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星宇:让乡村和城市互相看见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c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星宇有着酷似偶像明星杨洋的俊朗外形。站在舞台中央,他身后的大屏幕上,不时闪现着现场观众发送的“哇!小哥哥帅帅帅~”的弹幕。在演讲中,讲到自己过去一年在乡村与猪圈为邻的日子,他熟练地模仿了地道的猪叫声。不小的反差,逗乐了台下的观众。
  去年夏天,从纽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毕业回国后,汪星宇扎进乡村,创办了乡土研学项目—乡村笔记。在“乐天行动派”活动现场,他沉稳地向数百位观众介绍了这个创办刚刚一年的项目。
  小时候生活在上海郊区,汪星宇常说自己是“上海乡下人”,但每每得到诧异的反应—“上海是没有乡下的”。中国的乡村到底是怎样的?汪星宇心存疑问。在美国、欧洲、韩国、朝鲜等地学习或游玩时,也常被人问“中国是怎样的”,他答不上来。
  上海当然远远代表不了中国,汪星宇希望能补上乡村这一课,了解真正的中国。他打算先到乡村做一些田野调查。
  对“美丽中国”“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大学生进乡村的志愿者项目进行了解之后,汪星宇觉得,“黑土麦田的调性更适合一点”,于是加入黑土麦田,到湘西做乡村创客。
  为了了解湘西,汪星宇阅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等著作,并了解到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时教过写作课。其时,他正在写一本书(《这一站,刚好遇见你》),在写作过程中却发现自己“特别不会写东西”,深刻体会到文字表达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
  小时候,汪星宇曾听奶奶说“卖水蜜桃不挣钱,开桃花节比较挣钱”,他觉得,卖瓜果蔬菜是帮老乡挣钱,让更多人进入乡村也是帮老乡挣钱,于是打算在黑土麦田的主要项目地湘西,结合沈从文先生故居的特色,做一个类似“写作夏令营”的项目,让城市孩子进入乡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中国。
  然而,“黑土麦田觉得这个项目不太合适。”汪星宇回忆,“所以当时没有培训完,我就走了。”
  离开黑土麦田,汪星宇还想继续做这个项目。他找到在复旦大学读本科时的室友金一斐,二人一拍即合。在从湘西开车回上海的路上,二人给项目想了好多名称,“大土教育”“乡村日记”等等,最后觉得“做这个事情就是想记录乡村”,于是起名“乡村笔记”。
  11个全职的伙伴陆续加入进来,其中不乏复旦大学、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也有做了五六年记者或公务员辞職出来的。
  “他们的成长经历多少都有一些乡村背景。”汪星宇说,“大家都(对促进乡村发展)有一点情怀,也比较信得过我。”
  在创立“乡村笔记”之前,汪星宇获得了某航空公司国际管培生的工作机会,“起薪25万,并承诺3年内升职”。他没有去,这让不少人困惑。有师妹问他:“学长,你有那么好的选择,为什么还要去创业?”
