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的方法途径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对幼儿的成长来讲非常重要。良好的衔接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逻辑思维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将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对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的方法途径进行介绍。
  关键词:幼小衔接 幼儿园 过渡期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简称为“幼小衔接”。幼小衔接的过渡是幼儿认知行为能力发展的一大转折。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阶段与小学的衔接,对孩子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养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对其知识、能力、行为三方面进行广泛调查,认真分析、探索了一些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方法途径,从而做好家、园、校间的配合,让幼儿完成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
  一、过渡期的年龄特点
  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会经历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同时也会随之而不断地改变自己。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个发展阶段都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都会经历一次心理—社会“危机”,或者说矛盾冲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看,孩子只有面对矛盾冲突,探索解决矛盾,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同时产生相应的发展品质;如果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孩子发展将会出现困扰乃至停滞。幼儿园孩子的任务是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内疚,建立自信心,主要的冲突是主动内疚;小学阶段的任务是学习重要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主要的冲突是勤奋和自卑。由此看出这两个年龄段成长的任务和冲突大不一样,作为家长、教师如果一直停留在幼儿期的教育观念上,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障碍,所以我们应依据孩子的发展特点,改变观念,助其成长。
  二、成长中的可变因素
  (一)教育方式
  幼儿园的课堂主要以游戏为主,采取师生互动、动静交替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无意识学习到有意识学习,上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小学主要以文化学习为主,上课时间延长到45分钟。幼儿园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采取赏识、鼓励的评价方式;小学主要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评价学生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
  (二)学习环境
  幼儿园班级小班化、教师两教一保,室内外环境童趣化、可操作,小学班额大、老师少、环境单调,桌椅摆放方式也不再是圆圈或半圆式的,而是整齐的朝向某一方向。
  (三)师生关系
  幼儿园倡导的是“保教并重”,即幼儿园老师承担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角色,而入小学后,随着幼儿身心发育不断完善,保育的色彩逐渐降低,而教育的成分逐渐增加,与学生在一起的实践逐渐减少,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三、教师做好幼小衔接的方法
  (一)时间上逐步适应
  從幼儿园进入小学,课堂时间延长了15分钟,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孩子对美好小学生活的向往可能会因这漫长而枯燥的45分钟课堂而感到失望,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逐步延长,大班下学期活动时间安排在30分钟左右,让孩子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做好提前准备。
  (二)牢固常规学习习惯
  首先,养成正确的学习坐姿、写姿及握笔姿势。从幼儿园大班开始,进行专门写字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幼儿开展“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像,激发幼儿的写字兴趣。
  其次,培养良好常规习惯。加强对孩子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要求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能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引导幼儿严格按照一日活动常规进行一日活动,制定合适的评价体制,巩固常规习惯。日常生活中,教师避免使用中小班的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三)加强生活能力培养
  进入幼儿大班后,重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交往能力。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按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自由活动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分享……强化训练听指令完成任务或按要求记作业,逐渐学会管理自己,减少丢三落四,东拉西扯的现象,提升做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能力。
  (四)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根据幼儿爱游戏、兴趣多元化、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如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课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创编角色表演;带幼儿进行生活课堂体验、参观博物馆、逛商店和市场,教幼儿学会有序观察事物特征,带问题提问,主动与营业员交谈,询问价格,以此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要防止教学的小学化,从兴趣入手,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把能识多少字,会做多少题,作为学习适应方面的标准。
  (五)提前暗示小学生活
  幼儿入小学时面对新环境、新老师和新同学容易产生孤独、焦虑、不适应现象,甚至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发生。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们要提前暗示小学生活的美好,对幼儿进行入学前适应能力培养。
  首先对幼儿入学思想进行引导。教师要让幼儿明白上学的目的,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激发孩子上学兴趣,使孩子发自内心爱上学、想上学,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我们可以和幼儿探讨关于小学的事情,如“你们喜欢上学吗?”“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你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通过训练告诉幼儿上小学后能认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会算题,唱动听的歌,画美丽的图画,讲英语,还会结识许多喜欢你的新朋友、新老师。其次带幼儿去体验小学生活,与小学教师合作让幼儿走进小学校园、体验课堂生活,提前熟悉小学环境。
  四、幼小衔接中家长应注意的事项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起着督促、陪伴、引导、支持的作用。作为父母一是要监督孩子有规律地生活,坚持每天20分钟以上专心学习、独自整理自己的东西、准时上学等,养成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父母不包办、不溺爱,学会放手;二是要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熟悉小学环境,刚入学家长宜陪着复习功课,倘若入学后出现不良情绪,可采用陪读方式,但是要配合系统脱敏方式,给予调适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直到不需要成人陪伴为止;三是要在情感上多给关心鼓励。家长学会倾听、关注、洞察和反思,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说话、做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凡事自行解决,千万莫代劳。让孩子从内心真的认为我已经长大了,我是小学生不是幼儿园的乖宝宝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生活的质与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幼小衔接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极其重要。我们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让幼儿从思想、行为、情绪、认知、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得其发展,缩短适应期,顺利进入小学生生活,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陈匀宵.幼儿园幼小衔接途径及方法[J].人生十六七,2018(09).
  [2]蒋焱炜.幼儿园幼小衔接途径及方法探析[J]. 科普童话,2017(04).
  (作者简介:张英娟,女,本科,河南省淅川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中级,研究方向:青少年校外教育)
其他文献
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而我国ECP工程建设模式的风险管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EPC项目管理模式及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概述,并且对长输管道
由HID提供的ActivID(R)安全身份认证解决方案,能抵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最新欺诈问题,方便银行为使用网上和手机交易的不同客户定制身份验证方案.rn方案原理rnActivI
职业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有效途径,随着体育项目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职业体育在体育竞技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合理的职业体育教育不仅能为俱乐部培养优秀的运动员,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与提高多种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指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不仅在理论上研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并把握好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从而自觉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十分关注学
期刊
摘要:设计色彩课程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具有塑造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由于目前该课程存在教学模式传统、课程内容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和课后作业练习等问题,致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本文将致力于解决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课程改革对策。  关键词:设计色彩 课程内容 教学模式  造型艺术创作的关键媒介取决于色彩元素的设计与应用。之所以强调色彩是创作的决定性因素,是因为设计色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
陆游诗歌风格多样,无论是隐逸诗,还是豪放诗,无论是爱国诗,还是爱情诗,都是那样动人心魄.尤其是爱情诗,更是荡气回肠.《钗头凤》本身就是爱情诗中的千古绝唱,可更令人唏嘘的
说个笑话。“喜鹊、凤凰、孔雀哪个更适合做服务员?”答曰:“孔雀。”究其为何?答曰:“因为孔雀会开屏(瓶)啊!”  你没看错标题,我想说说侍酒师这个职业——就像“校长”一样,“侍酒师”这个词实际上已被妖魔化了。  5月中旬,有大众媒体刊出新闻,“年薪可达百万、目前国内侍酒师缺口达20万,”随即被各个媒体所引用,还引发了一番争论。事实上,这种口吻描述侍酒师的文章几年前都不断见诸报端,行业内人士一眼就看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何利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如何把新课程理念内化,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外化展示出来,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认真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教师教学和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兴趣;多媒体;实践  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何利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数学教学,如何把新课程理念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变革,在探索中也带来了不少争议。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观念;探究;实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
所谓英语课堂“高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自《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笔者力求创设出新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寻找最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高效教学模式。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呢?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1.创造性地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