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中学体育教学是中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承载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命。本次研究以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探究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途径。21世纪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中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这一阶段将团队精神培养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所能够发挥出的实质作用显著。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培养
自进入21世纪,“团队”以及“团队精神”两个词汇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一方面是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走向专业化以及系统化,另一方面也是团队的价值被逐步挖掘。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能够在根本上解决人才团队能力较弱以及团队精神培养不全面的状况,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发挥体育教育的潜在价值。
古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现代我们亦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队精神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当前,教师既然已经能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那么则更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学校本就是一个大的团体,一个班级、一个小组是这一个大的团体中的小团体,很多时候都能够展现出团队的价值。如一次运动会、一次学校举办的活动、一次代表学校去参与的项目,都会依据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努力获得荣誉。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的不仅仅是快乐,更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友情与感动。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历,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1]。
以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在中学阶段抓好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各学科的对比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对团队精神培养所能够发挥出的实效性较强,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策略,为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指明方向。
其一,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团队观念。教师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渗透团队精神以及团队意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现针对性引导,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想要达成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对正确观念的认知内化,根据意识主导行动;其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良好的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参与度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多手段设计活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团体意识与团队凝聚力。活动性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可充分发挥想象力,融合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交流、互助体验中增强参与意识,放大学生在完成特定目标之后的成就感;其三,团队的构成要素是个体,个体所表现出的向心力是团队精神得以展现的根本目标。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角色意识,使中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更自信的完成团体任务。当学生获得“挑战自我”之后的快感,则会为整个团队的集体荣誉努力[2]。总之,团队观念的树立是中学体育教学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基础,不单单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发挥出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
中学体育教学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要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核心。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合作学练法以及组织竞赛法,对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效果显著。在合作学练法方面:传统中学体育课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不够明确,仅仅是凭借教师所发出的信号做出被动调整,这一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教师无法得到第一手的反馈资料,并且对体育教学评估结果产生影响。而合作学练法扭转了这种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合作学练法的运用,将每一个学生的目标作为整个团队的目标,教师将目标定位到每一个同学身上,这种状况能够敦促每一个中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中,以团队利益为基本目标,互助协作练习,最终为共同目标所努力,为实现团队精神的效果最大化做出努力。组织竞赛法:这种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运用,综合学生的体力与智力,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组织竞赛并非争强好胜,学生之间的恶意竞争,而是将这种劣势心态转变为优势行为,达成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的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学练法以及组织竞赛法,都能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挥自身作用,为团队精神的培养提供服务[3]。
一方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与沟通,教师在教学及其日常生活当中要适当激励学生,以学生心理需求为根本目标,让学生可以实现在自我肯定的基础之上投身到体育学习与实践当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有助于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知发生转变,进而影响中学生的情感与行为,将团队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加深对团队精神的重新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样重要,通过不断交往与互相帮助,为班级凝聚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开展评优活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对日常教学开展集体以及个人的评比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竞争氛围,表现优异的学生得到肯定与奖励,在激励他们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上进心,在团结协作中真正实现自我的进步与升华。强化沟通与评优活动,是提升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实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洪军华.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1.02:191-192.
[2] 张丛林.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0:99-100.
[3] 张建平.浅论中学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3.34:160-162.
摘 要 中学体育教学是中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承载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命。本次研究以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探究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途径。21世纪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中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这一阶段将团队精神培养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所能够发挥出的实质作用显著。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培养
自进入21世纪,“团队”以及“团队精神”两个词汇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一方面是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走向专业化以及系统化,另一方面也是团队的价值被逐步挖掘。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能够在根本上解决人才团队能力较弱以及团队精神培养不全面的状况,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发挥体育教育的潜在价值。
一、培养中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现代我们亦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队精神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当前,教师既然已经能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那么则更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学校本就是一个大的团体,一个班级、一个小组是这一个大的团体中的小团体,很多时候都能够展现出团队的价值。如一次运动会、一次学校举办的活动、一次代表学校去参与的项目,都会依据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努力获得荣誉。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的不仅仅是快乐,更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友情与感动。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历,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1]。
二、以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策略
以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在中学阶段抓好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各学科的对比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对团队精神培养所能够发挥出的实效性较强,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策略,为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指明方向。
(一)以团队观念的树立为基础
其一,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团队观念。教师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渗透团队精神以及团队意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现针对性引导,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想要达成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对正确观念的认知内化,根据意识主导行动;其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良好的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参与度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多手段设计活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团体意识与团队凝聚力。活动性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可充分发挥想象力,融合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交流、互助体验中增强参与意识,放大学生在完成特定目标之后的成就感;其三,团队的构成要素是个体,个体所表现出的向心力是团队精神得以展现的根本目标。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角色意识,使中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更自信的完成团体任务。当学生获得“挑战自我”之后的快感,则会为整个团队的集体荣誉努力[2]。总之,团队观念的树立是中学体育教学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基础,不单单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发挥出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
(二)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核心
中学体育教学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要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核心。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合作学练法以及组织竞赛法,对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效果显著。在合作学练法方面:传统中学体育课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不够明确,仅仅是凭借教师所发出的信号做出被动调整,这一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教师无法得到第一手的反馈资料,并且对体育教学评估结果产生影响。而合作学练法扭转了这种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合作学练法的运用,将每一个学生的目标作为整个团队的目标,教师将目标定位到每一个同学身上,这种状况能够敦促每一个中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中,以团队利益为基本目标,互助协作练习,最终为共同目标所努力,为实现团队精神的效果最大化做出努力。组织竞赛法:这种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运用,综合学生的体力与智力,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组织竞赛并非争强好胜,学生之间的恶意竞争,而是将这种劣势心态转变为优势行为,达成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的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学练法以及组织竞赛法,都能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挥自身作用,为团队精神的培养提供服务[3]。
(三)以强化沟通与评优活动为保障
一方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与沟通,教师在教学及其日常生活当中要适当激励学生,以学生心理需求为根本目标,让学生可以实现在自我肯定的基础之上投身到体育学习与实践当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有助于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知发生转变,进而影响中学生的情感与行为,将团队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加深对团队精神的重新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样重要,通过不断交往与互相帮助,为班级凝聚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开展评优活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对日常教学开展集体以及个人的评比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竞争氛围,表现优异的学生得到肯定与奖励,在激励他们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上进心,在团结协作中真正实现自我的进步与升华。强化沟通与评优活动,是提升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实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洪军华.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1.02:191-192.
[2] 张丛林.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0:99-100.
[3] 张建平.浅论中学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3.34: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