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绝缘材料老化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来源 :环境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ssus19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橡胶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憎水性以及质量轻、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如复合绝缘子.但随着绝缘子运行年限的增加,在强电场、紫外辐射、雨淋、温湿度、盐雾、污秽等各种因素的长期协同作用下,硅橡胶逐渐老化进而使得材料特性发生变化,最终影响运行可靠性,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各老化因素如何影响硅橡胶材料的物化性能,失效规律和老化机理是怎样的,一直是硅橡胶人工加速老化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调研硅橡胶老化包括单因素条件影响,双因素联合作用和多因素协同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人工模拟实验中各种施加因素对硅橡胶的影响,分析了相应老化机理,并介绍了硅橡胶老化状态的微观评估方法.
其他文献
电力设备在热带海岛环境及微生物等综合作用下容易发生腐蚀、老化等环境缺陷问题,为满足电力设备在热带海岛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针对海南岛不同气候分区特点,分别选择典型站点开展电力设备服役环境状态和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为研究热带海岛环境对关键电力设备的失效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撑,进而提出电力设备热带海岛环境适应性的实证试验方案,对电力设备的热带海岛环境下的防护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太阳跟踪聚光加速老化试验与高分子材料自然老化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还可以实现6-10倍的加速倍率,广泛的应用于高分子材料耐候性评价及服役寿命预测中.本文重点总结了太阳跟踪聚光加速老化试验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并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太阳跟踪聚光加速老化试验塑料、涂料、光伏材料等大宗高分子材料耐候性及服役寿命预测研究进展,对材料老化失效基本规律和老化机理及老化试验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本文以新一代低温阀门为研究对象,针对冷压成型工艺制造的阀瓣在低温液氧环境下串气率较高,合格率较低的问题,开展阀瓣成型工艺技术研究.采用热压成型工艺方法,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将一定量的颗粒状聚酰亚胺粉料置入金属基体密封槽内,利用带热源的压机产生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聚酰亚胺粉料在高温高压下熔融流动,缓慢充满整个密封槽,从而在阀瓣和壳体之间构成密封结构,冷却后形成阀瓣组件.结果表明:通过热压成型技术制造的阀瓣串气率低,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产品合格率高,符合航天产品制造工艺性的要求.
电连接器作为电气系统的关键部位,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系统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具体介绍了电连接器的3大基本组成结构和作用;重点叙述了电连接器按外形结构和连接方式的2种分类,同时归类分析了电连接器的4种典型失效模式及主要原因,并针对电连接器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3条合理的建议和展望.
共享单车是新时代下互联网与共享经济共同发展的产物,其凭借着灵活方便、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的优点,以及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样清楚的定位,在各大城市中快速发展,已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而来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其中以共享单车积压问题和时空供需不均衡问题最为突出。这种现象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尤为明显,大量的共享单车积压在站点附近,而其他一些区域却经常无车可用,不仅占用
本文针对环境测试室温度波动度影响的因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可以提高性能指标的方法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云存储是云计算的核心组成部分,无论是信息在云端设备存储,处理以及应用,还是在通信网络传输,都可能存在信息被篡改、信息泄露以及存储安全的问题。为了确保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数据不会被其他用户或恶意服务器破坏,用户必须在数据存储前进行加密。同时,为了控制数据的访问,必须采用访问控制来保护被访问的数据内容。具备访问结构的属性加密技术实现了对用户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然而传统属性加密方案中,并未考虑用户不同属性之间
为改善温控系统的性能,提高PID控制算法的适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铂电阻Pt1000和MAX31865构成温度采集电路,半导体制冷器TEC和H桥逻辑驱动电路实现对温度的调节,上位机通过无线传输电路接收实时的温度数据进行PID调节,将调节输出值发送给下位机软件实现一次闭环的温度调节控制.此外,使用基于微分器的PID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温度的调节,该方法不仅对输入信号进行高频滤波,同时得到输入信号的微分信号,具有处理携带噪声的输入信号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微分器的PID控制算法
直流输电换流阀中包含较多高分子材料,且长期工作在空气以及高温条件下,存在一定耐热及耐氧化的要求.本文目的是研究换流阀几种常用材料在空气条件下的最大耐受温度,并结合实际测量和仿真计算结果研究其耐受温度的裕度以及燃点.通过对换流阀中主要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取样后,进行空气条件下的热失重实验测定其最大耐受温度.材料燃点则通过热空气炉法测得.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耐受温度均高于材料正常工作时承受的温度,最低的材料耐受温度为191.9℃.并且所有材料耐受温度的裕度均在131.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中所测试的换流阀材
基于现有的发动机叶片振动疲劳应力标定方法进行标定原理和实施方法研究.对比分析了振幅和af值标定疲劳应力的理论原理,针对高温下的发动机叶片振动疲劳试验,提出采用振幅和应变的近似线性关系将应变转化为振幅去表征,再通过高温下的弹性模量计算高温下的疲劳应力.搭建了发动机叶片振动疲劳应力标定试验系统,对某型发动机叶片分别进行了正弦和随机激励下的标定,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激励方式获得的标定斜率在叶片第一阶频率处基本一致,为了使标定斜率偏差小于升降法步长,标定关系应只在第一阶频率附近使用,其使用范围不得超过第一阶频率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