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家长资源 促进幼儿发展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我们开展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作为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家长资源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一、 家长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
  
  让孩子在懵懂中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我班预设在十月份开展《我爱祖国》主题教学活动。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通过“家教园地”、口头交流等形式与家长共同协商探讨活动的内容与方法。于是国庆长假后出现了以下几组精彩的镜头:
  镜头一:入园时,小宇的妈妈提来一个资料袋,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一些有关奥运新闻的图片,原来是葛鸿宇和妈妈利用假期在各类报纸上收集来的。
  镜头二:若凡的妈妈是一个大忙人,平时都是最后一个来接孩子的,这天她来的特别早,还递给我一叠资料,说:“这是我亲自采集到的一些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
  镜头三:平日里不是很主动接近老师的敏敏小朋友拿了几本书,高兴地向我跑来:“老师,这是我和爸爸去新华书店买的,带给小朋友们看一看。”
  镜头四:离园时,金金的妈妈拿着刚扫描印刷出来的图片说:“我实在找不到,这是朋友帮忙印刷出来的。”……
  在热心家长的帮助与支持下,我班的主题活动进行的丰富多彩,孩子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知识与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主动寻求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家长参与教学的意识提高了。
  
  二、 家长资源扩展了幼儿的学习空间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是幼儿园对教育资源的积极利用,是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积极贡献者也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协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活动的意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家长的参与有利于教师根据并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将家长请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解答幼儿所需求的答案,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来达到活动的目的。
  如;我班魏科小朋友的爸爸在超市里工作,于是我们组织了“逛超市”的活动,在超市导购员的细致介绍下,孩子们对超市里各种货物的分类分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采购中体会到了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又如默默的爸爸是一位客车司机,有一次我们去郊游,这位热心的爸爸帮我们请来他的同事,两辆宽敞豪华的客车带着我们出发了,透过车窗,孩子们兴奋地相互交流、介绍着自己的认识:“这是鑫鑫大快活,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品,还有专供小孩子玩儿的游乐场”“这是鄂尔多斯集团公司,这里的羊绒衫可漂亮了,‘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孩子们齐声附和到”“这是购物中心,里面有最大的超市,好多人都来这里买东西”“……”在郊区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广阔的田地,还与牛、羊、鸡、等动物进行了接触,孩子们的高兴劲儿无法形容。
  教育教学活动在家长的参与下大大的提高了幼儿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新的活动形式中我们发现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大胆向老师家长提出,我们(包括家长)及时的的介入,利用各种资源给于孩子全力的支持与帮助不仅提高了幼儿观察、思考的能力也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又缩短了老师与家长、幼儿之间的距离。
  
  三、 家长的参与促使家长与教师产生互动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专业影响或支持家长的教育行为,促进家长理解和支持教师在幼儿园进行的课改并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将幼儿教育的精髓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帮助有些家长形成良好的责任感,逐步完成自身的素质。如;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摆脱了单纯旁观的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从中学会许多教育幼儿的技能技巧,使教育活动有更大的实效性。从而使家长感受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其参与课改的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幼儿园与家长的教育资源有机的融为一体。
  另一方面家长可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教师的视野。幼儿园的教师工作琐碎而繁忙,除了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外,很少机会能得到专业以外知识的扩展,在工作中也难免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班上的家长来自于各条战线上的精英,通过向家长学习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如:在组织孩子们的毕业活动时,我们困惑了,该怎样活动才能让幼儿快乐又难忘呢?一个孩子的爸爸为我们出了一个高招—“旅游毕业典礼”。所有的小朋友带着家长,大家一起在风景秀丽的大自然中尽情嬉戏玩耍,在傍晚时伴着夕阳我们的毕业歌唱起了,在依依惜别声中,一场生动难忘的毕业活动结束了。
  在家长的支持帮助下我们的新课程进行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在新课程的带动下我们的教育进行的生动有趣,家长资源不容忽视,发挥它推波助澜的教育作用,将我们的教育推向更高的境界。
  (石家庄市深泽县铁杆学区杜社幼儿园)
其他文献
个性化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习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让学生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思,发展儿童的心灵。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活动中演绎自己的个性化行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平等对话,流淌人性     1.师生对话,情趣共济。这是师生参与对语言文字的诵读、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的实践。谈个人的见解,抒发
期刊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语感则是语言能力表达的重要基础。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反映了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
期刊
国家教育部最近明确指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性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也是生物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创新教育中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其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
期刊
乡土地理的教育性寓于它的实践性,即必须通过必要的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的感知,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实现乡土地理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应把家乡的社会和大自然视为乡土地理教育的真正课堂。因此,乡土地理的课内外教学方法应是丰富多样的,尤其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调查、访问和野外考察,应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一、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    L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本文从合作学习的理念、定义、活动方式、合作学习应用情况的反思等几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进行了探讨。 结合理论,我实践的合作学习形式有生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师生合作、校外合作、与伙伴合作、与家长合作等等。进行实践后针对突出的三个问题进行反思。  小组合作式学习,个人独立式学习,各有其适用的场所,各有
期刊
“小笔头”这个亲切的名字一起伴随着孩子们进入了二年级的学习生活,它是学生情感的真情流露,是师生相互沟通的场所,是记录孩子成长的档案,它要让孩子用笔描绘心中的所思所感,描绘他们眼中的世界。课标中对低年级学段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要完成上述目标,我觉得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    往往孩子
期刊
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更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型的和谐,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怎样创设数学教学环境    1.“教学环境” 新析“环境”一词,本指“周围的地方”或者“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在“环境”之前冠之以“教学”,则其范围便缩小了。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需要有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而“教学
期刊
《新课程标》指出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来临,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随着计算机走进学校、家庭,教育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