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何以能够“吃空饷”

来源 :经济与法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书出租的现象,在满足持证人“不劳而获”行为和公司企业不当利益的同时,给工程的招投标程序、工程质量等埋下了隐患,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证书“吃空饷”。
  今年初,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一期有关职业证书出租的新闻,引发大家的广泛关注。据新闻报道,个人在花费数万元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出租证书一年即可收回成本;中介通过网络为持证人与企业牵线并从中分一杯羹;企业为获资质拿工程,每年支付百万元挂证费用……职业证书“挂靠”背后有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
  企业为揽工程升资质而租证
  方小姐是深圳一家猎头公司的员工,据她介绍,自己的公司就是靠为企业寻找合适的证书,从中赚取佣金。“现在很多的企业,尤其是建筑行业,为了具有资质花钱租证,而持有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又靠挂证赚钱,早已经是这个行业公开的秘密了。”方小姐说,自己公司也主要做建筑行业的证书挂靠,因为建筑类的证书好找挂靠单位和证书持有者。
  对于建筑公司为什么要租证,方小姐称,许多建筑单位要想拿到相应的工程项目,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格证。因为资质决定了承接业务的范围和金额,比方说,三级公司只能盖12层以下的楼,二级公司盖18层以下的,一级建筑公司能盖18层以上的楼,而且一二三级公司承包的工程金额也不同。为了提升资质,从而获得更多的承包金额和建筑层数,一些企业愿意花钱去购买证书来升级资质,毕竟租证的钱远没有承包工程的利润大。而专业人才往往除了执业证书以外,还有一个对应的执业印章,要接工程做项目就得需要该人才的执业印章。租用相应人才的资格证,只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即可,而相应的人才并不用去企业上班,这就是所谓的“人证分离”。
  一般一个二级建筑公司里有12至14个二级注册建造师,但如果要晋升至一级公司的资质,就得需要10个左右的一级注册建造师。但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这么多的证,缺少证书的企业,只好通过租证来补齐。方小姐说,这些企业之所以花钱在外面买证书,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难招到持有证书的人,证书的缺口太大了。据国家住建部2011年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目前有24万人持有注册建造师一级证书,而建工行业对一级建造师的需求在100万以上,缺口高达80万。而证书通过率不高,也让很多证书变得更加紧俏,例如2013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全部专业通过率仅为12%。
  挂靠过程的利益纠葛
  提到佣金问题,方小姐介绍说,现在在市场上,一级建筑师证书、土木工程师证书一年10万~12万,一级建造师证书一年3万~5万。拉到一个30万元挂靠费的证书,方小姐的公司能够得到10000元的佣金,而她本人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酬劳。
  方小姐说,公司里大部分员工的薪资都在6000元左右,找到合适的挂靠者并不是那么容易。方小姐说,自己寻找挂靠企业,尽量找些需要挂靠时间长的,挂靠三五年的,这样的挂靠,能够一次性拿到较多的回款,但这也为自己寻找证书持有者增加了一些难度。方小姐说,一般自己會在省市级别的住建部门官网上寻找一些建筑企业的信息,然后联系这家的负责人,询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证书,然后再在一些证书挂靠网站上寻找持有相关证书的人。
  但持证人并不是那么好说服,这些持证人大都知道这个行业的一些规则,持证人会对企业的资质、所属区域、租赁价格等进行十分详细的了解,因为持证人也会考虑公司是否正规,会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权衡利弊之后才考虑要不要挂在这家企业,而方小姐在这里面就扮演着说客的角色。一般而言,说服一个持证人大概需要花上一周的时间,这期间包括和企业谈价格、挂靠时间,为持证人介绍企业资质等。有时候,自己一个人拿不下来,就找别人合作,当然,有时候也会遇到反悔的客户。为了能够长期的和企业合作,挂靠公司会给企业的负责人一些回扣,以保证日后还与这些企业长期合作。
  持证人提高法律意识 加大监管
  如何杜绝此类现象,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证书的出租方,应该在考证以后,对持证人进行一些法律知识教育,让其明白出租证书的危害,提高法律意识,避免因小失大。一些拥有持证人的企业,也应该加大对持证人的监管,或提高其福利待遇,避免持证人将证书出租。
  另一方面,现在有关部门在监管上确实存在力度不够、效果不佳的问题。如证书挂靠,在网上的信息已经铺天盖地,企业也明目张胆的提租证要求,难道监管部门没看到?相关部门应严查企业或单位提供各种人证分离的证书,提高企业违规成本,严厉处罚个人、中介出租证书的行为。对于一些本本族,发证部门也应该加大查处力度,查处一例,撤销一例。同时,发证部门也应该改变考试模式,在组织职业资格考试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并注重报名者的实际工作和操作业绩,以及拿到证书后的日常考核,这或许能避免一些人为租证而考证。
  只有把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遏制和杜绝证书出租。不过,政府相关部门也应研究出台如何让持证人才更好流动的条规,避免一些持证人才绑定在固定单位,成为单位的资源,而不是社会的资源。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地方政府的关注。阐述主导产业的概念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海南省为个案实证分析,初步提出海南主导产业的选择方向。  关键词:主导产业;区位商;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37-04    现代经济学认为,每
期刊
