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幻化、探源求真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pi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富有民族的优良传统。处师造化,中得心源,采山川之灵,从大自然探求画理和画法,这就是写生。写生是画家走向生活、观察自然的印证和丰富传统技法、丰富生活感受积累创作素材和经验,吸取创作源泉的最重要的一环。它是画家熟悉描写对象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绘画技巧和不断增强写貌山川景物能力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写生;意境
  中国山水画是画家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崇敬、无限热爱的一种激情,并将这种激情表现出来(记录下来),这种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是画家“心画”——对美好生活的提炼,用笔墨、色彩等绘画语言来描述“理想”中的青山绿水、飞檐峭壁、小桥人家等等。五代宋初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完善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并把中国绘画中的中国山水画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峰,中国山水画在这一时期成为时代的主流艺术。
  宋人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极致,宋代画家深入自然,以自然为师,写生之专注之仔细,对自然物象穷尽其理,严谨求实,凝笃精神,常常是物我两忘,自由无羁的精神状态。宋人对待写生是主体精神的高度集中,以心驰骋,心与物游,心灵完全释放……
  宋代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五代则是通往这个顶峰的桥梁。在山水画方面,五代董源、巨然,荆浩、关仝分别开创或继承南北山水画派,呈现出从题材内容到形式风格的不同侧重与相异风貌。有代表性的画家是郭熙、米芾父子。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造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系统化。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在山水画坛上创造出“水墨苍劲”的新风格,创造出边角取景法,使山水画产生新的意境。另一方面是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更丰富了,在重彩中讲究笔墨技法,提高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1)。
  二十世纪初写生风悄然返回山水画坛,到二十世纪中叶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中国山水画也因而勃发出一片盎然生机。石涛的一句“搜尽奇峰打草稿”成为了山水画写生最生动的代言。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富有民族的优良传统,处师造化,中得心源,采山川之灵,从大自然探求画理和画法,这就是写生。写生是画家走向生活观察自然的印证和丰富传统技法、丰富生活感受积累创作素材和经验,吸取创作源泉的最重要的一环。“师法造化”就是向客观世界学习,以大自然为师“观天地之造化”。对天地万物写生,历代名画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卓绝的成就,其根本的因素就是他们能够置身于客观世界之中以山川景物等为老师从中吸取创作的源泉和提高绘画的笔墨技巧,陶冶自己的性情。所以才能达到凭他的一枝秃笔“画来形理意妙合自然”的境地。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以自然为师到生活中去,面对真山真水不断地进行写生才能提高自己的观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才能深刻认识客观世界,才能画出比较好的山水作品来。
  而在山水画写生及创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重视线的表现力。
  在山水画写生中线的表现力也实质上是对物象的轮廓、结构、形体、质感以及画者的情感相交融的表现。例如线如何表现对象的质感问题,它比用线表现对象的轮廓结构难度更大。因而值得我们在写生中引起重视。从我国现代人物画家刘文西笔下的《石匠》与人物画家王叔晖笔下的仕女对比分析,前者粗犷、干裂,后者纤细,前者用线凝重、古拙表现了结实粗犷的男性,后者用线如春蚕吐丝般的均匀连绵表现了女性的缠绵和温情。正如古人总结的十八描法归纳起来也只有两大类,一类是适于工笔画的线描如游丝描、铁线描、柳叶描、高古游丝描、行云流水描等。一类是适于写意表现的线描如减笔描、折芦描、橛头钉描等这就意味着在写生中感觉到对象的质感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线条来进行描绘。
  2.善用不同“线皴”技法提炼概括。
  山水画中的线就是运用这种“线”来刻画山石结构的,但我们不能狭隘的去理解“线”,它是指所有用笔的轨迹与呈现的笔墨形态,如以长披麻皴、牛毛皴、解索皴、荷叶皴、折带皴、云头皴等是以線为主的画法,以线为主的各种皴法有的适于表现有植被的、土质松软纹络较长的土山山脉,而大小斧劈皴却更适合表现坚硬的岩石。运用有疏密、浓淡、粗细、枯润、刚柔、轻重富有变化的线来塑造形体,较能体现国画以线为造型基础的风格特点。
  在写生中理论上的皴法与感观上的景物是有很大距离的。这些皴法并没有一一标明在真山真石上,这需要认真地领略感悟自然风貌,深切地感受自然风貌而不是刻意地模拟古人的形式。从理论上接受了传统中的皴法还需在写生中了解古代画家各种皴法创造的现实依据。通过对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岩石生成、结构规律等进行了解,以体会古人是怎样观察生活又是如何提炼概括创造艺术形象的。从而在实践中运用好这些皴法进而创造新的皴法。
  不同的山石结构有不同的石纹组织,而各种多变的石纹是多种皴法的造型依据。在用线之前应是用心去感悟石纹组织再采用何种线来皴。表面光滑的石山质地坚硬,长年风化拆裂后皴纹线条清晰,有些雨披形土山结构经长年雨水的侵凌外形极为圆浑,均是“弧”形状态形成坚、斜等状,如披散的皱纹可用披麻皴等等。总之充分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剖一切真山真水以便理解“由理生法”的基本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线皴”之法。
  如江南的气候温润,地貌平缓连绵,经常烟雨迷濛,因而产生了董源水色淋漓的抒情画面;宋代山水画家常隐居于山林之间,与自然为伴,在长期的沉浸中,他们坚持观察与写生。荆浩隐居于太行山洪谷,因惊奇异,遍而赏之。
  3.自然情性,意境创造。
  宋代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五代则是通往这个顶峰的桥梁。在山水画方面,五代董源、巨然,荆浩、关仝分别开创或继承南北山水画派,呈现出从题材内容到形式风格的不同侧重与相异风貌。荆浩的《笔法记》是我国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宋代的山水画,发展了多种风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李成,范宽是北宋初期最著名的画家,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百代标程”的重要人物。一方面是水墨山水的大发展,开创了北宋山水画的新局面,开大写意山水的先河。有代表性的画家是郭熙、米芾父子。另一方面是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更丰富了,在重彩中讲究笔墨技法,提高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现存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宋代青绿山水的代表作。赵伯驹、赵伯啸兄弟,继承了青绿山水画风格,形成了南宋青绿山水的复兴局面(2)。
  宋元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空间繁荣的阶段。随着职业画家的出现、宫廷绘画的兴起及士大夫绘画的形成。山水画家人才辈出,绘画风格也绚丽多彩,或沉雄老健或平淡天真或泼墨破墨令人目不暇接。同样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品也是画家“写胸中逸气”、“自娱”,与唐代“意在笔先”“心师造化”强调的意境观点是一致的。因此一些现代绘画应运而生,他们以心中的情感体验为自然加上一些西方现代造型因素便构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画面,这也是自然情性、意境创造的表现。
