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短期、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药物评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56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短期、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于2018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2例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2).两组患者中符合溶栓适应症,排除禁忌症,且经家属同意的,于发病4.5 h内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住院当天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最重时、治疗14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随访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出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及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最重时的NIHS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预后良好率(mRS评分≤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全因死亡率及出血发生率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以改善急性脉络膜前动脉短期及长期预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对人类白细胞抗原-B51 (HLA-B51)阴性/阳性白塞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3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治疗的120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片口服治疗,50 mg/次,1次/d,晚上服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片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200 mg/次,1次/d,根据患者病情减量,减至50 mg/次,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丹参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方法 样品经70%甲醇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进行分析测定,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1)、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65 nm;发射波长456 nm;进样量2μL.结果 黄曲霉毒素B1、B2、G1、G2分别在0.1201~1.9208、0.0361~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Q和当归酰戈米辛H4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5u C18 (2) 100A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进行专属性、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方法适用性考察.结果 4种木脂素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为9
目的 探讨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关系,并探讨TLR4和NF-κB预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7年5月-2020年4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予以吸氧、抗感染、降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滴速应≤40滴/min,1次/d;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
目的 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中氯化丁基橡胶塞用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HP-5MS (30 mm×0.25 mm,0.25 μm)气相色谱柱,柱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50℃,5℃/min升至190 ℃保持2 min,5℃/min升至240℃保持10 min,体积流量1.8 mL/min,进样口250℃,检测器250℃,分流比1.0.进行专属性、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方法学考察.选取6批YQFM(对应2个厂家的胶塞)倒立放置于下述环境进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D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产科确诊并治疗的114例HD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20 g与10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合,滴速:1~1.5g/h;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顺产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平
目的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22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硝酸为消解试剂,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22种无机元素(Li、B、Mg、A1、Si、S、Ti、V、Cr、Fe、Ni、Co、Zn、Ga、As、Sr、Mo、Cd、 Sb、 Ba、Ce、Pb)的量,并进行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考察;完成6批制剂中22种元素测定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建立22种元素标准曲线,确定检出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根据其具体的情况采取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调控血压、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目的 探讨乐脉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血管生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3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42例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50 mg/次,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乐脉颗粒,3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目的 探究桂哌齐特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0年9月解放军第九六○医院收治的80例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初始剂量为50 mg/次,口服,2次/d,之后根据患者情况每2~4周剂量倍增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0mg/次.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mg,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