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思政课程学业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颁布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改革可以有效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思政课程面临的诸多挑战,探索构建了全员参与、全过程评价、实践考核加日常行为表现评价的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程学业评价体系,使思政课程成为合作办学全方位育人的载体,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思政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新形势下高校课堂该何去何从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互联网对高校课堂的冲击和影响、互联网+时代课堂改
高等数学是大学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同时是工科、理科、财经类研究生考试的基础科目,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限思想
高职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定政治方向的重要课程,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从立德树人理念入手,阐述其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新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
随着知识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本科教学活动中,基于项目驱动的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有机融合。该教学模式以学
英语课程改革是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英语教学中开展评判性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从评判性阅读教学的概念
微信是当代大学生比较认同的媒体平台,应用红色微信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文章首先对新时代下红色微信的创办优势进行分析,确
课堂生态研究是当今教育研究中一个热点话题,国内外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高校思政生态课堂"模式建构的实践价值、可行性、现实困境基础上,提出"互联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文章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为例,以知识、能力、素质深度融合为目标,从重构
"课程思政"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建设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在高校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新时代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评价体系建设,正面临着三大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