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的基督教遗存:简介与新进展

来源 :海交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59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蒙古国境内出土的基督教考古遗址及出土文物,尤其是最新的一些考古发现,管窥中古时期蒙古草原的基督教历史.文章介绍了约10件草原基督教碑刻,包括刻有古汉语、古叙利亚语及古突厥语的碑铭计4方,刻有十字架图案的岩刻3方,以及1座疑为有十字架图案的突厥石像.论文还介绍了10余件小型便携的基督教遗物,包括4个铜十字器,1个白色十字架,1个刻有十字架图案的银碗等等.通过对相关基督教考古发现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古时期基督教曾在蒙古草原广泛流传.
其他文献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偏居东南沿海一隅的孙吴政权利用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不断谋求海外发展,纵深扩张其战略空间.公孙氏割据辽东,在寻求自保的同时,伺机越海经略四方,孙吴与辽东公孙氏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开展了跨越海洋的交流.孙吴与辽东公孙氏的决裂,却意外推动孙吴与高句丽的海上交往.孙吴与辽东地区的海上交流对南北互通及东亚海洋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雅明?H.布拉顿坚持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左翼知识分子的批判路线,他从卡尔?施米特的《大地的法》出发,认为存在着像威斯特伐利亚公约体系下的民族国家对全球领土秩序的规则那样,在数据的云世界中,也存在着一种云法,这种云法构成了今天数字治理的地缘政治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数据云构成了一种数据平台的堆栈结构,堆栈是行星规模计算的基础,而通过行星规模的计算,实现了可以面对新冠疫情之类的全球性灾难的应对机制.这需要走出传统左翼知识分子的否定性生命政治学的框架,建立一种以云法、堆栈和行星计算为主要框架的肯定性生命政治学,而
在明清时期的东亚世界,朝鲜和安南同处于中华天子主导的朝贡秩序之中,两国使臣在北京诗文交流,但间接认知终究有限.17世纪的两次意外将朝鲜人赵完璧和金大璜送至安南,对安南的风土人物仔细观察,将真实的安南信息带回了朝鲜,引起了士人的巨大热情.繁荣的海洋贸易使得朝鲜人对安南的认知从间接走向直观.朝鲜王朝对海洋贸易并无兴趣,恪守朝贡秩序,因金大璜打开的与安南直接交流之门迅速合拢,重新回归朝、越燕行使在北京的间接交流之中.
资本主义借助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数字资本主义之势,其在表面上提供了一个民主、平等的网络平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协商民主的进步.但约迪?迪安却认为,在数字网络的幂律分布规律下,资本主义利用数字交往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形成了交往资本主义,它实际上通过一种新型的数字剥削,不仅在经济上攫取了巨大的利益,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更是在政治上呼吁人们以个体或一种“伪集体性”的名义参与政治,而个体表达、身份政治和群众行动都沦为一种表演和情绪发泄,进而形成了一种用交换价值代替使用价值的话语政治,使得人们远离了真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治的价值不断凸显,主要体现在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推进法治体系建设等方面.但在疫情防控中应急法治也暴露出短板和不足,仍然面临应急法律体系不健全、应急执法尺度不统一、应急司法服务不精准、应急法治宣传不到位等方面困境.应当不断完善应急法律规范体系,提升应急行政执法能力,转变应急司法服务理念,加强应急法治宣传教育,构建科学高效有序的应急法治体系.
该译文选自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俏梅(Dr.Risha Lee)的博士学位论文《社区的构成:印度与中国的泰米尔商人寺庙(850-1281》》第四章及结论部分.本文主要讨论了前近代时期的中印交流,对散落在泉州各个区域的印度教石刻做出了诠释,并对此时期生活在泉州的印度商人的情况进行了探讨.尤为重要的是,本文通过逐个分析现存的印度教石构件,勾勒出了元代泉州湿婆寺的复原图.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根据《决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非凡历程,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主要任务,作出了各自的历史贡献.百年大党正青春,《决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内在的优秀品质,包括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懈推进创新创造、矢志担当历史使命、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等.
课程知识选择的合法性来源于对课程知识道德正当性的分析和判断,只有那些本身蕴含着真与善等美好价值的信念才有资格称之为课程知识.科学性与人文性是判定课程知识选择合法性的两个标准,在资本主义社会主宰课程知识选择的既不是科学性标准,也不是人文性标准,而是无处不在的权力技术对人进行的规训,这种规训瓦解了课程知识选择的正当性基础,造成课程知识选择的合法性危机.学校课程欲摆脱合法性危机,就须遵循“人即目的”这一道德法则,选择有助于人性解放的课程知识.
至今,中日学界对遣明使的研究已过百年,积累深厚.有趣的是,跨洋的外交团中有“伪使”的存在.从明朝的角度看,这些“使节”违背天朝规定,且多在海关“不通人情”,难以获得认可;对日本而言,出师不利使盘算已久的经济筹划泡汤,诸方皆感沮丧.通过对使节出海的经纬、使团的构成、同倭寇的关联、背后势力的政治博弈等问题的考察能加深对16世纪中叶明日通交状况的理解.简而言之,明朝制定的国际秩序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逐渐显现变化.其次,日本的朝贡和交邻使节的派遣受到地方势力博弈的影响.再者,遣明使的构成使得其团体在商业利益期望值未
治理理论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发展的研究中,且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显学.对国家治理中权力运行向度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不同的治理模式,国家治理中普遍存在着纵向治理、横向治理与互动治理三个维度.纵向治理侧重于政治机构之间垂直方向上的相互作用,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权威实施向上下互动的方式逐渐演变.横向治理是多机构在水平治理维度上的联合协作,而伙伴关系网络虽然提升了民主治理的价值,但也模糊了主体间的权责界限.互动治理则是利益行动者在各个层级之间纵横交错互动实现共同目标的治理过程,其为复杂治理问题提供了更多的交互治理手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