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35-02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所以,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一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等教育活动。创新的起点是强烈的好奇心,我时常鼓励学生保持这种心态,要求他们不断积累新知识,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只有广泛阅读更多的书籍,才会觉得自己懂得很少,才会更加努力去学习,才能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从而不断进步。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和敢于突发奇想,教育他们不要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不断探求新的思路。思路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参与,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能力,潜能是尚待开发的宝藏,只有善于开发利用才能发挥到极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等融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思考,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意识。
  二、要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政治课教学中,老师要巧妙设疑,好的问题可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学习,促使其集中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索的好奇心,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兴奋,点燃联想和创新的火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要求老师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汲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新经验,丰富自己。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才能巧妙地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他们得到的不仅是“成功”的快感,也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老师就是要善于设疑,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灵感。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方法
  1.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划一,要坚持因材施教,在提问、作业、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点拨,开启心智,培植每个学生的特色,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施展每个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变潜在的创造力为现实的创造力。要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构建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总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象和实践。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认同感进而自觉地去学习,关键在于他学到的理论知识能不能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以昂扬的精神面貌,生動有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运用诗意创设情境,增强情感色彩,把学生的心境牢牢地固定在课堂上,让他们在乐学中学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每一个学生都会成功。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
  师生间要建立和谐的关系,友好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密切合作,教学相长,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开思维。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人的想象。学生问题的提出,开始往往是肤浅的,甚至幼稚可笑,这说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低级状态,需要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解答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改变过去的角色,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指导并组织学生质疑。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代替满堂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质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是实现学生独立思考的关键。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坚持动口、动手、动脑,进行讨论、争论、辩论,允许标新立异,保留不同意见,善于在无疑处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思考,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总之,要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今后,作为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深入研究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要素和方法,活用教学方式,延伸、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感悟到思想品德教学的魅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展现了勃勃生机,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走进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學工作的重要板块,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范畴。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中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和灵魂。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灯塔市西大窑镇党委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了“网络e支部”,为全镇流动党员安了新“家”。  适应时代发展,创建新型党支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党员外出务工人数与日俱增。去年年初以来,西大窑镇党委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全镇流动党员实际,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农村基层党建,积极探索农村党建工作新模式。创建了以微信群、QQ群为主要平台,由镇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高度信息化,我们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及时转变观念,深入思考,作为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学科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探寻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31-0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对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过程。高效的教学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需要从优化课堂情境、优化引导策略,优化练习设计等环节来实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化 创设情境 引导策略 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主要阐述了新形势下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如何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从做好资源集中统筹,加强图书馆的硬件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图书馆的软件服务;进行多方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