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已经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展开。文章根据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05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通过表格统计,对我校学生体质状况做出简要分析,并从事实依据出发,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使学生能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达到正确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为了准确地掌握我国各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锻炼习惯,教育部体卫艺司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展开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各校均采用教育部所规定的测试项目和评分办法,对在校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对学生个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
我院作为高职院校着重培养“双高型”(即“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次“体质健康”情况调查研究是我院建院以来第一次较全面地针对“体质健康”而做的研究工作,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从而找到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为学院提出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地实现我院“双高型”培养目标做铺垫。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根据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的要求和部署,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已于2004年在我院正式开始。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测试、肺活量测试、台阶测试和50米跑测试,男生握力体重测试,女生为坐位体前屈测试。所有测试数据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评分办法进行评分评级并统一上报。现结合各项测试具体数据,运用统计表格,把05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全国同年龄阶段学生作一对比,并对我校大
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基本状况做一初步分析。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认真查阅《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手册等专著,以及相关体质健康测试内容的文献资料。
测试法:对2005级学生共2360人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50米跑、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共6项体质测试。
对比分析法: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指标与全国同年龄大学生平均指标进行对比。
数据统计法:对所测的数据依照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统计处理,统计过程使用“中体同方体质健康测试仪”配套的软件,在计算机上运行完成。
三、研究结果分析
1. 身高体重标准
测量调查表明我院学生身体的基本形态属于正常,在身高的数据上与全国同年龄阶段学生基本相同,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体重偏重。我院学生正常体重人数只有40%,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超重、肥胖总共达到60%(见表3),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身体匀称度不良。男生的情况更加严重,正常体重人数只有32%,体重偏低有一半以上的比例,达到53%。也说明这些同学或者平时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受某些错误的审美观影响,导致我院学生的身高体重与全国同龄学生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2. 肺活量指数
肺活量指数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人体肺功能的优劣,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质、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我院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全国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肺活量平均值偏低,有40%的同学处于及格和不及格的不良状态。主要原因是:(1)测量不准。由于仪器的老化,我们使用的测量筒存在“漏气”的现象,同时在测试的过程中由于水的外溢,也使得我们的测试数据不准。在这里建议学院将仪器更新,更多地使用智能化的电子仪器。(2)部分同学测试方法错误。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同学并没有测试出自己的最好成绩,有些同学在吹气之前并不做深呼吸,而是简单地直接吹气。(3)我院的学生肺活量确实不足。通过平时的观察,我们发现我院学生对长跑等有氧代谢运动的积极性明显不高,而对一些无氧代谢的运动积极性很高,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长跑等有氧运动的趣味性和刺激性比不上那些无氧运动。这也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是不是能够将刺激性和趣味性加到有氧代谢的运动当中?比如多增加越野跑、音乐刺激的有氧健美操等。
3. 台阶试验指数
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台阶试验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测量人体心血管指标的一种手段,可对人体运动后的恢复能力作出较准确的评价,指数值越大则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越高。由表2和表3反映出:我院学生台阶试验指数上与全国水平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特别是13%的不及格率很应该值得我们重视。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心血管机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亟待改善,也为我们平时的组织和引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敲响了警钟,我们认为关于肺活量指数的建议同样适用于提高学生的心血管功能。
4. 握力体重指数
握力体重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即每千克体重握力。握力主要反映人体前臂和手部的力量,同时也与其他肌肉的力量有关,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很好指标,间接地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我院男生握力体重指数与全国水平持平,无明显差异,而且平均值较全国水平高,力量相对较好。
5. 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是测试受试者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反映的是人体的柔韧性。柔韧性差意味着相应的关节和肌肉缺乏运动。长时间缺乏发展柔韧的练习,可导致关节或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变性、挛缩,甚至粘连,因而限制了关节的运动幅度,牵拉时必然产生疼痛,所以扩大关节运动的幅度即扩大了人体活动的无痛范围。我院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明显偏高,特别是优秀率的标准达到76%。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我院女生的柔韧性确实很好。从平时的课余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院女生的体育爱好主要集中在跳绳、篮球、形体锻炼等有利于身体形态和柔韧性的项目上。(2)测试过程不是很严谨。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对“屈膝”的把关上有点松,并且对前屈的速度要求不是很严格,没有完全地作到《标准》上要求的直腿、匀速。
6. 50米跑
