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师范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教师充当着重要推动力和先锋角色,教师的信息素养被认为是构成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元素[1]。教育部《“十五”期间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当前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因此,具备驾驭和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2]。师范生作为即将输入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其质量水平,尤其是信息素养水平,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培养人才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和现状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内涵目前,有关信息素质(或素养)的标准,比较成型和规范的是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交流技术协会为大学生学习而研制的信息素养标准[3]:1)有能力有效地确定信息;2)有能力批判性地评价信息;3)能准确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4)能寻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5)能鉴别文献和对其他信息的创造性表达;6)能在信息查找和知识生产方面占有优势;7)能认识到信息对一个民主社会的重要性;8)能实践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伦理学行为;9)在集体中积极参与跟踪和生产信息。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目前,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在逐渐提高,提升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师范院校的共识。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媒体已被普遍使用,学生的信息能力在得到加强,但在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4]:
  1)信息意识较薄弱。表现为缺乏对信息的灵敏的反映,面对无际的信息海洋缺乏信息利用的意识。很少有人关心自己的信息素养水平如何,上网时打游戏、看影碟者居多,上图书馆也是随便看一些小说。能被有效利用的资源少,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不多。
  2)学习过程中缺乏引导和支持。在教学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师范生反映在信息使用和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缺乏引导和支持,尤其是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得到教师的及时帮助和支持。可是,一方面由于教师工作繁忙,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不重视,加之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也不高,许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影响进一步的学习。资源更新最快、内容最丰富的网络并没有得到大部分学生的合理利用,利用网络来学习的学生不多,学生上网缺乏教师和图书馆信息人员的正确引导,盲目性较大,容易产生信息迷航问题。信息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实践,教师和信息人员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不仅让学生了解各类信息资源,掌握常用信息技术,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资源和技术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及时支持和帮助。
  3)实践途径欠缺。由于教学经费投入的制约、教学设备简陋、实习条件较差等原因,学生虽然学过《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拥有基本的信息知识,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熟练。这就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运用现代教育的理论去分析研究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规律,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作用,改进教学方法。而且,编制教学软件形式单一,各种媒体的有效利用率较低。
  
  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的知识经验的“重复”,工业社会的重复过去与“再现”,当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展望”、预测未来与把握趋势。教育信息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改变教育理念,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即重视信息教育,重视信息思想传播,重视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已是刻不容缓。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质量水平,特别是信息素养水平对师资队伍水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从师范教育源头抓起,重视师范信息素养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教师队伍信息素养水平偏低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教育信息化取得成功。
  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保证一方面,当代师范生思维活跃,精力旺盛,他们在未来的教师角色中必须具有熟练应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和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同时,未来的教师还要与时代发展同步,利用信息网络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自身良好素质。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在未来的教师角色中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地获取信息,正确地处理和利用信息,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息化人才”。
  
  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途径、方法
  
  针对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途径、方法单一、不足的现状,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急需加入大量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师范院校应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各个师范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并真正重视起来[5]。
  从学科教学法课程中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改革除了在各专业的学科教学法课程中加入有关信息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各专业学科教学中的某些问题,使未来的教师能自觉地将信息教育的观
  念融会贯通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以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应从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和建设。
   首先,教学内容要求新,求实用,要全面,不能偏重信息技能的教学而忽视对师范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的培养。同时注意开设课程内容的连贯性,注重信息素养内在结构的完整性,要从信息素养构成的不同侧面全面培养,使师范生在经历系统有序的信息素养教育后能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其次,教材形式要多元化,除印刷教材外,增加光盘、多媒体资源、网络教材等其他形式教材的使用,加强对这类教材的建设和开发,积极引进优秀教材,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更新师范生的传统教材观。
   再次,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采用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等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学。
   最后,增加实验课的课时,为师范生创造实践机会,增强师范生的动手能力,避免传统教学中的纸上谈兵式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信息教育的魅力,进而把提升信息素养作为内在的积极需求,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调整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调整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使其有机衔接。首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进行一定的调整、衔接。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每周2课时,内容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及CAI课件制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信息下载等;加强信息技术的意识观念教育,加强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树立正气,自觉地防止污染,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删去过时的陈旧内容,增加对今后教学有用的软件(如PowerPoint、FrontPage、Flash、Authorware、Photoshop等)的学习;增加上机时间(包括上网)和CAI课件制作训练。
   其次,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有机调整、衔接。高师信息素养教育课程除了应加强文检课教学外,有必要开设不以专业区分而划界的统一的专门的信息教育课程,将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重点纳入学校教学规划,建立科学的层次化的高师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除了原有文检课的《科技文献检索》,还应包括《CAI课件的设计》《信息素养导论》《信息源介绍》《印刷型信息检索与利用》《计算机信息检索》《教育技术基础》《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信息检索》《信息利用与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信息研究与信息咨询》等。具体实施时,以计算机网络、Internet利用、联机数据库知识等现代信息技术内容,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习为重点,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系统培养,培养师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学校应发挥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2003年初,教育部修订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履行教育职能与信息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6]。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设施无法代替的。我国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开展计算机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之前,一直是各高校图书馆以文献检索课的形式进行的。即使在目前,图书馆在对师范生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方面,仍然有许多有利条件:图书馆是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中心,图书馆有一批信息素养较高的专业人员,有相对完善的自动化、网络化的硬件设备及教学环境,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有力合作,使图书馆的用户教育从传统的文献检索技术培养向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向发展,使广大师范生和图书馆的所有用户显著提高信息素养,在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发展、个人发展等方面更具有竞争力。
  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教育信息资源体系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教育信息资源体系,是实现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保障。日前,很多师范院校建立的校园网由于教育教学资源的缺乏,导致投入大量资金的校园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部分师范院校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使用方便的课件写作平台,也没有共享的教育资源库。学校自主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或网上教学资源库很多是重复开发,有些就是书本搬家,没有体现出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作用。学校一定要在与其他学校交流与共享的基础上,一方面自主开发一些高质量的信息教育资源,一方面通过招标的形式对一些公共课程进行开发。同时还可以购买国内外高校现有的优秀教育资源,尽快建立一个体系开放、内容丰富、方便实用的信息教育资源库,保障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顺利进行。
  
