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学习主题,整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feiy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内容在教学中的组合和呈现方式时,特别突出了“学习主题”的设计思路,即强调按照某种观念将有关学习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学习主题;每一学习主题又包含三个整合层次:即探讨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相整合,使有密切逻辑联系的概念与原理相整合,使“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相整合。
  毫无疑问,不同的教师因其个性特征及其所面对学生的适应性特点不同,在实现上述三个整合时,将有各不相同的思路,因而在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和组织结构上也将各不相同。而正是这种不同,将使教学成为不再刻板地简单化传递教材内容的过程,从而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将极大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学习主题的构建需要教师将“以知识中心论”的课程和“以儿童中心论”的课程整合成为“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即“怎样学习”和“学到什么”的统一;教学设计的操作思想,即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作为教师,不仅要当好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且还要参与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
  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主,实现学习主题的真正构建,也自然而然地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与新课程关于课程目标的表述不谋而合。
  通俗地来讲,语文教师构建鲜明、有效的学习主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努力:
  
  一、择要而教
  
  语文教材不像数、理、化,教材本身就是该学科的原理、概念、法则等知识体系。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把对课文的情节、内容的学习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一篇教材往往有许多的可教的东西,而我们的教学却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因此我们就得恰当地构建每一堂课的学习主题,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并关注了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如《西门豹》这一课,能够在课堂上学习研究的内容,简单地说有: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写作方法;一般性概括介绍与具体细致描述的区别与运用;抓住重点部分分段的方法;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f感受西门豹办法的巧妙及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精神等;对比、反语等手法的认识与运用等。如果这些教学内容都要安排在两三个课时内,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必须有所舍弃,才能保证重点任务的落实与完成。
  这样看起来,每一篇教材,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是“少”了一些,但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把曾经舍弃过的东西作为重点来教。这就是辩证法:没有暂时的舍弃,就没有长远的取得;没有局部的少,就没有整体的多。
  
  二、扩大效果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学习的最终目的则是要促进学习者大踏步地前进,并具有尝试将知识迁移到新学习情景中的能力,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力求扩展本篇教材的教学效果,产生扩散效应,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在教学《说明书三则》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懂这三则说明书,与学生一起小结了说明书的特点以及读懂说明书的方法,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先看说明书再使用新买物品的好习惯。
  
  三、精心设问
  
  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但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却阻滞了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原因出在问题的设计上:问题太多,问题太滥,问题太浅,提问时机不好,没有启发学生质疑。笔者在备课时,要求自己尽力减少课堂提问,并尽力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可能激发学生独特体验的,覆盖面宽、空间大的好问题。
  如教学可爱的小蜜蜂时,我以“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高尚的?”这个问题提携全文;在教学《月球之谜》时,我以“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了“(1)你对月球有哪些谜?(2)人类登上月球解决了哪些谜?又产生了哪些新的谜?(3)读了课文,你对月球还有谜吗?”这三个问题涵盖了全文内容,引发学生争论,启迪学生思维,深化学生的体验。教师精简了课堂提问,提高了提问质量,课堂教学更加简洁明快。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以问促读,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潜心读书的课堂。
  (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语感则是语言能力表达的重要基础。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反映了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
期刊
国家教育部最近明确指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性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也是生物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创新教育中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其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
期刊
乡土地理的教育性寓于它的实践性,即必须通过必要的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的感知,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实现乡土地理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应把家乡的社会和大自然视为乡土地理教育的真正课堂。因此,乡土地理的课内外教学方法应是丰富多样的,尤其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调查、访问和野外考察,应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一、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    L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本文从合作学习的理念、定义、活动方式、合作学习应用情况的反思等几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进行了探讨。 结合理论,我实践的合作学习形式有生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师生合作、校外合作、与伙伴合作、与家长合作等等。进行实践后针对突出的三个问题进行反思。  小组合作式学习,个人独立式学习,各有其适用的场所,各有
期刊
“小笔头”这个亲切的名字一起伴随着孩子们进入了二年级的学习生活,它是学生情感的真情流露,是师生相互沟通的场所,是记录孩子成长的档案,它要让孩子用笔描绘心中的所思所感,描绘他们眼中的世界。课标中对低年级学段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要完成上述目标,我觉得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    往往孩子
期刊
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更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型的和谐,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怎样创设数学教学环境    1.“教学环境” 新析“环境”一词,本指“周围的地方”或者“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在“环境”之前冠之以“教学”,则其范围便缩小了。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需要有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而“教学
期刊
《新课程标》指出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来临,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随着计算机走进学校、家庭,教育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我们开展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作为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家长资源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一、 家长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     让孩子在懵懂中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我班预设在十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