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厚德砺学,自强不息”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厚德砺学、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的凝练与培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制约着学校文化的取向和性质,是学校的“精、气、神”。
  1. 营造“厚德砺学、自强不息”的精神氛围
  坚持不懈,用心思、下功夫,结合师生特点,深入实际,经常地、细致地阐述“厚德砺学、自强不息”的内涵。对本校师生提出要求,进行精神的激励,行为的规范,引领全校师生实践。营造一种气氛,使之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股精神力量。从而把“厚德砺学、自强不息”的办学理念变成教师共同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教师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2. 教风、学风体现“厚德砺学、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厚德砺学、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基础上建设我校的教风和学风,提出了应努力形成“博、思、细、诚、活”的教风和“严、勤、敬、实、恒”的学风。引导教师博学、善思,耐心、诚恳,勇于创新、充满活力;引导学生严于律己、勤奋、孝敬、踏实、有恒心。
  与此同时,提出学生培养目标是努力形成“六个一”。即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做人风范;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能写一手端庄的字;培养一门特长(学科);掌握一门体育运动技能;练就一项劳动技能。德育工作目标: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机制。教学工作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引导师生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厚德砺学、自强不息”的精神。
  3. 师德师风体现“厚德砺学、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厚德砺学、自强不息”办学理念基础上提出“三心八注意”,对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行规范,使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表形象。将该规范的内容制作成壁画悬挂在每个办公室,同时通过会议和其它形式经常学习,督促教师遵循。
  三心:一要团结,有宽容、谦让、互助之心;二要守纪,有依时、负责、重效之心;三要发展,有忧患、荣辱、创新之心。
  八注意:①注意自身的师表形象;②注意确立教书育人的完整思想;③注意用语,不要毫无准备或带着不佳的情绪进课堂;④注意细节,关心学生成长,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⑤注意灵活运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⑥注意有效利用时间,提高效率;⑦注意与其他老师的密切配合,注意与家长的沟通;⑧注意反思,多些阅读,多写日记随笔,多些探索。
  二、以“厚德砺学、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活动文化建设
  通过以“厚德砺学、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活动文化建设,对师生进行陶冶、引导和塑造,培养凝聚力与荣誉感,强化积极向上的信念。
  在升旗活动中向师生传播学校的理念精神。一是对升旗仪式进行严格规范。过去升旗仪式仅规定学生和班主任参加,其他人员自愿,教师服装也没有要求。近两年,学校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必须参加升旗仪式,教职员工统一穿校服。升旗仪式庄严、隆重,以维护国旗的尊严,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二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他们勤奋自强、追求卓越的信念和勇气。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厚德砺学、自强不息”办学理念,对师生员工进行精神熏陶。如组织教师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和其它健身活动,活跃教师校园生活,使教师产生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和爱校精神;开展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进取心。利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据记载目考古发现,在三千多年前的月代初期,北京就出现了被称作分封诸侯的城市。春秋战目时期这里又是燕国首都蓟城的所在,此后一直是我国北方的经济和军事重镇。自公元10世纪起
林韶明(曾用名:林肇铭),男,1970年生。现为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设计系讲师。先后在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建筑系和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任教。曾就读于广州
农村高中学校学生生源差,后进生学习积极性低。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呢?  一、利用实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实验课能够把学生带入神秘的化学世界,而带有“魔术”色彩的富有趣味的实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用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化
<正>~~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和谐”是一种美 ,“和谐”能产生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始终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情感交流、释放活力、展示自己的空间。在和谐的语文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是知识发现的引导者,是对话的启发者。教师所应做的,就是用自身的和谐发展去创造和谐的教学,用自己的和谐底蕴去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树立“生本”理
本文以高雄市区三处高档住宅区为例,说明台湾近期高层住宅的设计趋势,并解析了其成功的十项因素,可供有关楼盘参考。
目前国内针对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多,其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在近年备受关注。其主要特点是:将思维图像化,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发散,以类似树形结构来组织思维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思维导图在国内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应用有词汇教学、阅读理解、短
柏林是德国的首都,柏林给人们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在世界近代世上,它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不妨回顾一下:1933年,阿道夫&#183;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1939年,德国袭击波兰
首先,以学校为主阵地。全面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学校要将诚信教育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同时,将诚信教育与社会
从多年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少年儿童有效的思想教育不是费陉、训话式的批评,而应是亲切细腻、启发鼓励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