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来,节俭成为运动会的新追求,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节俭办会的具体模式。
关键词:运动会;节俭;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近期,一系列大型运动会将在我国相继举办。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八项规定”后,勤俭节约、求真务实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这也给举办大型运动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各赛会举办城市既要通过举办大型赛会,实现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和经济、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又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采取节俭的方式办好赛会,因此对大型运动会节俭办会模式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设定目标、确定路径、过程控制、效果评估四个方面来考虑大型赛会的节俭办会模式。
一、设定目标
1.赛会成功目标。赛会成功是一切筹办工作的出发点,各项节俭办会举措都应该围绕赛会成功进行设计和实施,赛会成功目标首先应该考虑承办赛会的动机以及设定的办赛理念,还要考虑参会人群的满意程度。举办大型赛会涉及面广,赛会成功目标应有舍有得,多做减法,少做加法,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2.预算控制目标。节俭办会模式的最直接体现是赛会开支规模,因此建立一版节俭的预算,并通过各种控制措施,将赛会实际开支控制在预算以内,是节俭办会模式的主要目标。一般来说,预算规模应参考上届同类型运行会实际开支情况,剔除不合理和效率较低的项目,增加有助于实现办赛目标的项目,最终确定运动会的预算规模。
3.成本效益目标。在相同的投入下实现更高的产出是节俭的另一种体现形式,这就要求赛会主办机构在筹办工作中,不断研究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探寻项目最佳的实施方式。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引入项目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方法,确保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佳。
二、确定路径
1.节俭的意识。研究建立约束性制度和激励性机制,激发每位赛会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建立起节俭办赛的意识。在办赛过程中凡事充分谋划,身体厉行,货比三家。还要加强节俭理念的宣传,降低参赛运动员对服务的预期,实现人人崇尚节俭,人人实践节俭。
2.务实的作风。各项具体筹办工作按照“务实、节俭、高效”的原则展开,能够自己完成的不请专业团队,吸引专业人事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赛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减少人力成本;对国际赛会而言,国際会议主要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进行,遴选筹办工作人员时应提出语言要求,基本沟通和基本资料由工作人员自己完成翻译,减少语言服务成本。
3.创新的模式。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不请明星大腕,并采取虚拟网络方式传递火炬,因斯布鲁克冬季青奥会开幕式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取得了更好的推广效果。应充分借鉴这些经验,不拘泥于现有方式,创新筹办模式,简化礼仪环节,营造共享气氛,回归运动本质。
4.恰当的保障。赛会提供的各种保障服务,如餐饮、住宿、交通,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随意提高服务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场馆承办比赛,对现有场馆难以满足功能需求的,因陋就简,使用成本低、宜拆装、对环境危害小的帐篷、集装箱式房等临时设施,不大兴土木。
5.体制的优势。通过顶层设计,充分调动政府部门参与赛会筹办工作,承担起工作领域内的筹办工作任务,减少重复投入。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体育场馆业主积极性,将场馆资源全部拿出来服务赛会筹办工作,减少赛会组织机构在办赛物资方面的投入。
6.市场的支持。在办赛资金筹集方面,不能全部依赖政府拨款,应该更多地发掘市场潜力,充分利用运动会品牌价值,重点关注与运动相关的产品和企业,科学设计市场开发回报权益方案,提高企业对赛会的兴趣度,最大限度地从市场获取办赛资金。
三、过程控制
1.预算控制。建立完善的预算管控体系,对预算内的项目严格执行额度控制,争取实现经费节约;对预算外的项目严格管理,建立专家评审制度,从严控制新增预算。重点完善大额预算项目管理,通过专家评审、成本效益分析等,优化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预算规模得到有效控制。
2.采购控制。建立起覆盖全部支预算出的采购制度,通过采购,形成价格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赛会筹办成本。包括搭建赛会采购项目专家库,借用专家资源为重大采购项目把关,降低采购成本;与政府采购平台和招标代理机构对接,借助现有采购平台和机制实施采购项目,提高采购效率;此外,还需要规范零星采购行为,通过明确制度规范和流程堵塞可能的资金浪费漏洞。
3.制度控制。制定覆盖预算、财务、采购、资产等全部财务领域的制度,建立起完备的制度体系,规范财务支出行为,提高运行效率。建立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体系,对办赛机构的各项支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强化外部监督体系,人大、政府、审计、监察等部门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审计部门,要对运动会支出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必要时前置审计环节,提前介入项目实施的论证工作。
四、效果评估
1.绩效考评。结合赛事筹办各阶段,建立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机制。在每阶段结束后,对节俭办会目标的阶段性实现程度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改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制度和管理,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筹办工作。重点建立赛会整体绩效考评体系,设定考评指标,确立考评模式,赛后对节俭办赛会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考评,全面评价节俭办会模式发挥的作用。
2.赛后审计。近年来,一些赛会在举办过程中得到了多方的赞誉,国际社会也评价为圆满成功,但赛后审计仍暴露出许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质疑,值得大型赛会引以为戒。赛会主办机构应结合以往赛会筹办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规范实施各项财务行为,规避可能出现的审计问题,努力形成积极的审计结论和评价,为节俭办赛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幸昊.倡导节俭,彰显文明——对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期望[J].浙江体育科学,2007(5).
[2]魏文思.解析新加坡首届青奥会节俭办会模式及其对南京青奥会的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11(5).
