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活力纤维素酶产生茵-链霉菌C-5产酶研究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i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5为实验材料,稻草粉为唯一诱导碳源培养基,采用液体摇瓶发酵法,对其产纤维素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优化试验.C-5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稻草粉5%(w/v),豆饼粉1.5%(w/v),初始pH为7.5,培养温度31℃.在此最佳培养条件下C-5的CMCase酶活达到了41.37U,是优化前CMCase酶活的3.32倍.链霉菌C-5的产酶进程长,酶活维持较高水平可达10d以上.因此,利用该菌生产纤维素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对提高秸秆的资源利用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不同种类磷钾肥对优质杂交油菜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指导优质杂交油菜生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种类磷、钾肥料与黔油29号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关系。结果
我国LPG供需区域不平衡,产生了“北气南运”的海运需求。影响LPG海运需求的因素众多,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LPG海运需求的变化趋势。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
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不同掺杂浓度的钇铝石榴石(Y3Al5O12,YAG):Pr3+粉末.在不同温度下用同步辐射的真空紫外光(VUV)作为激发光源测量了其发射和激发光谱.对YAG:Pr3+被VUV激发后
徽州稻区作为我国白背飞虱北迁与南迁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分析其中、晚稻田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对皖南稻区乃至江淮稻区白背飞虱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长翅雌虫卵巢解剖,研究了徽州稻区白背飞虱种群消长及虫源性质。运用GrADS和ArcGIS分析2009年白背飞虱主要迁入期的天气背景,并利用HYSPLIT轨迹模拟平台对主要迁入期进行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
为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分离株鞭毛蛋白基因(flic)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由山东地区发病水貂的肺脏组织中分离的29株分离株flic基因的部分片段,根据其片段长度确
本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单独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灭活苗组(HP组,n=3)和PCV2感染且出现病毒血症后接种PRRSV变异株灭活苗组(PCV2/HP组,n=3)不同时相血清中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苯胺为唯一碳源、氮源生长的苯胺降解菌株AD9,该菌株最适生长的苯胺浓度为1000mg/L,降解效率可达90%,对苯胺耐受程度高达4500mg/L,降解苯胺的最适
本研究旨在比较1、3月龄绵羔羊激素处理后卵巢、子宫及血液中促卵泡激素(FSH)变化,研究不同月龄对羔羊卵泡发育的影响.通过对1、3月龄羔羊进行FSH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ourses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healthy persons were separat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建立了鹰爪豆净油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指纹图谱,通过质谱图库检索、保留指数比对、标准化合物参照及文献验证等方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