性等;观察一处景物,要把握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形态特点;观察一个人物,不仅要注意他的外貌神态的特征,还要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状态特征;等等。
  二是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度的,注意面也是有限度的,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重点部分,才能看得细致清晰。学过《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后,我让学生掌握例文的重點观察方法,重点观察我们家乡特产西瓜的色、形、味三方面。结果,学生在观察日记中把西瓜写活了。
  三是让学生掌握观察顺序。一切事物的表现都是有规律、有顺序的。如静止的事物在空间上有远近、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运动的事物在时间上有先后发展的顺序。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有助于将事物写清楚。我班春游时,我指导学生着重观察鸡冠山这一景物,结果,学生观察日记中,普遍写得清清楚楚。
  三、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
  社会生活中,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为使学生在观察事物中分清真伪、善恶、美丑、是非,我注意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多观察,勤思考。有位同学在一则日记中写道:“中午吃完饭,爸爸妈妈去姥姥家,只有我在家,这时一个陌生人来到我家,送来两条大鲤鱼,两瓶“洮南春”酒,还有两条人参烟和一盒巧克力糖。没有爸爸妈妈的话,我是一样也不能留。于是,我婉言谢绝了。”一个小学生拒收馈赠,是难能可贵的,我就抓住这种正直、向上的可贵行为,引导这位同学分析这类事情,从而大大提高了他分析事物的能力。并引导全班同学分析这类事情,也收到了好的效果。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要让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有观察的兴趣。使其掌握好观察的方法,观察人物、事物等不同情况时应采取不同的观察顺序,引导他们掌握观察的重点,不断提高自身分析事物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晓旭.小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写作:下,2018(1):13-14.
  [2]王志刚.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5):75-75.
  [3]金霞.浅议作文教学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4):151-151.
  [4] 陈勇. 浅议培养小学生作文的观察力[J]. 好家长,2018(59): 175-175.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上好阅读课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调整,探索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阅读和写作,需要语文教师重视并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差异、身心发展、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阅读学习和写作训练完美融合,读中有写、写中有读,灵活运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写作水平等,改善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对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
期刊
完善的人格是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标志,具有极强的榜样作用。十九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 班集体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中心和灵魂,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往往与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息息相关。在广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开展了识字教学,且识字效率较高,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入手的: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识字学习兴趣  随
期刊
【摘 要】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在全社会都关注幼儿早期阅读问题的同时,如何针对侨乡幼儿园的特殊情况,开展具有侨乡特色的幼儿园大班段早期阅读活动,这是侨乡幼儿园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个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情况,谈谈对以上问题的几点思考,希望和有着相同教学疑惑的同行交流经验。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一般核心家庭  一、大班早期阅读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社会的精神层次也随之提升,学校教育同样需要不断契合时代要求,拓展教育视野和教学目标,加强对学校人文精神的科学审视,使人文精神培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又一创新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唤醒人文精神的重任,完成由“学知识”向“学做人”的转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国家自强不息的根本,而学校教育又是民族屹立不倒的希望所在。为此,新时代下学校人文精神的回归,
期刊
新课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三种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空间想象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几何初步知识教学要利用数形结合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认识”和“再现”的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关注孩子的学情  在课前课后我首先要关注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情,因为学情是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教育是民生大计,我国也非常重视对教育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小学学校的教育。在此之中,学校的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管理创新具体包括真实的创新、实践的创新、传承的创新、发展的创新、科学的创新以及主动和完整的创新。以大力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目的,以真实、实践、科学、传承、主动与完整的创新方法为基础,对学校的管理内容、方法及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关键词】学校管理
期刊
【摘 要】在我們的教学工作中,我提出精准扶贫: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实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只要应用得当,必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精准扶贫;教学中;运用  在我国的国家战略中,为了实现小康目标,要求各级政府精准扶贫,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若把这一思路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只要应用得当,必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提出精准扶贫:先富带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