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稀有剧种(一)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几百年间,人们不断地传诵着王实甫的《西厢记》。却少有人知晓今天戏曲舞台上还能演出王实甫《西厢记》(又称《北西厢》)的只有浙江的戏曲剧种——调腔,而昆曲、京剧及其它地方剧种的《西厢记》都是在明代经过文人改编整理后重新面世的《南西厢》。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剧种将《北西厢》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呢?
  调腔又称“掉腔”,是浙江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约产生自明代。属南戏诸声腔中的一支,也是浙江八路高腔之一。曾在明清时期风靡浙江中部,以今天的绍兴市、新昌市为中心,并影响到浙东部分地区。现可见关于“调腔”的最早记载见于张岱的《陶庵梦忆》:“甲戌十月……是夜,彭天锡与罗三、与民串本腔戏,妙绝;与楚生、素芝串调腔戏。又复妙绝”、“朱楚生,女戏耳,调腔戏耳。”明代,除了调腔职业戏班之外,许多地区还流行着民间坐唱班,盛极一时。同时调腔还发展出了自己的分支——宁海平调。清末。乱弹的兴起使调腔的发展逐渐式微。再经过多年战乱的冲击。调腔基本上销声匿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及上海的学者先后四次赴绢兴、新昌,对调腔进行调查研究,因只有新昌一处将调腔保留了下来。冈此他们又称调腔为“新昌调腔”。19b7年,浙江省文化局拨专款招办第一期调腔培训班,请同老艺人对学员进行辅导,并于1959年成立新昌调腔剧团,调腔得以重生。2006年,“新昌调腔”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调腔长期在山区活动,艺人又多来自多地交界处的山坑冷岙,因此受外来影响较少,今天仍能看到较传统的剧种特色。
  除了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外,调腔还拥有众多的剧目,其内容和数量之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戏曲的各个发展时期,从宋元南戏,到元代杂剧、明代传奇,再到建国后的新编戏应有尽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被称为“吉戏”的剧目,即宋元南戏、元代杂剧与部分明清传奇,保存下来的晚清以前剧目手抄本有159本,至今还可以上演《北西厢》《琵琶记》《玉簪记》《牡丹亭》《拜月亭》《白兔记》《吕蒙正》《荆钗记》以及《赐马斩颜良》《三关斩卞》中的部分出目。其中元杂剧《北西厢》和《汉宫秋》是我国戏曲舞台上这两个剧目的唯一遗珠。
  调腔在音乐上也极具特点。首先。早期的调腔保持了宋元南戏“不托丝竹、锣鼓助节”的特色,伴奏全部采用打击乐器。今天上演的《北西厢》《汉宫秋》等剧目依然沿用了该特点,后来因受昆曲及建国后戏曲改革的影响,逐渐加入了旋律乐器。其次,调腔采用“一人启齿、众人帮腔”的形式。即在每一句唱腔的末尾,都会加入人声和唱,进行一字或数字的帮腔。早期调腔的帮腔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鼓师帮腔,第二阶段加入小锣师,第三阶段加入全体后场演员。但这种特色在后来全部被改为统一的、不分阶段的全体帮腔。第三。由于调腔属于高腔腔系。因此其演唱“不叶宫调、只沿土俗”。且传统乐谱采用“蚯蚓谱号”的记谱形式,只在歌词右侧标注出曲调的板式,以及旋律的走向、轻重等,而无具体音高。因为调腔保留了这些早期南戏的音乐特点,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它很可能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余姚腔的遗音,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调腔很可能是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
  今天舞台上的调腔最常演出的剧目以“时戏”与新编戏为主。“时戏”即清朝中叶后产生的传奇剧本以宫廷袍带戏为主。例如《闹九江》《三请樊梨花》《三箭定天山》等,新编戏主要有《甄清官》《挑水伯》等。同时,剧团也在努力复排《北西厢》《汉宫秋》、目连戏等“传统吉戏”。目前,已经恢复的《北西厢》演出有《游寺》《请生》《赴宴》《拷红》四折,在老艺人的帮助下,基本沿袭了传统的“不托丝竹、锣鼓助节”、“一人启齿、众人帮腔”的剧种特色。近些年来,调腔剧团带着恢复的“古戏”赴香港、台湾等多地进行展演,获得了专家与观众的一致认可。期待调腔能为大家呈现出更多的精彩,如《北西厢》一样永远在人们的口耳之间传诵。
  (责任编辑 张晓燕)
其他文献
北京许多秋夜,有一夜是傅聪演奏的“肖邦之夜”。这一夜,为北京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馨。  是傅聪为我们带来了肖邦,从异国他乡,从夜的深处。  傅聪走上台来,一件黑色的燕尾服,一头乌发如墨。大概是染的,微微有些谢顶。不知身体如何,记得17年前的1981年他同国时曾一再说他的身体好极了。我看他此次上台的台步不那么爽朗,毕竟是64岁的人了。  他的手指却还是那样的美,虽然缠着绷带,依然柔若无骨,触动琴
