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际交流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分析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校际交流间合作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与发展,为高校学生能力的培养、视野的开拓等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发展空间。本文主要通过对2014届和2015届两年来陇东学院赴兰州大学交流生在兰大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近年来赴兰州大学学习的交流生学习生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校际之间做好项目对接工作,另一方面学生也需提升自我适应与学习能力,以尽快地适应交流学习生活。
  关键词:高校交流生;学习生活;调查分析
  Abstract:The constant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university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s the suppl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which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development spa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vi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o the 2014th and 2015th longdong college for two years to lanzhou university exchange students learning,living in Maryland for interviews,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tudy,analysis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exchange students in lanzhou university study life situ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n the one hand,need to do a good job of project docking between intercollegiate,on the other hand,students should also promote self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to adapt to the exchange of learning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Exchange students;Learning resesrch;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的讨论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及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培养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高校校际交流间合作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与发展,为高校学生能力的培养、视野的开拓等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发展空间。为了进一步缩小我国东西部教育之间的差距,提高地方性高校应对社会之于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培养能力,2009年3月31日,陇东学院与兰州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不仅为陇东学院与兰州大学校际合作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两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借助兰州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及资源优势为陇东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专业及能力培养、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提供长足的发展空间。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数据统计等方式对陇东学院2015年和2016年两年赴兰州大学的涉及13个二级学院和20个专业的60名交流生进行调查分析。
  一、陇东学院学生赴兰州大学生活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一)从选课情况看
  选课指的是交流生在所交流学校学习期间,按照自身的实际学习进度从学校安排的课程中选取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交流生在选课方面相对而言自主性比较强,有的可以选一门课程,有的可以选两门及以上课程。通过问卷数据显示,有53.49%的交流生认为在选课过程中只有一到两门课程会产生冲突;27.91%的学生认为在选课中基本没什么冲突;还有18.60%的学生认为选课冲突较大,很多课程与自己的需求不相符合。
  (二)交流生学习挂科率、重修率数量分布
  陇东学院赴兰州大学交流生交流学习期间的挂科和重修情况可从以下数据获知,有74.42%的交流生没有出现挂科现象;18.60%的学生挂了两门课程;有6.98%的学生挂了两门及两门的课程。从表3可以看出,88%的交流生能够顺利完成一年的学习任务和目标;12%的交流生在兰州大学学习结束返校后还要重修其在交流学习期间没有通过的课程。
  (三)交流生学习时间安排
  对六十名交流生的调查数据显示,25.58%的交流生每天课外自主学习时间超过3小时;32.56 %的交流生每天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为2到3小时;39.53%的交流生每天学习1到2小时;只有9.3%的交流生每天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少于1个小时。其中46.51%的交流生能够每天在图书馆学习;每周去一两次图书馆的交流生占20.93%;考试前几周去图书馆学习的学生占6.98%;偶尔去几趟图书馆的学生占4.65%;还有20.93%的交流生不怎么去图书馆学习。27.91%的交流生每天上完课都能够做到及时复习;25.58%的交流生会在课后一周内复习;6.98%的交流生会偶尔想起来就复习;39.53%的交流生考前几周复习或臨时突击。   (四)影响交流生学习生活的因素
  影响交流生学习生活的因素主要有主观态度与适应度因素。首先,调查研究显示,交流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主要会受到主客观因素及校园适应度的影响。影响交流生学习的主观因素中,交流生的学习态度所占比重为44.19%,个人性格占30.23%,个人求知欲占据25.58%。数据表明,在交流期间大部分交流生缺乏求知欲望,对知识的渴望度偏低,同比之下,更多的是由个人性格所主导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其次,陇东学院和兰州大学校园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快速适应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是安心学习的保障,从数据调查中发现:对于所交流的学校有4.65%的交流生完全了解;有48.84%的交流生比较了解;还有46.51%的交流生不了解。这說明在交流学习之前,只有少部分交流生对交流学校经过认真详细的查询和了解,还有很多学生需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去了解和适应第二校园环境。从上述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能够快速适应第二校园的交流生在班级活动、学生活动、寝室文化中表现积极,能够协调好自己、室友、老师之间的关系度。而一部分部分交流生则由于自身适应能力的限制,加上刚开始阶段跟不上教师的授课速度与节奏、听不懂教师的所讲授内容,及自己英语水平较低等问题的影响,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当然,“许多学习适应性问题的根源在于其价值观念,与学习适应性相关最密切的是自制力和学习取向”[2]。
  二、提高高校校际交流生学习的对策与建议
  提高交流生学习能力和效率,是交流生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基于数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提高高校校际交流生学习的对策与建议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规范交流生选拔制度
  每年的交流生名额有限,应当规范交流生选拔制度,使符合条件,交流动机明确的优秀学生获得交流机会,确保生源不仅是学习型人才,更是素质型、道德型、运动型人才,这样才会达到交流的目的。因为交流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因而在选拔交流生时应当适当提高英语水平要求。同时加大优秀交流生奖励制度,鼓励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参与交流生的项目中来。
  (二)做好课程衔接、学分认定工作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本科生课程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课程难易程度不一,一般来说,交流生所在第二校园课程专业化程度较高,对交流生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两校开设的课程既要满足交流生的学习过度需要,又要能够达到交流生的适合度。另外,学分认定涉及到交流生回校后是否修够学分顺利毕业,交流生的学分转换成为交流学校重要的教学管理任务。“学分转换是在学分制管理基础上,交流生在合作高校修读的学分实现相互认可和换算。”[3]两校教务处应当改善交流生学分认定管理制度,为交流生安心学习打下基础。
