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人物通讯的三重架构r——基于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人物通讯类获奖作品分析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通讯强调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与报道凸显时代价值、彰显人物魅力,最终达到宣传效果.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受众新闻阅读渠道和兴趣日益多元化,如何更加立体地讲述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是人物通讯采写的主要问题.中国新闻奖人物通讯类获奖作品,为寻找相关答案提供了重要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当传统电视的跨屏和多屏传播成为常态,电视叙事也要完成数字化的转向.这种转向在叙事主体上完成了从电视机构到受众的地位反转,在叙事结构上体现为从线性叙事到非线性叙事为主,叙事话语上呈现出草根叙事、点状叙事和实用性叙事等特征.电视机构要实现传播力、影响力从大屏向各新媒体端口的平移,就要进行媒介的深度融合以适应智能传播时代对电视叙事的要求.
数字化时代,面对海量数据信息资源,新闻工作者如何在冗杂的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生产出更具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数据新闻,是一项重要课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具有精准、直观特点的数据新闻迎来新发展高潮.英国《卫报》是国外数据新闻的先行者,它所设立的“数据博客”是全球第一个专业数据新闻平台.新华网是我国第一个开设“数据新闻”栏目的媒体,被学界和业界称为“中国数据新闻先锋队”.两者作为国内外数据新闻发展的佼佼者,其数据新闻生产特色值得其他媒体借鉴.
期刊
社交媒体兴起后,综艺节目内容传播场域得到拓展,观众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综艺节目在历经大众文艺到垂直细分的内容演变后,其价值重心从“意义生产”转向“关系激发”.聚焦圈层文化的垂直类综艺节目想要赢得市场、扩大文化影响,势必要突破圈层禁锢,通过内容深耕激发圈层内部认同,以话语拼贴拓展圈层文化的传播场域,在保持圈层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积极与主流文化对话、交流,进而实现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
在2019年3月30日举行的淘宝直播盛典上,淘宝“村播计划”正式启动,宣布将在全国100个县培育1000名月入过万的农民主播.同时,通过打造脱贫IP栏目带的形式,深入农产品原产地,帮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打开新市场.淘宝“村播计划”启动一年以来,仅淘宝直播平台上的农产品直播已经进行了140余万场.此外,直播地区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的2000多个县域,吸纳了60000多位“农民主播”加入淘宝“村播计划”中来.据新华网报道,截至2020年7月,该计划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2000多个县,累积开展直播240万
期刊
数字时代的平台型媒体风起云涌备受追捧,但平台与生俱来的原生特征导致劣性事件层出不穷,如何构建融媒体环境下平台型媒体的现代治理模式,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使命.本文基于TOE框架,通过技术赋权、组织赋能和环境赋责三维视角,以创新研究范式探究平台型媒体的现代治理策略,以期为提升平台型媒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在当今“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从业者培训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精准培训是提高新闻从业者素质的有效手段.本文立足实际,对“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精准培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提高精准培训的软硬件水平;二是要科学制定培训内容;三是要改进精准培训的考核机制;四是要重视培养新闻从业者的全媒本领.
“直播”和“短视频”是近几年新媒体领域炙手可热的两个关键词,它们不但吸引了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广泛流量,而且重构了商业世界的“人、货、场”关系,改变了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和产品消费行为.尤其当直播与“带货”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之后,快速吸引了各大行业、各类人群的广泛关注.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语境下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企业数字化营销转型和业绩增长的救命稻草.
期刊
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优势的新型主流媒体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目标.然而,面对当前传播生态中年轻受众圈层传播与“信息茧房”效应日益增强的局面,转型过程中的传统主流媒体常常穿透乏术,极大地影响了主流价值的传播效果.本文认为,在全新的传播生态下,新型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拓展应当有“破圈”意识,由大众传播、主流圈层向分众传播、亚文化圈层拓展.在实践过程中,新型主流媒体应当在坚守专业化的内容生产品质的基础上充分拥抱新技术、新应用,并选择性嫁接市场化运作方式以优化自身的内容生产力.
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智能化新闻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新技术的运用必将带来新的伦理风险,包括“赛博格”危机、新闻叙事“悖论”、监管风险“黑箱”等.这些风险的背后是一种“技术拜物教”,即对大数据与算法等智能技术的大量运用、崇拜追捧与代码狂欢.
《红色中华》作为我党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党报,同时也是我党实行舆论监督的一把利器,在苏区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力,其监督报道的主要特点以及编辑特色,对现今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其监督报道的四大主要特点,并深入探究其舆论报道的编辑特色,在总结其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以史为镜,为我国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