  建立合理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目前,师范院校往往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信息素养的标准。虽然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带来很多负面问题:有些学生把拿到等级证书作为终极目标,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导致在计算机教学上出现新的应试教育;也有的学生只满足通过考试,而不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这样的学生即使高分过关,其信息素养也不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我国目前对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参考国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7]。然而,对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制定出针对大学生或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标准。这使得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缺乏客观的可参考的标准,许多高校往往以计算机教育代替信息素养教育,师范院校的文献检索课、计算机教育课和教育技术公共课各教各的,内容设置不合理。国家和学校没有较为明确的标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教学目标不清晰,这都在客观上导致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效果。
  当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根据实际国情制定了不同年龄段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如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ACRL)制定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该标准分为3个板块:标准、执行指标和效果,有5大标准和22项执行指标。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素养研究机构,各省教育厅及高等院校设立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心,在统一协调和领导下,制定一个适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现状的多层次信息素养标准,由各省、高校再结合自身实际参照相关标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也可以在国家的统一标准下,由教育部师范司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师范教育的性质与特点,抓紧制定出符合我国师范教育现状和需求的师范生信息素养标准,为我国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科学而又比较明确的依据[8]。
  
  结束语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努力提高信息意识,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更应该加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师资队伍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全民族的信息素养水平。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善于接收信息,开拓性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之中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冰蔚,谈力群.信息化社会对师范教育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01(9):7-8
  [2]郑华安.教育信息化与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教书育人:大学频道,2005(6):48-55
  [3]周明早主编.国际对接:中国教育的樊篱与跨越[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10):259
  [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4
  [5]刘国海.信息技术时代与师范生培养[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6-68
  [6]陈喀林,冯奇志.师范院校应加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54-56
  [7]贺建权.信息化进程中高师教师的观念转变[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41-43
  [8]叶惠文,郑启明.信息化教学系统方案设计——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5(2):38-40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学院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新世纪的教育离不开网络。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在新世纪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发挥重要作用。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管理、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各项管理的物质基础;是建立远程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为此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以适应未来创新教育的发展要求。    校园网的功能和作用    在校园
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必然反映为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学校现行的课程将成为越来越苍白无力的“形式课程”,对此,教育工作者不应等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新出版的初三政治教材增强课程的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降低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大
现在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笔者深深体会到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教学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达到很好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乐学状态,达到最佳语言意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进
期刊
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随着小学英语课的逐步推广,在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经验。  所谓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学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尽可能是英语。  眼睛看到的主要指的是硬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如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用英汉双语;玩乐场地的器材名称用双语;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
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日益增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范下,教育技术装备的供配模式改革也日趋完善,特别是在招投标这个环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现了教育技术装备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然而,与招投标工作程序日益标准化相比,我们在招标后的合同管理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以至于有的合同成了形式上的摆设、成为了一纸“君子协定”,合同管理亟待规范。    当前教育技术装备合同
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外围是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市场的需
临床实习是中专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关键性实践阶段。我们通过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有觉悟、有理想、有医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