[3]柴王军.青奥会价值目标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8(6).
关键词:运动会;节俭;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近期,一系列大型运动会将在我国相继举办。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八项规定”后,勤俭节约、求真务实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这也给举办大型运动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各赛会举办城市既要通过举办大型赛会,实现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和经济、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又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采取节俭的方式办好赛会,因此对大型运动会节俭办会模式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设定目标、确定路径、过程控制、效果评估四个方面来考虑大型赛会的节俭办会模式。
一、设定目标
1.赛会成功目标。赛会成功是一切筹办工作的出发点,各项节俭办会举措都应该围绕赛会成功进行设计和实施,赛会成功目标首先应该考虑承办赛会的动机以及设定的办赛理念,还要考虑参会人群的满意程度。举办大型赛会涉及面广,赛会成功目标应有舍有得,多做减法,少做加法,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2.预算控制目标。节俭办会模式的最直接体现是赛会开支规模,因此建立一版节俭的预算,并通过各种控制措施,将赛会实际开支控制在预算以内,是节俭办会模式的主要目标。一般来说,预算规模应参考上届同类型运行会实际开支情况,剔除不合理和效率较低的项目,增加有助于实现办赛目标的项目,最终确定运动会的预算规模。
3.成本效益目标。在相同的投入下实现更高的产出是节俭的另一种体现形式,这就要求赛会主办机构在筹办工作中,不断研究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探寻项目最佳的实施方式。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引入项目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方法,确保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佳。
二、确定路径
1.节俭的意识。研究建立约束性制度和激励性机制,激发每位赛会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建立起节俭办赛的意识。在办赛过程中凡事充分谋划,身体厉行,货比三家。还要加强节俭理念的宣传,降低参赛运动员对服务的预期,实现人人崇尚节俭,人人实践节俭。
2.务实的作风。各项具体筹办工作按照“务实、节俭、高效”的原则展开,能够自己完成的不请专业团队,吸引专业人事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赛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减少人力成本;对国际赛会而言,国際会议主要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进行,遴选筹办工作人员时应提出语言要求,基本沟通和基本资料由工作人员自己完成翻译,减少语言服务成本。
3.创新的模式。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不请明星大腕,并采取虚拟网络方式传递火炬,因斯布鲁克冬季青奥会开幕式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取得了更好的推广效果。应充分借鉴这些经验,不拘泥于现有方式,创新筹办模式,简化礼仪环节,营造共享气氛,回归运动本质。
4.恰当的保障。赛会提供的各种保障服务,如餐饮、住宿、交通,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随意提高服务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场馆承办比赛,对现有场馆难以满足功能需求的,因陋就简,使用成本低、宜拆装、对环境危害小的帐篷、集装箱式房等临时设施,不大兴土木。
5.体制的优势。通过顶层设计,充分调动政府部门参与赛会筹办工作,承担起工作领域内的筹办工作任务,减少重复投入。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体育场馆业主积极性,将场馆资源全部拿出来服务赛会筹办工作,减少赛会组织机构在办赛物资方面的投入。
6.市场的支持。在办赛资金筹集方面,不能全部依赖政府拨款,应该更多地发掘市场潜力,充分利用运动会品牌价值,重点关注与运动相关的产品和企业,科学设计市场开发回报权益方案,提高企业对赛会的兴趣度,最大限度地从市场获取办赛资金。
三、过程控制
1.预算控制。建立完善的预算管控体系,对预算内的项目严格执行额度控制,争取实现经费节约;对预算外的项目严格管理,建立专家评审制度,从严控制新增预算。重点完善大额预算项目管理,通过专家评审、成本效益分析等,优化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预算规模得到有效控制。
2.采购控制。建立起覆盖全部支预算出的采购制度,通过采购,形成价格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赛会筹办成本。包括搭建赛会采购项目专家库,借用专家资源为重大采购项目把关,降低采购成本;与政府采购平台和招标代理机构对接,借助现有采购平台和机制实施采购项目,提高采购效率;此外,还需要规范零星采购行为,通过明确制度规范和流程堵塞可能的资金浪费漏洞。
3.制度控制。制定覆盖预算、财务、采购、资产等全部财务领域的制度,建立起完备的制度体系,规范财务支出行为,提高运行效率。建立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体系,对办赛机构的各项支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强化外部监督体系,人大、政府、审计、监察等部门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审计部门,要对运动会支出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必要时前置审计环节,提前介入项目实施的论证工作。
四、效果评估
1.绩效考评。结合赛事筹办各阶段,建立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机制。在每阶段结束后,对节俭办会目标的阶段性实现程度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改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制度和管理,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筹办工作。重点建立赛会整体绩效考评体系,设定考评指标,确立考评模式,赛后对节俭办赛会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考评,全面评价节俭办会模式发挥的作用。
2.赛后审计。近年来,一些赛会在举办过程中得到了多方的赞誉,国际社会也评价为圆满成功,但赛后审计仍暴露出许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质疑,值得大型赛会引以为戒。赛会主办机构应结合以往赛会筹办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规范实施各项财务行为,规避可能出现的审计问题,努力形成积极的审计结论和评价,为节俭办赛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幸昊.倡导节俭,彰显文明——对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期望[J].浙江体育科学,2007(5).
[2]魏文思.解析新加坡首届青奥会节俭办会模式及其对南京青奥会的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11(5).
[3]柴王军.青奥会价值目标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