  画家所造之境,最初来自自然真实,所以它有强烈的地域物候特征,具体实在、真实感人,这种真实又是经过画家心灵的浸润,带着画家的体温,以及他的理想、修养、格调、襟怀,以画家独造的意象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有一种饱含文化韵味的朴实美,开阔、沉稳、朴素而富于灵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简史p189第四节《宋代山水画家和作品》
  [2]中国美术简史P190-193
  (作者单位: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手工课在美术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学习手工制作可以提高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小学手工教学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把手工活动寓教学于轻松活动之中,增强教学成效。如何上好手工课是每一个美术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手工内容贴切学生  我们应根据美术教材和教学需要选择手工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剪纸、折纸、立体构成、粘贴画、橡皮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相关书籍的研读,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手机游戏的游戏机制和手机作为游戏载体的瓶颈性问题,同时总结手机游戏在游戏性的表现方面的发展前景,以期对自己的教学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手机;游戏;响应时间;瓶颈  现在全球超过五十亿部移动电话正在被使用,并且这个数目还在逐渐增加。每个发达国家,拥有手机的人数比拥有计算机的人数更多。潜在的市场比其它任何平台,比如Playstation和GameBoy
期刊
摘 要: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宝贵资源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贵的精神动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时代,我们又迈向了新的征程,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红岩精神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很大的指导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红岩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一、红岩精神的形成以及丰富的内涵  红岩精神形成于
期刊
摘 要:高校校际交流间合作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与发展,为高校学生能力的培养、视野的开拓等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发展空间。本文主要通过对2014届和2015届两年来陇东学院赴兰州大学交流生在兰大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近年来赴兰州大学学习的交流生学习生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校际之间做好项目对接工作
期刊
摘 要:高校贫困生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高校二级院系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平台,只有做好贫困生“精准识别”,完善“精准认定工作体系”,国家资助真正困难的学生,从而实现高校资助保障功能。  关键词:地方院校;精准认定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高校作为资助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国家对逐年增加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如何精准认定贫困生,仍然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重
期刊
摘 要:开展专职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是实施“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魂,以企业为根” 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理念的根本途径。本文以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从实践锻炼管理模式机制框架、制度建设,效果导向三个方面探索和研究能够推进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培训模式,总结经验,调整修订相关标准,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培训基地师资实践锻炼管理文件
期刊
摘 要:随着刑事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现代化先进的科学设备被应用在刑事案件中,不仅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更多的线索,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刑事案件的侦破效率。其中,刑事影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刑事科学技术,有着良好的使用性能。基于此,本文就以刑事影像技术为切入点,探讨这一技术在案件侦查工作中作用。  关键词:刑事影像技术;案件侦查工作;作用  前言  在進行法制建设时,不仅要重视对案件侦破数量,而且还
期刊
摘 要:Access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数据库管理工具,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学好Access这一主线来阐述笔者所采取的一些教法。  关键词:ACCESS;中职;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  Access是微软办公软件Office的组件之一,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可以作为面向用户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又可以作为一个软件开发工具,Access功能强大且易学易用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受到很多高等院校的青睐。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开发。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的思考,希望为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思考  自我国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后,高校也鼓励在校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中去。一方面相应国家的号召,一方面
期刊
摘 要:微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分解成若干片段化的视频。高职教学中应用微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开展互动式教学、增进师生间交流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职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各高职院校办学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实验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