50米跑成绩可综合反映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身体的协调性、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以及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它既能部分地反映身体运支的综合素质,也是人从事体育活动、学习运动技能所必须具备的身体基本素质,可以说是反映人体运动机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我院学生50米跑成绩相对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偏低,合格率无明显差别,只有优秀率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
(1)我院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97%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水平,这是由于我院贯彻体育教育改革方针,院领导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全院上下协调配合的结果。
(2)根据人体科学理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运动时间、运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应该符合概率统计中的正态分布规律,从测量成绩分布比例看,我院学生有些项目完全符合这种规律,而且呈偏正态分布。经D检验身高体重指数、男生握力指数、女生坐位体前屈、50米跑都符合正态分布。但是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相对而言还有差距。从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价体系来看,我院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而身体机能方面需要改善和得到我们的重视。
(3)建立必要的制度,确定测量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化。《标准》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理解实施《标准》就是进行项目的测试,真正的实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测试工作的组织与安排,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保存,以及与日常体育工作的协调关系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4)加强学校体育硬环境建设,首先得到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扩充场地,增加体育设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学校体育软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组织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使体育更好地为校园文化服务,逐渐形成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促使更多的学生参加
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5)充分利用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是以全面育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因此体育教育必须围绕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为中心确立教学的多元化来进行。本次测试结束后,我部几位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调查数据为学生提供身体锻炼的指导,不是单单把《标准》的测量当成一种任务,数据上交就算完成。因此我部教师都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
(6)全面贯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标准》测试项目作为体质健康的评价指标纳入体育课成绩管理,调动学生进行健身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与健康意识。同时,落实《标准》的测试工作还处在试行阶段,许多学生对《标准》的理解也不够深刻,测试中部分项目出现漏测、虚假测试等现象,使许多学生的测试成绩无效或者不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学生支持并且积极参加测试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标准》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强化体育价值观,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从更好成材和服务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自觉强化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J].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中国学校体育,2006,(5).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为了准确地掌握我国各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锻炼习惯,教育部体卫艺司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展开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各校均采用教育部所规定的测试项目和评分办法,对在校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对学生个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
我院作为高职院校着重培养“双高型”(即“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次“体质健康”情况调查研究是我院建院以来第一次较全面地针对“体质健康”而做的研究工作,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从而找到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为学院提出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地实现我院“双高型”培养目标做铺垫。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根据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的要求和部署,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已于2004年在我院正式开始。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测试、肺活量测试、台阶测试和50米跑测试,男生握力体重测试,女生为坐位体前屈测试。所有测试数据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评分办法进行评分评级并统一上报。现结合各项测试具体数据,运用统计表格,把05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全国同年龄阶段学生作一对比,并对我校大
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基本状况做一初步分析。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认真查阅《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手册等专著,以及相关体质健康测试内容的文献资料。
测试法:对2005级学生共2360人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50米跑、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共6项体质测试。
对比分析法: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指标与全国同年龄大学生平均指标进行对比。
数据统计法:对所测的数据依照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统计处理,统计过程使用“中体同方体质健康测试仪”配套的软件,在计算机上运行完成。
三、研究结果分析
1. 身高体重标准
测量调查表明我院学生身体的基本形态属于正常,在身高的数据上与全国同年龄阶段学生基本相同,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体重偏重。我院学生正常体重人数只有40%,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超重、肥胖总共达到60%(见表3),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身体匀称度不良。男生的情况更加严重,正常体重人数只有32%,体重偏低有一半以上的比例,达到53%。也说明这些同学或者平时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受某些错误的审美观影响,导致我院学生的身高体重与全国同龄学生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2. 肺活量指数
