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建构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EK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的教学为例,提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进行比较分析和联系生活实际,有效建构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建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1-0068-02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了凸显重要概念的教学,明确提出:“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并从课程内容的10个一级主题中确立了50个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的生物学重要概念。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重要概念感到抽象,难以理解,易于混淆。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这些生物学重要概念?我们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引入科学概念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植物体生命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由于呼吸作用是发生在植物体内的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学生日常生活中感性认知很少。那么,怎么使学生对学习的概念或相关内容的知识感兴趣呢?我们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概念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同学们,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来维持生命,那么,植物是否也像人一样进行呼吸呢?(学生会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植物也要呼吸,但与人不同的是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接着问: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会深深地触及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将学生自然引入到探究植物呼吸这一基本生命现象中来。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围绕重要概念和教学目标,在深入挖掘教材资源,联系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创设与概念本质属性相关联的、直观具体、真实多样的问题情境,就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二、参与实验探究,引导归纳总结,建构科学概念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结合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材内容,考虑到学生缺乏相关的化学知识(如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不了解),教师应该选择和提供哪些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建构呼吸作用概念呢?我们主要采用引导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观察生命现象,在阅读思考、交流表达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中内化、建构概念。实验前先让学生阅读超链接——化学知识,根据自己了解的化学知识设计一个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这样,学生对二氧化碳的鉴定方法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并通过PPT呈现一系列问题串:①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装蔬菜?新鲜的蔬菜和烫过的蔬菜有什么不同?②A、B袋内的气体使石灰水发生变化了吗?比较两只袋内的气体,说明植物呼吸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气体?③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中,小木条的火苗在甲、乙两只锥形瓶内火焰有无变化,为什么?比较两只瓶内的气体,说明植物呼吸过程中消耗了什么气体?氧气跑到哪里去了呢?④两组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如果有,分别是哪一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比分析实验结果,相互讨论交流,会说出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进行的;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至此,学生对植物体具有呼吸这一生物学重要事实就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如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呼吸作用的概念呢?于是,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和植物在呼吸时,吸入了较多的氧气,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会变多?”将学生自然引向对呼吸作用实质问题的探究。但是,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材可提供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生物学事实资料明显不足,我们在课前设计了一个模拟生活情境的实验给予补充,分别将等质量的干蚕豆种子和萌发的蚕豆种子装在两只相同的保温瓶中24h,上课时,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两只瓶子内部,说出感觉是否一样。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萌发的种子为什么会产生热量?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补充,得出种子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比较“花费时间”且释放能量的过程,其中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来,学生总结的“花费时间”可以理解为呼吸作用是一系列复杂变化的。这样,引导学生由表(呼吸)及里(呼吸作用)进行抽象、概括,帮助学生建构了呼吸作用的概念,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高。研究表明,科学概念只有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建构而来,学生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概念形成较好的迁移与运用能力。“实践出真知”、“事实胜于雄辩”是能穿越时空的教学法则,也是概念建构过程中众多教学策略中的首选。
  三、进行比较分析,深化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生物学事实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与总结,经历了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建构了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呼吸作用概念的本质认识仍然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需要在课后组织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概念的比较对比,以深化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可采用列表格的方法从发生的部位,条件、原料、产物、能量转变等方面引导学生寻找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辨析概念,掌握概念。
  四、联系生活实际,巩固运用概念
  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重要概念来解释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解决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中遇到的问题并能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经验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学生构建起重要概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设置新情境,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巩固、迁移和运用。例如,有人在冬季将许多生长旺盛的植物移入到卧室内,这样做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利?为什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会得出在夜间旺盛的植物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与人体争夺有限空间的氧气,不利于人体健康。再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消耗掉细胞中的有机物,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有经验的老农把手插进堆放一段时间的新鲜谷堆中会有潮湿和发热的感觉;甜玉米放置时间久了甜味会变淡;冬季存放的萝卜开春后就会“空心”等等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促进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
其他文献
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45例临床分析王锋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系病毒感染所引起,尤以单纯性疱疹病毒最为常见。70年代以来明显增多,其中以精神症状为首发和主要症状的病例各地相
倾听,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慈爱和关心,更是一种宽容和尊重。教师要通过倾听洞察学生的心理,抓住问题的关键,化解矛盾或解决问题。“事出必有因”,学生任何不正常表现,我们应关注它的理
为研究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的技术原理以及在车身焊接中的应用可能性,采用6系铝合金板材为试验材料开展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工艺研究,研究焊接接头的界面结构,分析工艺参数、搭
桥本氏病一般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甲状腺疾患检查方法的改善,目前本病发病率在国内外均有增高趋势,它同甲状腺其它疾病的关系尤其是癌肿的关系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关
摘 要:有效学习必须返回学习的原始状态,重新恢复知识与身体、知识与情感、知识与活动的本原关系。恢复知识与身体关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尝试错误;恢复知识与情感的关系的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有意义,让学生热情求知,成为“当事人”;恢复知识与活动的关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关键词:体验学习;亲身经历;热情求知;在游戏中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文言文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语感,积累知识,提高翻译技能。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积累;翻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38-02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文言文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文言文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
仿写也能出佳作。在文章风格上,此文颇得韩愈《祭十二郎文》之真传。自从2001年那一篇轰动全国的文章《赤兔之死》问世以来,每年都有考生用此种文笔作文。其好处是能传古奥简约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阅读。“书”是读出来的。学语文需要读,需要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既增强了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阅读;和谐互动;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30-02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课堂
采用同步工程的方法,针对油箱分装总成与车身底部安装时存在的油箱体积大,一人难以举升装配,油箱固定带组件和油箱吊带支架安装打紧困难两个问题,设计了油箱举升工装,并优化
智者积蓄着纯朴宽忍以选择真诚;信仰着桀骜不驯以选择坚强;雕塑着至死不渝以选择忠贞,于是,人类才得以挣脱一张张苍白的罗网。继而蔓延到整个时代广阔的背景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