期刊
2016年1月18日晚7时,沈音北方民族乐团“华夏和韵——2016年新春音乐会”在盛京大剧院音乐厅激情奏响,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丰富多彩的打击乐表现了喜庆丰收热烈欢腾的场面,营造出一派欢庆和谐的节目气氛;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乐曲中独特的绵延悠扬、回荡激昂;作曲家关乃忠创作的《丰年祭》是一首以台湾原住民音乐为素材的作品,乐团的演奏充满动感,展现了丰年祭热闹场面
期刊
2015年被称为SaaS元年,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大趋势,各种借助SaaS服务形式的公司、产品、融资报道纷诸报端,而对于很多传统行业的传统企业而言,SaaS服务带来更加便捷和有效的营销手段,也成为了实现互联网+的一大步。  但深入探讨艺术培训行业,很多的艺术培训机构还存有“不变革,是等死;变革,可能马上就死”的恐慌,这源于他们对于互联网新玩法的认识程度,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艺术培训机构还并未
期刊
1840年,浪漫的舒曼与女钢琴家克拉拉经过斗争而结为连理,开始了如诗如画般的生活。这一年,舒曼的歌曲创作达到了高峰,他以浪漫派的手法写下了《诗人之恋》等一批优美动听的歌曲,也是自1840年起,舒曼的创作转向了“管弦乐与大型声乐曲年代”,表明了他走向成熟。但无论什么作品,“为理想而战”是创作的原则。  舒曼的作品到处闪现着理想的火花;鄙弃音乐中的庸俗和浅陋。钢琴曲《狂欢节》描绘的克拉拉、肖邦等音乐形
期刊
很多人因为Chanel香奈儿秀场的一首优美的背景音乐《Imagine—Feat.The 49ers》迷恋上了re:plus。他的歌曲纯净、柔美又夹杂着忧伤。  re:plus是由静冈县沼图市出身的博昭渡边主导的音乐项目,由Hiroaki Watanabe与Kohei Sato二人共同组成,是2010春天最受瞩目的组合。渡边受Breakbeat、House、说唱、爵士乐、氛围音乐、原音和电子音乐等多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末是整个华语流行乐坛(包括内地、香港和台湾)走向高峰的黄金岁月,内地的流行音乐人和70后的少男少女们都跑步追赶着港台歌曲的余音。杭天琪、成方圆、田震、那英、廖百威、毛阿敏、蔡国庆等歌手部曾经翻唱港台欧美歌曲,“扒带”“硼虫”“走穴”的概念都从那个时候开始。歌手们赶制的磁带如《太阳雨》《牛虎豹》都可以百万销量计算。一本《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亦可以达到百万册的销量——那是一个创造奇迹的
期刊
北风来了  树枝瑟瑟发抖  当所有的树叶都被吹散  树屋显得异常孤独  我在紧张的假设  即使今夜我被吹落  明早的阳光会带来你的笑语呢喃  像一支小荷与蜻蜓交谈  像水珠在荷叶上自由翻滚  如果我不小心  你就变成了没有归宿的孩子 树屋在一夜风中摇晃  忽上忽下难以揣测  也许有一天  我如落英缤纷  归于泥土  穷尽一生  至少  我拥有一夏天的依恋  王春燕为女儿周千雅画作《风中的树屋》题诗
期刊
内容提要  多米尼克·盖塔诺·玛利亚·多尼采蒂(Domennico GaetanO Maria Donize川)是意大利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创作之路历经坎坷而又充满幸运,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供我们去借鉴和学习,也是人类永远的精神财富。本文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多尼采蒂的生平经历,第二部分剖析了《爱情与死亡》这首歌曲的内容,并分析了作品的情感和内涵。第三部分是歌曲的结构分析,总结了《爱情与死亡
期刊
维也纳深秋的周末。从一个巷口传来了阵阵小提琴声,这琴声十分刺耳。充满着愁伤和无奈的情绪。原来,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夹着一把破提琴在演奏。只见他衣衫褴褛、身体瘦弱。地上放着一顶装钱的破帽子,围观的人不少,但没有一个人给钱。这时,人群中出现一位瘦瘦高高的男士,他听了一会儿男孩的琴声,便俯下身对男孩说:“你为什么要站在这街上拉琴?”男孩说道:“妈妈生病了,家里还有妹妹在挨饿,我想拉琴挣点钱为妹妹买吃的。
期刊
缅甸(Myanmar)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接壤泰国与老挝。作为一个佛教之国,缅甸80%以上的人口信奉佛教,保存有许多历代建筑的佛塔,宏伟壮丽、金光闪烁的佛塔到处可见。佛教圣地蒲甘(Pugam)现有佛塔5000多座,相传这里最鼎盛时期佛塔多达44867.33座,号称“四百万座宝塔城”,比该城的人口还要多几倍。据统计,缅甸全国拥有佛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