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癫痫大发作及心力衰竭为表现的结节病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57岁,咳嗽咳痰半年余,双手皮疹6个月,加重10余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7年,脑梗塞病史5年余,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住院期间出现心力衰竭和三次癫痫大发作。

症状体征

发现双手掌面可见圆形隆起的皮疹,有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右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心率97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诊断方法

胸部CT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理隆突下淋巴结肉芽肿性炎。

治疗方法

给予镇静、营养心肌、糖皮质激素治疗。

临床转归

好转出院,出院后口服泼尼松,2021年9月停用激素,现在家正常生活劳动。

适合阅读人群

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车祸致多发伤24天。24天前患者骑自行车时被货车撞伤,伴右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及伤口活动性出血。外院诊断为"1.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闭合性胸部损伤、肺挫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3.闭合性腹部损伤,4、右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5右股骨远端骨折",当急诊行"剖腹探查、肠系膜破裂出血修补、大网膜破裂缝扎止血、胸腔闭式引流、右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清除缝合"手术。为进一步诊治膝关节周围骨折收入我科。症状体征右小腿近端前侧可见长约4cm手术缝合伤口。右膝关节周围压痛、叩击痛阳性,轴向叩击痛阳性,骨擦音
病史摘要患者老年女性,5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 天,胸闷、喘累1周来我院就诊,发病期间伴畏寒、盗汗,期间咯鲜红色血液1次,约1ml,于当地诊所就诊,治疗后无效,后因活动后喘累,平地行走100米即需要休息,病程中逐渐出现活动后喘累,病情加重,遂于当地医院就诊,因提示肺部病变伴胸腔积液,后来我院治疗。症状体征咳嗽、咳痰、胸闷、喘累,伴咯血。诊断方法胸部增强CT及18F-FDGPET/CT均提示心脏病变伴纵隔淋巴结,因此行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进行淋巴结活检。治疗方法行抗感染、抗凝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4岁,因"孕39周4d,见红3d,下腹痛8h"入院。患者孕期内间断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多次查腹部超声未能明确诊断。产后出现腹痛加重,行多项检查,包括腹部X线检查、腹部超声和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肠套叠。既往有多次促排卵人工授精史,母亲患有乙状结肠癌。症状体征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可见肠型,腹软,全腹压痛阳性( ),无明显反跳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移动性浊音阴性。诊断方法腹部X线检查提示肠梗阻,腹部超声和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肠套叠,开腹手术探查发现回盲部占位
病史摘要患者,女,65岁,以"恶心伴反酸、嗳气25d"就诊,超声发现肝占位。症状体征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诊断方法18F-FDGPET/CT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伴FDG异常高代谢;脾内两稍低密度影,伴FDG高代谢;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肝右叶肿物穿刺,免疫组化结果:AE1/AE3(-),CD3(-),CD20( )、Bcl-2( ),Bcl-6( ),CD10(-),CD30(-),C-myc(30%阳性),MUM1( ),原位杂交结果:EBER(-),倾向
病史摘要男性,26岁,准广泛耐药结核菌,病程1年,参加NDIP新药引入和保护项目,根据用药史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为:环丝氨酸胶囊0.25g,2/日、利奈唑胺片600mg,1/日、吡嗪酰胺片0.5g,3/日、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12g1/日、富马酸贝达喹啉400mg,1/日(两周后贝达喹啉调整为200mg,3/周)。用药2个月后反复出现心悸、手颤、出汗、乏力等症状,偶伴头晕。症状体征体格检查意识清,双手震颤,心率增快,血压正常,余无阳性体征。诊断方法发作时测血糖,血糖低,停用富马酸贝达喹啉、注射用对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9岁,肝硬化肝移植术后1年余,随访发现肝占位4天。症状体征夜间盗汗半月,无腹痛、腹胀,无黄疸,无寒战、高热。腹部体格检查:右上腹陈旧性疤痕,肝脾肋下可及,余阴性。诊断方法上腹部CT平扫增强示肝右叶低密度团块,增强后外周明显环形强化。18F-FDGPET-CT示肝右叶低密度团块伴环形18F-FDG代谢增高。肝穿刺活检病理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治疗方法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肝未分化肉瘤。临床转归术后5月肿瘤复发转移。适合阅读人群核医学科;放射科;肿瘤科;肝脏外科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7岁,因视力模糊和双眼视力疲劳4年就诊。症状体征患者神志清楚,双眼视力减退,仅光感。双侧瞳孔不等大(左:2.0mm,右:2.5mm),对光和调节反应差。右额部触及一大小约2.5×2.5cm的肿块,质地坚硬,活动性差,无压痛。诊断方法头颅影像学检查显示右额颅骨下方的局部信号减弱,并在MRI上有增强。血清学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最初她被怀疑为脑膜瘤。治疗方法进行了开颅手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提示为神经梅毒树胶肿,随后进行了大剂量青霉素的静脉注射治疗。临床转归在随访影像
病史摘要患者为79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左上肢无力7天"。患者活动时感觉左上肢力量差,休息后缓解,伴左上肢发凉及桡动脉搏动弱。症状体征左上肢收缩压较右侧低23mmHg,左上肢脉搏减弱、皮温较低,左侧锁骨上窝及双侧腋窝可闻及血管杂音。诊断方法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计数增高。颈部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示双侧锁骨下和腋动脉多发中重度狭窄,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示管壁代谢轻度不均匀升高,血管超声造影显示管壁弥漫性增厚,周边可见多发点条状增强,提示活动性病变。诊断为"颅外型巨细胞动脉炎"。治疗方法采用"泼尼松
病史摘要口面部不适感伴活动欲望3年,加重半年。症状体征口面部难以准确描述的不适感及难以抑制的口面部活动欲望,休息时及夜间症状明显,说话、咀嚼、张口活动或拍揉面部可暂时减轻症状,伴睡眠障碍。无明显阳性体征。诊断方法症状学诊断,同时满足全部5条诊断标准。治疗方法每晚睡前口服多巴胺能药物普拉克索。临床转归症状完全缓解,随访34月无复发。适合阅读人群口腔科、神经科、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7月龄,因发现抬头不稳4个月入院,伴频发不自主运动。出生后即喂养困难。症状体征患儿头围38cm,头部肌张力障碍姿势,不会坐,四肢及头部不随意运动增多,四肢肌张力高。诊断方法Gesell发育诊断评定:适应力DQ27.9(重度发育迟缓),大运动DQ23.5(极重度发育迟缓),精细运动DQ33.8(重度发育迟缓),语言DQ27.9(重度发育迟缓),社交行为DQ23.5(极重度发育迟缓)。头颅MRI示桥前池明显增宽及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发现患儿TSEN2基因c.412delC移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