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少年儿童网络道德的培养

来源 :小学时代(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良的一面,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很容易受其中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因而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他们明确是非观念、规范网络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本文试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角度,就如何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谈一些粗浅的实践与思考。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learning and work. A truly Internet era has come. The Internet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dolescents are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their lives and are vulnerable to some of these negative messages.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for young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on Internet ethics so that they can clarify their non-concepts and regulate their online behavior. This article tries to talk about how to carry out the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因此,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作业亦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重在通过“罚”而达到“惩”,通过“惩”而达到“变”.惩罚教育是赏识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有人认为,对学生迟到、早退、上课走神、逃避参加集体活动等
在新课改的讲台上,我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的大气、锐利、深邃和灵动,也体验着现实课堂中的烦琐、陈旧、肤浅与无奈,作为一线的实验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一座理想与现实的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作为一名从事基础学科建设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目前,教师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爱”,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尺子.全国特级教师丁有宽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可以说
有人说:一个良好的开端预示着成功的一半。我更明白:另一半需要人去不断调整完善、创新突破。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亮点,学习别人的优点,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开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知识+经验+思考=成长,新时代的教师仅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
当你翻开满是错误的作业本,当你面对孩子们的粗野和冲动时,请给孩子们点儿笑容,也许他们遇到困难时,只有你那真诚的笑容,才能启迪他们的悟性,才能化解他们心中的不平,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