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GPS参数设置和手持GPS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关键词GPS;坐标系;地形图;投影分带;参数设置;工程地质测绘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91-0182-01
目前,手持GPS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由于GPS所使用的坐标系统是WGS-84坐标系统,而我们使用的地形图大部分都属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西安坐标系,由于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参数转换专业性很强,在实际使用中多数GPS初级用户不知如何进行参数设置或不进行参数设置就使用GPS定位,获得的数据存在很大误差,从而使地质测绘界线与实际存在明显偏差。实际上,对于广大地质测绘人员来说,不需要掌握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具体差异和坐标转换原理,只需掌握地形图基本知识后对手持GPS进行基本设置后就可以将其应用于工作中了。笔者通过工程实践,整理了相关基本知识和参数设置方法,现介绍如下。
1地形图相关知识
1.1地形图投影分带
我国规定1:1万~1:50万国家基本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其中1:2.5万~1:50万采用经差6°分带,1:1万采用经差3°分带。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上,规定以中央经线为X轴,赤道为Y轴,两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X坐标值在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Y坐标值在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在北半球,X坐标皆为正值。Y坐标在中央经线以西为负值,运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避免Y坐标出现负值,将各带的坐标纵轴西移500 km,即将所有Y值都加500km。
6°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分60个带,即东经0°~6°为第1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东经3°,东经6°~12°为第2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9°,依次类推。
3°分带投影,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分120个带,即东经1.5°~4.5°为第1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东经3°,东经4.5°~7.5°为第2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东经6°,依次类推。
1.2工作区带号的确定
1)利用地形图确定: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8位整数)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横坐标为28616249,其中28即为带号。
2)利用已知坐标点经度(以度表示)确定:6°带带号是经度整数值除以6加1的整数值,3°带带号是经度除以3后的四舍五入取整数值,如经度为79°46′35″,其6°分带号是14(79÷6+1=14.17),3°分带号是27(79.78÷3=26.59)。
1.3如何确定是3°分带还是6°分带
1)根据地形图比例尺来确定:一般情况下1:1万以上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所标定的带号为3°带带号,1:1万以下的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所标定的带号为6°带带号。
2)根据工作区已知坐标点横坐标和工作区经度来确定:如某工作区点A横坐标为28616249,其中28为带号,工作区经度85度左右,所以该坐标系为3°带坐标系,28×3=84,而不可能为6°带:28×6=168。
1.4工作区中央子午线经度的确定
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横坐标为14396000,其所处的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6°×14-3°=81°。
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3°×当地带号, 例如:地形图上横坐标为27551000,其所处的3°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3°×27=81°。
2GPS参数设置
第1步:打开GPS进入单位设置把位置格式设为User Grid,在子菜单中央经线(LONGITUDE ORIGIN)参数中输入经度(注:我国为东经,经度前应加“E”,不同测区或同一测区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不同)、投影比例(SCALE)参数输入1.0,东西偏差(FALSE E)参数中输入500000.0,南北偏差(FALSE N)参数中输入0.0,并设单位为公制后保存。
第2步:打开地图基准菜单选择User,该菜单下有5个参数(DX、DY、DZ、DA、DF),其中后2个定参数(DA、DF)针对同一坐标系为定值(北京54坐标系DA=-108、DF=0.0000005;西安80坐标系DA=-3、DF=-0.000000003),根据所应用的测量数据的坐标系统来选择;前3个变参数(DX、DY、DZ)在不同的工作区其值不同,需要根据工程区已知坐标点进行调整,参数DX影响直角坐标X值,DY影响直角坐标Y值、DZ影响高程值,到一个新的工作区后,首先将GPS中参数DX、DY、DZ均设为0后在均匀分布的3个已知坐标点进行GPS定位,然后将获得的坐标与已知坐标进行比对,取其坐标差值平均值做为参数DX、DY、DZ值,再次在3个已知坐标点上用GPS定位后将获得的定位数据与已知点比对,通过反复调整后GPS定位误差小于5m(由于多数普通GPS测高数据精度较差,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作对高程数据要求不高,因此,对参数DZ无需反复校正)。若经反复校正后,GPS所获得的数据与已知坐标相差较大时,首先复核已知坐标是否正确,其次检查GPS自身质量(用2台GPS采用相同的参数在同一点进行定位,其定位数据与已知点坐标相差较大的应考虑为GPS自身质量问题)。
目前,手持GPS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主要进行导航和定位。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规定: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分为小比例尺(≤1:50000)、中比例尺(1:5000~1:50000)、大比例尺(≥1:5000)。测绘图件的精度和详细程度应与地质测绘的比例尺相适应,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应予以测绘,地质界线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图上的2mm。
笔者通过实践,普通手持GPS经过正确参数设置后,定位数据误差小于等于5m,相应于1:5000地形图上距离小于1mm,小于工程地质测绘规程规定的误差2mm。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前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多采用中小比例尺。由此可见,经过正确的参数设置后,GPS定位数据可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前期阶段的测绘要求。
参考文献
[1]SL299-200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
[2]张力果,赵淑梅.地图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李斌(1975—),男,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
