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计算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索了有效培养基础教育事业急需的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师资的培养模式,突出师范特性、强化基础、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改革传统的、封闭的、以传授已有知识为核心的应试教学模式,对整个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评价体系,教育方式、专业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了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在“双导师制”、“实验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其他文献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不仅能促进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也为西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高校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城市和经济发展中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2年前双足麻木,逐渐向上延伸伴酸痛.近5个月来双下肢无力.体检:双下肢肌力Ⅳ级,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右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
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主机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和工程教育具有
本文通过对WebQuest模式及多元智能理论等有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WebQuest的多元智能开发教学模式,以期对高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0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0~48 h 16例,3 d或以上7例,有高血压病史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