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过于偏重应试化教育,不仅影响我国阶段性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对于进一步确保高中生知识文化素养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有效的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解决高中语文教学应试化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展开探究,并总结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方向,及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利影响与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34-01
  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多趋于分数化与制度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吸纳少之又少,使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才无德的情况尤为严重。因而为进一步确保我国教育人才的培养,能够符合我国未来的发展需要,需及时的在高中阶段,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化,并根据实际状况,将语文知识教育与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融合,以此推动我国高中语文阶段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分析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传统文化即为历史文化,是我国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瑰宝,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其重要的教学优势,一方面使与语文教学水平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到可以有效利用的知识概念,使其成为历史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模式单一,教师不断的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机械式教学,使学生难以对相关知识的重点内容进行充分理解,以此类推,不断的日积月累,学生必然对我国文化方面的传统文化学习产生厌倦,长期以往,必定对有关知识的汲取与理解形成一定的阻碍。其次是传统文化教学深度问题,在我国多数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通常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涉及,但多以一笔带过为主,并未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剖析与理解,促使学生虽然希望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但却无法从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相关知识,在此环境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方向自然而然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导致学生不愿主动的接触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多希望获得传统文化知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猎奇心理,尤其是具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极为渴望,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不能有效的发挥出传统文化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是避免其传统文化知识的接触,错误的将传统文化作为课外知识看待,致使其不仅在教学质量方面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养成良好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修养也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有效策略
  1.立足教学,科学设计
  在语文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教学内容准备工作,确保其一方面能够符合语文实际教学标准,另一方面又能充分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以此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随时加入部分传统文化内容与相关知识,并制定有效的教学规划目标,使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均能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继而确保教学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极为关键,是学生学习水平提升的核心与重点,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提升。就整体层面而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方面,教师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氛围的感染下,主动的接触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学习,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学习中来。其次要提高对辅助设备的利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產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学效果。辅助设备的选择必须符合高中语文教学环境的需要,可采用音频及影视设备作为辅助教学的首选设备,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分析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继而感受到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最后,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指引工作,引导学习走向正确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向,进而使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向标准化迈进,以此从基础阶段,为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而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不够充分。在传统文化学习与发展阶段,要尽可能的将材料信息中的重点信息采用语文知识进行概括,以便于学生能够及时有效的分析出传统文化知识的基本含义,在此环境中,学生必然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在成就感的驱使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逐步加深。教师可在传统文化教学的初期阶段,设立有效的基础能力评价制度,并使其与阶段性测验成绩相关联,继而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以便于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创造重要的学习动力,以此对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学习形成一种有效的原动力。
  3.开设名著拓展教学活动
  经典名著是教学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学生对古代经典名著了解甚少,因而学生对传统名著的情趣点缺失,故此为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推出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著赏析活动,让学生通过名著赏析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并且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探究性。很多学生喜欢阅读,但是却不喜欢书本上的阅读,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将课文段落进行重新的划分以及进行中心思想总结,这就会将整篇课文分化,造成课文内容被隔断,学生不喜欢这类学习方式,另外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是机械式搬运传统文化内容,很少有内心感悟,导致学生不去接受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故事,借用故事导入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三国中就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一章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三、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处于高考阶段的学生而言极为重要,不仅可保障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质量,同时也成为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修养的一种手段,是学生迈向社会的一把钥匙。因而使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长期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从最基础的阶段遏制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若相关教育部门无法有效的对现有高考考试制度进行优化,则一切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方案,均将成为毫无意义的空谈。
  参考文献:
  [1]赵晓燕.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课外语文,2016(23).
  [2]芮香艳.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华少年,2017(05).
其他文献
<正> I was arguing about the price for a table in a second-hand store when a young man came in carrying a chair, putit down before the manager and asked how muc
<正> 正确使用以to结尾的词组,关键之一是弄清to是介词,还是动词不定式符号,或者是副词。本文试将常见的这类词组作些归纳。一、to是介词,后面须接名词或动名词作其宾语: add
<正> 现有的英语语法和语音著作都一致指出:特殊疑问句(Special Questions)一般都用降调。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听英语广播、录音和看英语电影、电视时常常会听到句末上升的特殊
用解析法准确计算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廓上的关键点,利用SolidWorks软件强大的三维参数化功能,结合VB编程,实现标准圆柱直齿轮的精确实体建模.
本文是一篇关于抛物型方程和方程组的Carleman估计及其在相关系统的能控性、强唯一延拓性等问题研究中的应用的综述文章.近十多年来,由于Carleman估计在发展方程(如波方程、
大家都知道&#39;夜郎自大&#39;这个成语,人们常以此比喻那些自高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这个成语的出典在司马迁写的《史记&#183;西南夷列传》。公元前122年,西汉派使者到滇
<正> 学英语的人发现,system(系统)这个词,有的人发成[’sistim],还有的人,尤其是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则发成[’sistm]。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查一查《新英汉
从结构设计、工艺和材料等方面对隔膜压缩机高压柱塞副磨损失效进行分析,找出了失效的基本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通过使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单级离心泵的全三维流场,对软件中的无黏流、黏性层流、湍流等四种主要流动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Spalart-Allmaras、标准k-ε等模型对
职业体育的主要吸引力之一就是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体育迷们不确定谁会在某场比赛中取胜。这“不确定性”与竞争均衡性密切相关。体育赛事的结果越是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