关键词GPS;坐标系;地形图;投影分带;参数设置;工程地质测绘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91-0182-01
目前,手持GPS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由于GPS所使用的坐标系统是WGS-84坐标系统,而我们使用的地形图大部分都属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西安坐标系,由于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参数转换专业性很强,在实际使用中多数GPS初级用户不知如何进行参数设置或不进行参数设置就使用GPS定位,获得的数据存在很大误差,从而使地质测绘界线与实际存在明显偏差。实际上,对于广大地质测绘人员来说,不需要掌握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具体差异和坐标转换原理,只需掌握地形图基本知识后对手持GPS进行基本设置后就可以将其应用于工作中了。笔者通过工程实践,整理了相关基本知识和参数设置方法,现介绍如下。
1地形图相关知识
1.1地形图投影分带
我国规定1:1万~1:50万国家基本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其中1:2.5万~1:50万采用经差6°分带,1:1万采用经差3°分带。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上,规定以中央经线为X轴,赤道为Y轴,两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X坐标值在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Y坐标值在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在北半球,X坐标皆为正值。Y坐标在中央经线以西为负值,运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避免Y坐标出现负值,将各带的坐标纵轴西移500 km,即将所有Y值都加500km。
6°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分60个带,即东经0°~6°为第1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东经3°,东经6°~12°为第2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9°,依次类推。
3°分带投影,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分120个带,即东经1.5°~4.5°为第1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东经3°,东经4.5°~7.5°为第2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东经6°,依次类推。
1.2工作区带号的确定
1)利用地形图确定: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8位整数)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横坐标为28616249,其中28即为带号。
2)利用已知坐标点经度(以度表示)确定:6°带带号是经度整数值除以6加1的整数值,3°带带号是经度除以3后的四舍五入取整数值,如经度为79°46′35″,其6°分带号是14(79÷6+1=14.17),3°分带号是27(79.78÷3=26.59)。
1.3如何确定是3°分带还是6°分带
1)根据地形图比例尺来确定:一般情况下1:1万以上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所标定的带号为3°带带号,1:1万以下的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所标定的带号为6°带带号。
2)根据工作区已知坐标点横坐标和工作区经度来确定:如某工作区点A横坐标为28616249,其中28为带号,工作区经度85度左右,所以该坐标系为3°带坐标系,28×3=84,而不可能为6°带:28×6=168。
1.4工作区中央子午线经度的确定
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横坐标为14396000,其所处的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6°×14-3°=81°。
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3°×当地带号, 例如:地形图上横坐标为27551000,其所处的3°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3°×27=81°。
2GPS参数设置
第1步:打开GPS进入单位设置把位置格式设为User Grid,在子菜单中央经线(LONGITUDE ORIGIN)参数中输入经度(注:我国为东经,经度前应加“E”,不同测区或同一测区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不同)、投影比例(SCALE)参数输入1.0,东西偏差(FALSE E)参数中输入500000.0,南北偏差(FALSE N)参数中输入0.0,并设单位为公制后保存。
第2步:打开地图基准菜单选择User,该菜单下有5个参数(DX、DY、DZ、DA、DF),其中后2个定参数(DA、DF)针对同一坐标系为定值(北京54坐标系DA=-108、DF=0.0000005;西安80坐标系DA=-3、DF=-0.000000003),根据所应用的测量数据的坐标系统来选择;前3个变参数(DX、DY、DZ)在不同的工作区其值不同,需要根据工程区已知坐标点进行调整,参数DX影响直角坐标X值,DY影响直角坐标Y值、DZ影响高程值,到一个新的工作区后,首先将GPS中参数DX、DY、DZ均设为0后在均匀分布的3个已知坐标点进行GPS定位,然后将获得的坐标与已知坐标进行比对,取其坐标差值平均值做为参数DX、DY、DZ值,再次在3个已知坐标点上用GPS定位后将获得的定位数据与已知点比对,通过反复调整后GPS定位误差小于5m(由于多数普通GPS测高数据精度较差,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作对高程数据要求不高,因此,对参数DZ无需反复校正)。若经反复校正后,GPS所获得的数据与已知坐标相差较大时,首先复核已知坐标是否正确,其次检查GPS自身质量(用2台GPS采用相同的参数在同一点进行定位,其定位数据与已知点坐标相差较大的应考虑为GPS自身质量问题)。
目前,手持GPS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主要进行导航和定位。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规定: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分为小比例尺(≤1:50000)、中比例尺(1:5000~1:50000)、大比例尺(≥1:5000)。测绘图件的精度和详细程度应与地质测绘的比例尺相适应,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应予以测绘,地质界线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图上的2mm。
笔者通过实践,普通手持GPS经过正确参数设置后,定位数据误差小于等于5m,相应于1:5000地形图上距离小于1mm,小于工程地质测绘规程规定的误差2mm。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前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多采用中小比例尺。由此可见,经过正确的参数设置后,GPS定位数据可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前期阶段的测绘要求。
参考文献
[1]SL299-200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
[2]张力果,赵淑梅.地图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李斌(1975—),男,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