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氏I型痢疾杆菌耐药谱及R质粒携带率的研究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i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链霉素、四环素、磺胺嘧啶、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甲氧苄胺嘧啶、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8种抗生素检测志贺氏I型痢疾杆菌(志贺I型菌)32株及福氏菌57株的耐药谱,并以大肠杆菌K-12 c600F-Rifr为受菌,对志贺I型菌及福氏菌进行可传递性耐药性质粒(R质粒)携带率的检测。结果发现志贺I型菌的耐药谱以氯霉素、四环素型为主,福氏菌以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磺胺嘧啶型为主。志贺I型菌R质粒携带率为65.2%,高于福氏菌R质粒携带率(42.1%),低于国外志贺I型菌R质粒的携带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了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健康者、肝脏疾病及非肝脏疾病患者的活性。健康人(200名)为13.6±5.8IU/L;急性肝炎(9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6例)、重型肝炎(94例)、HBsAg携带者(12例)及肝硬化患者(15例)分别为 52.2±23.7、65.6±52.0、94.9±25.3、18.9±9.93及31.7± 13.8IU/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非肝
期刊
期刊
本文观察了7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患者的整个病程中皮肤出血的演变过程,并于少尿早期或后期在皮肤出血处作活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査。标本进行苏木素-伊红和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PTAH)二种染色作组织学对照。在皮肤的微血管均见有血管壁的损害,管腔内有各种类型的微血栓,并有红细胞变形及凝集现象。同时对7例的凝血象根据Colman的IC分期法作临床分期,结果观察到皮肤组织学改变与凝血象变化相符合,
期刊
应用两种ELISA技术分别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25例的203份尿液标本特异性IgG IgM抗体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研究,发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21/25)与60%(15/25),而16%(4/25)的患者在整个病程中既无IgG又无IgM抗体排出,表明尿抗体检测阴性结果不能作为EHF患者排除诊断的条件,仅为参考指标。病程中IgG抗体平均滴度动态水平与每日标本阳性率均高于IgM,且两种抗体的
期刊
建立了用基因工程表达的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以125I、22Na双同位素法测定核心抗体亲和力的方法。在1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发现,核心抗体的亲和力有显著差别。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核心抗体亲和力(3.25±2.13×106L/Mole)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0.75±0.56×106L/Mole)。核心抗体的亲和力与效价间无相关性。讨论了核心抗体亲和力的重要性及其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