  除了父母“特别正”的教育,“他们希望我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汪星宇觉得也跟自己的性格有关,“我是一个执行力还挺强的人,迅速上马,然后骑虎难下。”
  在过去的一年里,乡村笔记将“来自30多个城市的200多个初高中学生”带到乡村开展乡土研学。“乡土是场景,研学更多的是用平等心去看待乡村。”汪星宇希望为这些离开城市,寻找“分数以外的意义”的学生提供“乡村场景下的教育服务”。
  乡村笔记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比如,在湘西开展的文学写作课安排了重走沈从文《湘行散记》的路线,请专家讲述湘西的民俗文化;在川西开展的博物学课程包含做标本和测绘等内容。对于课程的设置和落实,汪星宇形容其过程“诚惶诚恐”,为此他专门请教了复旦大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及农村社区的张乐天教授、湖南吉首大学文学院的田茂军教授等人。
  参加乡土研学之后,有些学生的作品被《意林》选中刊登,也有一些学生的调研报告成为其申请学校的素材。
  “我们的团队有一个小小的目标:两年内至少带1000个孩子去到湘西山村、福建渔村、新疆大漠,去到中国各种各样的乡村。”汪星宇说,“让孩子们在未来做人生规划、职业发展,甚至买一棵菜的时候,能多0.5秒的念想,说中国还是有乡村的。”他认为,只有更多人认识了乡村,未来才会有更多人思考乡村该如何发展。
  现在,乡村笔记的项目主要在湘西、川西、山东等地开展,汪星宇则主要扎根湘西。过去的一年里,他在湘西乡村和城市待的时间各占一半。他认识了村子里一大半的村民,跟他们一起吃饭、喝酒、吹牛,偶尔也帮他们干活儿—这让他对乡村有了更多的理解。
  带学生们到凤凰三江镇爬野山、抓螃蟹时,很多学生都摔了跤,疲累不堪,有的吐槽说“乡村笔记是‘乡土送命营’”,也有喊着“要退钱”的。看到他们哭天喊地,汪星宇乐了,“就喜欢看他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路上,一行人看到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背着背篓,哼着小曲儿在割猪草。“中国人的性格特质很多都来源于乡村,比如说勤劳勇敢。”汪星宇感悟,“中国人是传统的农耕民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来都跟土地死磕,骨子里是坚韧的。”
  他体会到,相较于城市,乡村是一个更加直接、生猛的环境,一些对城里人来说是极限挑战的事情,可能就是乡村里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城里的孩子认识一棵树,可能是在课本里;对农村孩子来说,就是我看到了这棵树,爬上了这棵树。”
  在乡村待久了,汪星宇和团队普遍觉得,在乡村工作和交流反而“轻松自在一点”,相较而言,把村子里的东西带到城里是很难的,需要面对“怎么养活自己,是不是卖情怀浪费时间”等质疑。“在村子里,一颗真心很快就可以被感觉到。”汪星宇说,“老乡们没有那么多预判。”
  “乡村笔记”除了给城市学生带来乡村的感受和视野,也通过乡村引流、设计和营销当地特产为乡村创收。湘西金龙村的客栈在“乡村笔记”开展之前生意萧条,“现在得以重新营业”;“川西的整体项目落地费用,也是直接给到老乡手里”。
  除了为乡村带去关注,他们还希望把乡村的孩子带出来,汪星宇认为“能根本性解决问题的是教育”。
  9月,为了了解当地村民打工情况,汪星宇跟着凤凰三江镇的村民一起到杭州萧山挖树苗。“他们大概从凌晨1点开始一直挖到中午十一二点,白天太热,而且车要赶路。”汪星宇说,“老乡的生命力和忍耐力,让我很有谦卑敬畏感。”
  凤凰三江镇大约有70%的男丁会去萧山打工挖树苗,汪星宇打算跟村里的家长、老师和支书沟通,把乡村的孩子带到城市做职业规划发展。
  11月,乡村笔记计划开启第一期“城市职旅”项目,将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三州的20多位同学带到成都,开展“一天大学生”、生存挑战、商业体验等活动。“城市职旅不是‘变形记’或者打工营,而是从乡村走出的前辈带他们看到更多职业的可能。”汪星宇说,“乡村是一半的中国。让乡村和城市互相看见,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中国公益基金会的快速发展始于2004年。十余年间,这些基金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面对着怎样的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变迁,未来还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是我们想要探知一二的。为此,我们从五位公益基金会的掌舵者和操盘手的故事切入。他们分别来自独立基金会、家族基金会、企業基金会和社区基金会,我们相信嵌于时代背景之下个体作出的选择,能够让我们窥见时代的变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他
期刊