  (三)做好充分准备、明确交流动机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教学模式,在递交申请交流之前,要充分了解第二校园的办学特色、校园风貌、开设课程、学费、交通、气候等情况,通过校内政策解读和网络文献查阅,了解当地饮食文化,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生活物品和学习用品,以便更快速完成新旧生活、环境文化的交替过程,从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同时,申请交流生要从自身出发,“申请交换生是要明确自己的动机”[4],结合第二校园开设的专业课程,学分管理制度,自己的爱好和家庭财务状况等因素做出选择,切勿只是为了体验高校环境,满足自身荣誉感,为获取第二校园学习经历证书等盲目申请。最后,健康的心情是学习的前提,交流生首要要解决的是学会缓解自我压力,学会调节自己心情,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坚定学习自信,文化自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课堂型学习方式转变为自学型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蔺义桥.地方性高校校际交流学分转换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高校论坛,2017,(2):87-89
  [2]穆怀荣,程刚.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128-129
  [3]徐跃.学分互换研[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张淑. 大陆交换生在台情况的调查研究-以高雄大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250-251
  作者简介
  张萍(1979-),女,汉族,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张盘红(1996—),男,甘肃庄浪人,在读本科生,现就读于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2016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交流学习。
  (作者单位:甘肃庆阳陇东学院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是整个教学阶段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小学数学能够在较大程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其在后续的发展中能够形成相对严谨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模式。但是就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的发展而言,存在较为鲜明的不足与劣势。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罗列与分析,结合目前国家教育行业的实践发展,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保障其后续的完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目标模糊;师资力量;教
期刊
摘 要: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为幼儿园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在技能的培养中,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作为中职院校,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弹唱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能力;培养  一、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大数据在信息网络技术中的应用,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育行业。在高等教育中,将大数据应用到教学之中,大范围的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对教育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本文将探讨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与优化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优化  这些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行业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近年来不断地教育改革,使物理实验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在实验中主动探寻知识,这比在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知识点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得多。现在虽大力倡导学生在探究性物理实验中学习,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收益甚微,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或是根本就不重视探究性实验,实验前不预习,实验中做不对,试验后数据不会处理,还有的老师以黑
期刊
摘 要:色彩是UI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是建立产品性格与气质的关键。在UI设计中,优秀的色彩搭配将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此外,好的色颜色搭配可以让UI设计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色彩所传递的情感一方面来源于色彩本身的属性,例如暖色更加活泼、欢快,冷色更加理性、沉静。另一方面来源于观看者自身的属性,包括观看者的国籍、文化、年龄、性别等等。本文就UI设计中的色彩原理、应用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探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成为了相关学者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国画写意人物的当代性发展,阐述了主观造型、诗意性、随类赋彩、空白的应用以及线条的处理这些现代工笔人物画对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中国画写意人物;民族性;随类赋彩  引言  在中国画的创作时,普遍是以中国传统为主要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成为了相关学者关注的重点。在
期刊
摘 要:思维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其决定着人对主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分析、判断、选择、总结等等。而科学课就是这样一门可以让学生学习多方面能力的课程。所以教师在科学课堂上中要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推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科学课;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一、前言  科学课程对学生来说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在科学知识方面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科学课堂的
期刊
手工课在美术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学习手工制作可以提高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小学手工教学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把手工活动寓教学于轻松活动之中,增强教学成效。如何上好手工课是每一个美术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手工内容贴切学生  我们应根据美术教材和教学需要选择手工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剪纸、折纸、立体构成、粘贴画、橡皮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相关书籍的研读,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手机游戏的游戏机制和手机作为游戏载体的瓶颈性问题,同时总结手机游戏在游戏性的表现方面的发展前景,以期对自己的教学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手机;游戏;响应时间;瓶颈  现在全球超过五十亿部移动电话正在被使用,并且这个数目还在逐渐增加。每个发达国家,拥有手机的人数比拥有计算机的人数更多。潜在的市场比其它任何平台,比如Playstation和GameBoy
期刊
摘 要: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宝贵资源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贵的精神动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时代,我们又迈向了新的征程,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红岩精神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很大的指导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红岩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一、红岩精神的形成以及丰富的内涵  红岩精神形成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