职业女性兼顾家庭和工作真的很难,3年产假的建议让一些人充满期待,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的痛苦,或许将成为历史,而另一些人则倍感忧虑,支持归支持,可是3年下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和社会脱节怎么办?那么,3年产假对女性来说到底好还是不好?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礼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借鉴国外经验,将妇女的产假逐步延长,甚至可以延至3年,直至孩子上幼儿园。这对孩子的教育、心理等方面都有好处,产
期刊
酒店投资从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么,投资酒店需要注意哪些风险呢?  1、要注意酒店的行业特点。酒店是一种特种行业,酒店产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实体部分,即我们能看见的东西,如饭、菜、床等;另一方面是看不见只能体会到的部分,如酒店的服务、住宿的感觉、用餐的体验等等。所以,任何一家酒店都需要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成功。基于酒店这样的特点,投资酒店不仅要考虑硬件,还要非常重视软件。  2、酒店行业做为服
期刊
奎屯,一座屯垦城市,历经39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矗立在新疆大地上的璀璨明珠,随着国家向西开发大战略的推进,这座新城也将插上新的发展翅膀。  素以“西部明珠”而闻名的新疆奎屯市,是一座崛起在中国西北部的新兴工商业城市。她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与毗邻的国家石化基地独山子和新疆农牧业生产基地乌苏市形成的三角区域,被经济学家誉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历经39年风雨,奎屯市以其超常规的发展建设,一跃成为新疆
期刊
跨境电商作为中国电商的新蓝海,面临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广阔未来,但是有些商户在走出去的路上,由于对境外相关法律不够了解,走得有些艰难。  电子商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典型产物,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它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商户被买家“钓鱼” 账户冻结  据从事外贸生意的谢女士介绍,她在阿里巴巴速卖通交易平台上发布了一款中国产的卷发器商品信息
期刊
作为一种“为筹集社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而发行的彩票,公信力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彩票为我国的福利和体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法律规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也急需解决。  今年初,中国教育电视台突然取消直播福彩开奖,而后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双色球的中奖号码。这一事件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质疑双色球造假。近年来,福彩问题不断,透明度不够,让大家对彩票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让彩票回归初衷,是当
期刊
留住人才,西方的制度化管理有值得借鉴之处,但在中国这个人情味很浓的国家,光靠制度化管理是行不通的,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企业特点,才能留住人才。  虽然国外的企业和国内的企业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用人之道,依然有很多可取之处,在这里,我们不妨取其优点而用之。  德国:新型员工关怀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但它的经济却能十年一个台阶,稳步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德国很好地处理了经济发展中的劳资矛盾,
期刊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发展的初始阶段,对人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但由于多种因素,我国农村的幼儿教育存在很多不足。未来,农村幼儿教育该如何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莫言的提案直指农村幼儿教育,在阐述提案时,莫言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园舍的空间限制、音乐器材等教学设备的不完善、任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等,以及“幼儿教学的教育理念并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期刊
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以高利息引诱的“投资发财路”,拥有奢华装修的办公室,或许是一个巨坑,让老人们的钱有去无回、哭诉无门。  卖房的钱、治病的钱、养老的钱、捡垃圾的钱……在湖南某“投资公司”的高息利诱下,不明真相的老人将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的积蓄,都“砸”了进去,该公司集资款呈“滚雪球”式骤增,到达顶峰后,幕后老板突然失联,投资者才如梦初醒,大呼上当之后面临血本无归。  高息诱惑 陷入“投资坑”  “
期刊
近千万外来务工群体在为深圳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记者 从深圳市总工会获悉,其曾主持的一项“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深圳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没有务农经历,一年也难得回一趟农村,渴望城市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农村回不去,城市又难以融入,不少外来务工群体都存在身份认同危机。(《南方都市报》)  从表面看,“融不进城市、回不去家乡”的确让新生代农民工身陷进退两难的纠结与尴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