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理论指导下第二外语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C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在校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大学生而言,第二外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在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理论指导下的第二外语课程能够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寻找第二外语的发展前景和途径,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ESP 高职院校教育 第二外语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而其带来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其根源在于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作为文化沟通的媒介和人们交流的工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国际化教育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各大高校重点发展方向和教育政策的推广方向。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政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出大量的外语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掌握非单一的外语语言,了解各国文化,明白中国与外国的各种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教育政策的国际化发展,也避免了单一人才的资源浪费。而这种国际化趋势必定要求外语人才在掌握本身的专业语言技能的同时,要求学会,学好,甚至是学精第二外语,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外语复合型人才。
  二、第二外语的教学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国内高校普遍都开设了第二外语课程,但基本都流于形式。从第二外语的教学到学生对于第二外语的掌握情况来看,既不实用,效果也差强人意。而根据各个院校的调查问卷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普遍认为开设第二外语教学只是为了个人兴趣,了解不同语系的差别;而从学习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只掌握了少量单词的应用,日常交流和书面写作的能力却很薄弱。这既不是开设第二外语课程的目的,也不利于第二外语在高校中的发展。而通过对各个高校的调查来看,第二外语课程的制定比较散乱,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体系和标准,各个院校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其是。而第二外语在高校中的发展,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和改善,进一步确定其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三、ESP理论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设计和开设的英语课程。
  四、ESP理论对高职院校第二外语教育的指导作用
  1.根据我国的就业现状,ESP的专业划分有三大类:教育专业,旅游专业和商务专业。而将ESP理论作用于第二外语教学,这就要求在现阶段第二外语教学的基础上体现其专门用途。根据我国国内各高校第二外语的教学现状,第二外语教学是一个模糊的教学范畴,学生选择第二外语的课程主要根据的是个人兴趣和学校规划,而由于第二外语教学大纲不统一的背景,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尺度也各有不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兴趣下滑,其第二外语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自然就不理想。
  2.目前中国各高校开设第二外语课程都是从大二开始,一般每周有4学时的课程。本科大学学生能学习到4-5学期的课程,高职院校学生能学习到3-4学期的课程。但大部分学生对于第二外语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ESP理论能将专门用途这一概念引用至第二外语的学习和教学之中,让第二外语教育更规范化,具体化,实践化。
  3.针对于高职院校,由于其本身相对于综合院校的不同,要求第二外语对于学生有更具体,更实际的教学指导作用。尤其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因其学习能力和发展方向跟一般综合院校的区别,其本身在学习外语的专业性和分化性更为具体的背景下,依据普通院校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普通的第二外语教学显然是不够实际的。而如何进行高职院校的第二外语教学,这就需要ESP理论的支持和指导。
  五、ESP理论指导下第二外语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
  1.高职院校教学不同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要求学生在技术和能力方面专业的分支更为明确。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国家技术型人才而并非普通意义的管理型人才,这就导致了其教学方向和教育方针的不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不同就更为明显。
  2.对于非外语专业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大学英语是作为第一外语的普遍选择。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一类学生并不需要第二外语的学习?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医学类的学生,拉丁文是应该掌握的外语;机械制造则需要日语或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等等。
  3.对于专业外语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除却自身的专业外语而言,第二外语是作为必修课来进行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在教学方向和方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这本身就是不符合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政策的。对于学生专业外语的细致划分,能让学生在技术工种上得到更大的就业和生存空间,而通过ESP理论的指导,对于第二外语也应和专业外语一样,统筹细化。针对于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更多注重第二外语在教育领域的学习和应用,同理,旅游专业和商务专业也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细致的分类,而非和普通院校一般进行统一无划分的第二外语语言教学。
  六、结语
  在 ESP理论指导下的第二外语教育,更符合高中院校的特色,也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专业技能更细致化和突出化,更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激情,增加选择就业的竞争力,更符合国际化趋势下的高职学院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ESP理论研究与应用,项目号:2011R03。
其他文献
【摘要】川北大木偶和川北皮影在世界表演艺术上享有盛誉,被一起誉为川北民俗的两朵奇葩。然而,由于民俗文化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象,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难,本文旨在探讨及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川北大木偶 川北皮影 文化翻译  一、川北民俗文化简介  川北民俗文化是川北民众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广大普通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在众多的川北民俗中,川北大木偶和川北皮
【摘要】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对文秘人员知识结构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高职文秘专业英语的培养应基于培养商务能力的角度全方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翻译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商务知识,本文主要分析探讨高职文秘英语课程的现状以及高职文秘英语课程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商务能力 高职文秘英语 培养  随着2015年亚投行的成立,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外资企
阅读的过程是对多种信息的捕捉、加工和整合的过程。由于满足心理、畏难心理的存在,加之部分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阅读意志薄弱、阅读方法缺乏等原因导致不愿思考,只求完成任
期刊
【摘要】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以质疑中国南海九段线而出名。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相关方法,重点考察丹尼尔·拉塞尔讲话中词汇分类及情态的使用,探究出其在中国南海问题上反对中国的立场及意识形态,及其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将自己的立场及意识形态传递给听众。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词汇分类 情态  批评话语分析把语言的形式分析和语篇的社会性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
【摘要】本文阐述了分层次教学法的定义以及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同时论述了分层次教学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分层次教学 运用 效果  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不仅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还有对口中职生,他们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分化日趋严重,尤其是英语水平差异很大。传统的 “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
【摘要】文章从广告语言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如何使用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使我们的广告翻译更加富有号召力。  【关键词】皮特·纽马克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Abstract】To start off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which discuss how to use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
【摘要】高职英语职业化教育是趋势,但是在现实情况上具有一定难度。职业化在实行上缺乏有效的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状态,同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的教学难度较大,开展过程不容易,实施改革较缓慢。因此要针对现实情况做针对性的融合调整,尽可能的引入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努力克服实际中的困难。  【关键词】高职英语 职业英语 基础英语  在当下高职英语教学中,鉴于学生基础的薄弱情况,一般采用基础英语
很多人都去眼镜店配过眼睛,营业员一定会给大家推荐纯钛、B钛、记忆钛等多种以钛金属为主的镜架,因为它具有超轻、耐腐蚀、抗过敏、强度高等优点。钛,就是一种离我们日常生活
广告语体作为广告信息的主体,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魅力。英语广告文体必须具备推销能力,即当人们听到或看到广告时,就能诱引他们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从语言角度讲,修辞手段能够增加广告语言的生动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广告商为了渲染气氛,烘托主题,鼓动顾客购买商品,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段来美饰语言。  一、拟人  拟人在广告中颇受青睐,其原因在于,把要推销的商品拟人化,赋予产品以人的性格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模糊容忍度指的是学习者在面对不确定的、不熟悉的、或全新的问题与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个体态度。作为认知学习风格的一种,模糊容忍度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有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