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方法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789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主题词。要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既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学会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应当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数学思想;高效课堂
  新一轮教学改革下,“高效课堂”越来越受人们注目,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主题词。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既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学会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反思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巧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一、层层深入,揭示概念内涵
  小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所以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借助适宜材料,让学生亲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抓住事物的某种重要特征,进行自主建构。在“感知——表象——抽象”过程中使得对于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更能把握概念的内涵。
  如:教学“四边形的分类”,为了让学生认识菱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我只设计一个“猜图”活动(完全躲在信封里的四边形)。在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猜”时,教师及时提醒:只给一个提示,你们最需要什么提示?这一导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地“猜”转向理性地“想”,激发学生主动分析已经掌握的知识,并在头脑中取舍、综合,提出“有几组对边互相平行”这一直切图形本质特征有效问题;为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难点,以两次出乎意料的猜图,①在学生都明确“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教师拿出的却是长方形,使学生陷入思维冲突中,教师追问: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吗?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更进一层次的思辩,体会了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把长方形摆放到黑板的集合图内);②给学生“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而且四条边都相等”的信息,学生激动地抢答说是正方形,教师及时追问:“如果是正方形,它应该摆放在集合图的哪个位置,为什么?”在思辩中,学生体会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揭晓谜底,老师拿出的却是菱形,学生一片哑然,老师及时追问:“为什么错了?”……
  在这环节里,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以简约的素材为依托,教师的及时追问,促进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两次意外的猜图,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探究——交流——新冲突——新一轮的探究等活动,层层深入,揭示概念内涵,让学生进一步深刻地认识了什么是菱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体会了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发展了比较联系与思辩的思考能力。
  二、数形结合,深入理解算理
  “数形结合”就是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符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由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过程。计算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即理解计算方法的道理。在教学中可以用“形”的直观启迪“数”的计算,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
  三、适时转化,化抽象为直观
  转化思想是指对于直接求解比较困难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家方法进行交换,将其转化为一个新问题(相对来说,自己较熟悉的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使原问题得以解决。适时转化,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明朗化,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示数学问题:甲、乙两人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行了全程的3/5时,乙正好行了全程的2/3,这时两人刚好相距100米,请问AB两地相距几米?
  这个题目是行程问题,两人同时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从数据中分析得出,两人相遇后又继续前行但都未到達目的地,此类问题比较少见,数量关系难以理清,学生解题有一定难度。如果把这样的数量关系转化成线段图,就能直观地找到100米对应的分率,起到化抽象为直观的目的。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反馈时从三个思维角度观察以上线段图,找出100米对应的分率。
  第一个:从左往右看,甲离A地现在分率-乙离A地的分率,即3/5-(1-2/3)=4/15,正好是100米所对应的分率。
  第二个:从右往左看,乙离B地的分率-甲离B地的分率,即2/3-(1-3/5)=4/15,正好是100米所对应的分率。
  第三个:从整体看,甲离A地的分率+乙离B地的分率-全程“1”,即3/5+2/3-1=4/15,正好是100米所对应的分率。
  然后再此基础上,用100÷4/15=375(米),得到A地到B地的距离。
  以上教学,结合实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让学生从理性感知转化为直观感知,不仅降低了问题的解题难度,也内化了解题的技巧,同时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谢兰,黄毕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4(5)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文献综述和作者的临床研究概括阐述了眼眶骨折的早期手术适应证、术前常规检查和CT诊断;介绍了眼眶骨折继发眼球内陷的发生机理和相关研究;描述了解剖重建眼眶、定量矫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扎鲁特旗黄合吐地区1:20万区域进行地质调查与资料研究及1:5万区域进行地质调查与实地工作,对古生界中泥盆统大民山组地层的岩性组合、空间展布、上下层位接触
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贯穿于小学教学的全部环节,为保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本文引进“教”“学”“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首先阐述小学语文
目的 探讨同源盒基因c6同型蛋白2对牙源性间充质细胞成骨/成牙分化的影响。方法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体外成骨/成牙分化;逆转录病毒转染构建过表达HOXC6-IS02稳
【摘 要】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为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对外交流媒介的高校外事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浅析高校外事翻译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对高校外事翻译工作的要求,希望对我国高校的外事翻译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鍵词】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外事翻译特点;高校外事翻译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Joshi[1]于1953年首先报道。Pindborg等[2]于1966年将此病定义为一种隐匿的可以侵犯口腔,有时也可以侵犯咽部的慢性疾病,主要是上皮下炎症反应导致黏
目的构建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基因的EDA外显子的真核表达载体,以研究EDA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RT-PCR技术从
虽然先天性腭裂的整复是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最常见的整复手术,但长期以来的整复观念和技术却进展不大,表现为手术切口多,如沿裂隙缘的切口和两侧从硬腭至软腭的松弛切口,
目的通过对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新生骨的组织学观察,研究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对成骨质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2只,建立牙槽嵴萎缩模型后1个月,一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发生过程中Survivin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选取北京口腔医院病理科存档石蜡标本45例,其中口腔白斑伴上皮轻-中度异常增生16例,口腔白斑伴上皮重度异常增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