肺活量指数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人体肺功能的优劣,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质、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我院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全国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肺活量平均值偏低,有40%的同学处于及格和不及格的不良状态。主要原因是:(1)测量不准。由于仪器的老化,我们使用的测量筒存在“漏气”的现象,同时在测试的过程中由于水的外溢,也使得我们的测试数据不准。在这里建议学院将仪器更新,更多地使用智能化的电子仪器。(2)部分同学测试方法错误。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同学并没有测试出自己的最好成绩,有些同学在吹气之前并不做深呼吸,而是简单地直接吹气。(3)我院的学生肺活量确实不足。通过平时的观察,我们发现我院学生对长跑等有氧代谢运动的积极性明显不高,而对一些无氧代谢的运动积极性很高,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长跑等有氧运动的趣味性和刺激性比不上那些无氧运动。这也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是不是能够将刺激性和趣味性加到有氧代谢的运动当中?比如多增加越野跑、音乐刺激的有氧健美操等。
3. 台阶试验指数
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台阶试验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测量人体心血管指标的一种手段,可对人体运动后的恢复能力作出较准确的评价,指数值越大则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越高。由表2和表3反映出:我院学生台阶试验指数上与全国水平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特别是13%的不及格率很应该值得我们重视。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心血管机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亟待改善,也为我们平时的组织和引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敲响了警钟,我们认为关于肺活量指数的建议同样适用于提高学生的心血管功能。
4. 握力体重指数
握力体重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即每千克体重握力。握力主要反映人体前臂和手部的力量,同时也与其他肌肉的力量有关,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很好指标,间接地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我院男生握力体重指数与全国水平持平,无明显差异,而且平均值较全国水平高,力量相对较好。
5. 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是测试受试者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反映的是人体的柔韧性。柔韧性差意味着相应的关节和肌肉缺乏运动。长时间缺乏发展柔韧的练习,可导致关节或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变性、挛缩,甚至粘连,因而限制了关节的运动幅度,牵拉时必然产生疼痛,所以扩大关节运动的幅度即扩大了人体活动的无痛范围。我院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明显偏高,特别是优秀率的标准达到76%。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我院女生的柔韧性确实很好。从平时的课余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院女生的体育爱好主要集中在跳绳、篮球、形体锻炼等有利于身体形态和柔韧性的项目上。(2)测试过程不是很严谨。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对“屈膝”的把关上有点松,并且对前屈的速度要求不是很严格,没有完全地作到《标准》上要求的直腿、匀速。
6. 50米跑
50米跑成绩可综合反映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身体的协调性、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以及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它既能部分地反映身体运支的综合素质,也是人从事体育活动、学习运动技能所必须具备的身体基本素质,可以说是反映人体运动机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我院学生50米跑成绩相对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偏低,合格率无明显差别,只有优秀率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
(1)我院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97%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水平,这是由于我院贯彻体育教育改革方针,院领导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全院上下协调配合的结果。
(2)根据人体科学理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运动时间、运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应该符合概率统计中的正态分布规律,从测量成绩分布比例看,我院学生有些项目完全符合这种规律,而且呈偏正态分布。经D检验身高体重指数、男生握力指数、女生坐位体前屈、50米跑都符合正态分布。但是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相对而言还有差距。从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价体系来看,我院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而身体机能方面需要改善和得到我们的重视。
(3)建立必要的制度,确定测量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化。《标准》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理解实施《标准》就是进行项目的测试,真正的实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测试工作的组织与安排,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保存,以及与日常体育工作的协调关系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4)加强学校体育硬环境建设,首先得到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扩充场地,增加体育设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学校体育软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组织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使体育更好地为校园文化服务,逐渐形成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促使更多的学生参加

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5)充分利用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是以全面育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因此体育教育必须围绕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为中心确立教学的多元化来进行。本次测试结束后,我部几位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调查数据为学生提供身体锻炼的指导,不是单单把《标准》的测量当成一种任务,数据上交就算完成。因此我部教师都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
(6)全面贯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标准》测试项目作为体质健康的评价指标纳入体育课成绩管理,调动学生进行健身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与健康意识。同时,落实《标准》的测试工作还处在试行阶段,许多学生对《标准》的理解也不够深刻,测试中部分项目出现漏测、虚假测试等现象,使许多学生的测试成绩无效或者不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学生支持并且积极参加测试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标准》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强化体育价值观,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从更好成材和服务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自觉强化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J].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中国学校体育,2006,(5).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