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包浆的故事永远稀缺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采访中,我喜欢考问人们做公益的动机,但毫无意外地,他们的答案都差不多地无趣,无非故园幼时耳濡目染,还有信仰情怀大爱无疆之类。
  深入接触公益行业之前,我相信张维迎的市场主义,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过挣钱和社会贡献成正比的观点,我深以为然。基于此,审视公益,我偶尔戴着有色眼镜,听着采访对象的诉说,思绪中会飘起中国人是如何热衷于跟神仙做交易的画面。
  上述故事写多了就腻,像在写一群雷同且面目模糊的人。我试图找到一个新鲜的故事,類似于“小恶魔”的这个。
  美剧《权力的游戏》中,“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因被怀疑毒杀国王乔佛里而身陷囹圄,他提出比武审判,但赢的机会渺茫。审判开始之前,哥哥詹姆来看他。两人回忆起奥森·兰尼斯特,一个从小脑子坏掉的堂兄弟,喜欢在花园里日复一日地用石头砸甲虫。监牢昏暗的光线里,“小恶魔”顺手抓起一只甲虫,说他从来就没搞清楚过奥森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喜欢砸甲虫,他从中得到了什么?这一切都有什么意义?
  奥森砸向甲虫时喜欢发出“吭、吭”的声音,这声音充斥着“小恶魔”的童年,甚至他在读《坦格利安征服史》,看到龙翼拍打时,耳边都充斥着“吭、吭”的声响,“那些甲虫就这么被莫名其妙地弄死了,这太可怕了。”
  比起千篇一律的幼年和情怀,这是高维的,甚至是终极的。具体到公益传播领域来说,这种表达是稀缺的。
  认识到这一点,有时不免产生悲凉之感。因为于好故事而言,公益领域似乎是一块贫瘠的土壤,而现有生产力似乎也被体制化了,带着浓厚的包浆,我们可能做不出更好的新闻了。你能遇到的那些翻腾内心的故事,永远如萤光一闪,这不仅需要运气,还需要高超的捕捉技巧。
  甲虫故事的最后,奥森被一头骡子踢中胸口,死了。“小恶魔”放生了那只甲虫,审判开始的钟声响了。
其他文献
拯救媒体的重点既不是关注“纸媒消亡”,也不是寄希望于数字付费,而是建立一个非营利性的媒体组织。  1984年,碎纸被微弱的旋风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儿。电幕可以提供无尽的数据,留着旧剪报还有何用?在奥威尔(Orwell)的噩梦中,新信息时代的希望(电幕如同连续播放的新闻频道一样)和虚假信息的黑暗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的确,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一位为了让历史符合新“现实”而篡改旧《泰晤士报》的“记者”。  2
期刊
张军的身上有太多让我好奇的点。  上世纪80年代名校毕业分配到卫生部,7年之后辞职前往缅甸,在贫瘠穷困、疾病丛生、战乱频仍的缅北地区做卫生救助项目至今。  如何在缅甸中央政府、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政权、夹缝中生存的老百姓这个三角关系中同时赢得信任,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协调国际社会资源进入最需要的地方,如何在回到北京时面对与曾经的同僚之间在物质与身份上的落差—对于这些故事我很想知道。  在近3个小时的采访
期刊
从了解采访对象开始,看资料、准备提纲、做采访,每一步都是做加法。面对数万字的采访资料,如何取舍素材,如何布局,如何从材料中“爬”出来,就好像要在绕来绕去的迷宫里寻找真正“通”的那条路。  这样的困境,并不会随着经验的增加而有所改變,只是具体面对的问题会因事而异。在写《打破“邵亦波”》一文时,他对人类心灵成长的关注和投入,跟他从小到大的成长、求学和创业经历密不可分。要讲清楚他的价值选择,如何叙述这个
期刊
再次见识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孙映辉像是忽然找到了答案。那些充满了“生的坚强,死的挣扎”的生命故事,让她放不下。  2016年,孙映辉从基金会辞了职,离开北京市区,租住在河北燕郊的一所公寓里。  公寓商住两用,大部分用作“爱心苗圃健康援助中心”(以下简称“爱心苗圃”)的办公与活动场所。靠窗口处一张榻榻米,夜晚拉上屏风,便成为卧室。  一辆病友用旧的电动车是她的交通工具,饮食需求被她“压制”到最低。大
期刊
汪星宇有着酷似偶像明星杨洋的俊朗外形。站在舞台中央,他身后的大屏幕上,不时闪现着现场观众发送的“哇!小哥哥帅帅帅~”的弹幕。在演讲中,讲到自己过去一年在乡村与猪圈为邻的日子,他熟练地模仿了地道的猪叫声。不小的反差,逗乐了台下的观众。  去年夏天,从纽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毕业回国后,汪星宇扎进乡村,创办了乡土研学项目—乡村笔记。在“乐天行动派”活动现场,他沉稳地向数百位观众介绍了这个创办刚刚一年的
期刊
把创业当成修炼,不再刻意地去想所谓的责任,吕全斌觉得自己稳了不少。  成就感  今年的“大姨妈”似乎没那么痛了,吕全斌甚至在年会举办的当口去了一趟念念不忘的新疆“纵情山水”。  作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一年一度的论坛年会被吕全斌戏称为“大姨妈痛经”。今年的年会将如期于11月22日在苏州举办,这是他和团队连续做的第三届年会。  筹备过程没有预期中顺利,但吕全斌并不那么焦虑。  他学会了放手。除
期刊
执掌阿里公益,孙利军面对的是一个庞大而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他需要厘清脉络,聚力向前  两个月前,孙利军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做了一次激情澎湃的演讲。这是他第二次登上这个舞台。上一次是3年前,他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事业部总经理的身份,参与了一场名为“改革新征程”的论坛。  这一次,他演讲的内容是,“阿里如何看待公益”,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的身份。但他并没有直接切入正题,而是用了一半的时间讲述阿里是一
期刊
31年间,他与海南共成长,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和公益事业,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海南的商业和公益生态。  10月13日,在成美慈善基金会8周年庆典上,蒋会成面对现场众多公益界人士许下愿望:“等海南省肿瘤医院投资收回以后,将医院部分或者大部分股权捐给成美基金会。”  海南省肿瘤医院为蒋会成投资22亿元建设,是国内唯一一家由社会资本管理并且获得省级行政区划冠名的医院,也是海南首家肿瘤专科医院。医院的建成
期刊
应该以整体性、立体性的视角看教育,不要把它看成一个瓶子和形而上学的东西  脑科学对教育为什么重要  《中国慈善家》:你的经历和背景很多元,年轻时是下乡知青,大学主修训诂学,当教授期间转向教育学,再后来从政,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分管计划生育的副专员,后来一路做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在担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以及教育公益组织脚里学院名誉院长,这些经历使得你理解教育的视角更立体。这几年你又将脑科学纳
期刊
从怀着热情进入乡村到真正认识、发现乡村,从改变乡村到振兴乡村,公益力量自2001年在中国乡村开始的这场建设实践,是一个多方不断挑战认知,不断思考和实验的过程。  面对已复兴的沙溪古镇,主导者黄印武却难言成功。  2003年,毕业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的黄印武加入“沙溪村落復兴工程”。十余年间,他从一名古建筑修复者变成乡村建设者,主导并见证了这个“滇藏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市集”逐渐繁华再现,成为旅游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