今天的富人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当财富足够耀眼,检视其“道德”与财富是否相匹配,似乎便天然地成为公共命题。  去年7月,虽然在全球首富的位子上仅坐了半天,贝索斯却立马被老辣的媒体抓住痛点,指责其在慈善上不作为。与盖茨、扎克伯格等超级富翁上百亿美元的捐赠相比,贝索斯截至2015年底一共1亿美元的捐赠实在微不足道。当然,他也没有加入捐赠誓言。  所以,时隔一年多,当贝索斯宣布捐赠20亿美元成立慈善基金,
期刊
13年的金融从业生涯让她养成了专业高效和不断省思追赶的做事风格,转战公益行业,这一风格不离左右  潘江雪最近又开始反思:德鲁克关于非营利组织客户的描述是否正确?  10年前,她离开金融机构创办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时,曾经专门学习了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  那是与她之前谙熟的商业系统完全不同的理念,“特颠覆”。“德鲁克讲得很清楚,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你必须是一个使命为先的
期刊
针对“公益与商业”关系的思考,陈越光提出,不能站在界别的门口当守门员,而是应从问题走向问题的深入。  去年,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出版《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一书后,中国人民大学康晓光教授发表《驳永光谬论》以作回应。两位相交二十余年的好友在见解上的激烈冲突引发了公益界的大讨论,“两光之争”也因此成为2017年中国公益界的大事件。  发表《驳永光谬论》一文之后,康晓光以为“永光肯定会反驳”,并准备
期刊
体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改变乡村孩子的精神贫困,如果敢于胜利的气质被建立了,贫困就有可能真正被改变。  篮球是什么?  “一种兴趣,一项游戏,一道风景,一幅画,一个很好玩的东西,一个高兴和伤心都可以一起玩的朋友……”  孩子们给出的答案,由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姚基金)的体育支教志愿者和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共同书写。  “志愿者是我们(姚基金)的灵魂,因为直接面对孩子的就是他们。”姚基金发起人姚
期刊
最近一次采访,我怀疑自己遇见了一个“说谎”的人。  采访对象是一名11岁女童的母亲。女童一年多前突患白血病,全家东拼西凑了10万块钱从黑龙江来到北京治病。住院第一天,花掉了两万。  从卖房卖地开始,这位母亲向我讲述了为筹措治疗费用,娘家、婆家负债累累,另一个孩子被迫退学打工,自己在北京沿街筹款时遭受冷遇等故事……  “以后我就没家了,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家。”她流着眼泪呢喃。  我哭了。但作为记者,我
期刊
拯救媒体的重点既不是关注“纸媒消亡”,也不是寄希望于数字付费,而是建立一个非营利性的媒体组织。  1984年,碎纸被微弱的旋风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儿。电幕可以提供无尽的数据,留着旧剪报还有何用?在奥威尔(Orwell)的噩梦中,新信息时代的希望(电幕如同连续播放的新闻频道一样)和虚假信息的黑暗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的确,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一位为了让历史符合新“现实”而篡改旧《泰晤士报》的“记者”。  2
期刊
张军的身上有太多让我好奇的点。  上世纪80年代名校毕业分配到卫生部,7年之后辞职前往缅甸,在贫瘠穷困、疾病丛生、战乱频仍的缅北地区做卫生救助项目至今。  如何在缅甸中央政府、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政权、夹缝中生存的老百姓这个三角关系中同时赢得信任,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协调国际社会资源进入最需要的地方,如何在回到北京时面对与曾经的同僚之间在物质与身份上的落差—对于这些故事我很想知道。  在近3个小时的采访
期刊
从了解采访对象开始,看资料、准备提纲、做采访,每一步都是做加法。面对数万字的采访资料,如何取舍素材,如何布局,如何从材料中“爬”出来,就好像要在绕来绕去的迷宫里寻找真正“通”的那条路。  这样的困境,并不会随着经验的增加而有所改變,只是具体面对的问题会因事而异。在写《打破“邵亦波”》一文时,他对人类心灵成长的关注和投入,跟他从小到大的成长、求学和创业经历密不可分。要讲清楚他的价值选择,如何叙述这个
期刊
再次见识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孙映辉像是忽然找到了答案。那些充满了“生的坚强,死的挣扎”的生命故事,让她放不下。  2016年,孙映辉从基金会辞了职,离开北京市区,租住在河北燕郊的一所公寓里。  公寓商住两用,大部分用作“爱心苗圃健康援助中心”(以下简称“爱心苗圃”)的办公与活动场所。靠窗口处一张榻榻米,夜晚拉上屏风,便成为卧室。  一辆病友用旧的电动车是她的交通工具,饮食需求被她“压制”到最低。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