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生物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zhang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已成为新课改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作为一门锻炼学生思维的基础学科,在整个的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课改 生物学习 创新 方法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生物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生物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下面谈谈我在生物教学课中,是如何开展新理念生物教学的。
  一、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而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生物学的概念、原理等知识。例如:八年级《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课,本节的难点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教学的突破就必须借助于教师的讲解,讲解时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内容的先后顺序,多采用画图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生物学知识,缺点是没有充足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的作出反馈。
  二、解读法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愉快地接受探究课题,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新课学习。
  操作提示:创设情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和兴趣点,以便在学生的经验世界里取得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欲望。要使学生对教学无关的活动得到抑制,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并使之得到保持。同时明确这一课题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
  情景可以是小故事、小资料,可以是演示实验、某一生活现象,也可以是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在联系等。
  注意:⑴新课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意图,激起求知欲,不要长时间没有进入主题,使学生在等待中丧失兴趣;⑵要由已学知识的局限性,体现新课研究的必要性,激起学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⑶情景和问题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
  三、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利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遗传和变异》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询问学生自己与父母、自己兄弟姐妹间的性状特征或者他们身边的动物、植物上下代间的性状特征等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的启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养成探讨问题的习惯,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合作交流法
  教师:任务分配、调控参与、帮助促进。
  学生:自主探究、组内交流、达成共识、找出问题。
  目的:这一环节是学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基础性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解决了解、识记层面的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学生将自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惑进行合作交流,达到知识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能讲、敢问、善思、善辩的能力。
  操作提示:教师分配任务,出示探究材料或问题,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组织本组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教师巡回指导,规范要求。
  注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认真分析,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给学生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点:⑴为学生探究指明方向,即解决什么问题;⑵是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为小组合作探究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以此驱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⑶要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通过个体自主探究和小组成员的合作达成目标。
  五、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为解决某一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辩明是非,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例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课,在学生初步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基础上,阅读完“资料分析”后可以再经过讨论让学生得出超级鼠培育成功的原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四、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例如:七年级《输血和血型》一课,课程内容非常的简单,老师可以通过几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来让学生完成,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课程的内容掌握,这样老师教学工作得以减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以培养。
  六、成果展示法
  教师:提供平台、点拨评价、完善结论。
  学生:展示交流、质疑释疑、成果共享。
  目的:通过成果的展示,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交流探究中发现的新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对探究问题进一步深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操作提示:可以以一个小组为主,其他小组完善补充;也可以对分解的几个问题分别由不同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注意总结以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交流互动过程是一种自我评价与完善过程。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创设一个交流争辩的平台,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析,激起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思维共鸣,使个体从不同侧面得到自我完善。
  注意:⑴学生展示成果和进行争辩的时间要充分;⑵信息的采集要有代表性,要明确对错误信息的辨析过程比死记正确信息更重要;⑶要关注为什么,不能只关注是什么;⑷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评析,而不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裁决;⑸学生要依据事实组织好语言,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包括可能是错误的观点),要善意地与他人争辩;⑹要以成果共享,互相完善的心态进行交流;⑺教师必须根据交流情况,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使学生达成共识,必要时进行补充完善,确保最后结论的正确性。学会分享与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看法,在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初步结论,往往都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这些空间的完善不能靠教师的讲解补充(甚至纠正)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学生之间成果的交流,进行互动争辩,以实现自我完善。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不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践新课改的重要举措。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从提高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
其他文献
德州果杏以其靓丽个大的外表、香甜可口的浓郁杏味,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果杏成熟较早,一般在德州成熟期是6月1~5日。从采收后到休眠期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期间对其进行科学的
构造了Kirchhoff积分和CFD计算相结合的算法,采用高精度差分格式对不同喷口马赫数的轴对称射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以此作为近场声源,运用Kirchhoff积分方法研究远场气动噪声.数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播,使得世界上四大古文明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古老的东方文明通过丝绸之路的对外传播,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以中国思
<正> 目前,我国集团公司中普遍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集团公司对所属成员企业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履行情况的监控不到位等问题。为此,解决集团公司审计监控问题是十分重要
应用打靶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条求解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模拟方程的有效途径.首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双程后向结构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的有关特性,并给予了细致的物理解释.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是初中数学教师所急待解决的。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课程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经验,谈谈我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数学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新课程 教学思考  受经济条件、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没有得到尊重。这样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不断丧失,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