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合同在线履行制度的法律探讨广东商学院

来源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ds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同在线履行是指通过电子传输的方式进行合同全部或部分义务履行的合同交易模式、合同在线履行交易模式是对传统合同履行模式的革新,应当建立合同在线履行制度的具体规则,以修订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则。
  关键词:合同 在线履行规则
  合同在线履行交易模式,是指通过电子传输的方式进行合同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履行,包括在线交付标的、接收交付、检验并接受交付的标的,以及支付价款及受领支付等过程。此处的“合同全部或部分义务履行”,以是否包含支付价款环节为标准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履行,由于“电子支付”的研究成独立体系,且鉴于文章篇幅有限,本文仅就狭义的合同在线履行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外鲜有学者研究合同在线履行规则,至于法律,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UCITA)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调整“计算机信息交易”的法律,但也并未囊括合同在线履行规则的全部内容。在参考传统合同履行规则以及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根据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种类的不同,可将合同在线履行规则分为合同标的交付——接收——检验——接受四个重要环节进行构建。
  一、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的交付规则设定
  参考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的交付,不仅要明确其交付时间、地点,由于合同在线履行标的具有易复制的特性,还需要规定合同标的交付的相关附随义务。
  (一)合同在线履行标的交付的时间
  在传统合同履行中,我国《合同法》对于合同标的交付时间遵循“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则推断为合同订立后的合理时间内”原则,体现了私法领域里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最大化的精神。
  而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的交付时间,笔者认为,可以参照上述我国《合同法》对合同标的交付时间的规则适用:合同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以合同标的发送并到达对方指定的电子地址为准。然而,在合同在线履行中,对于合同标的交付的完成时间在学术界却是争论不休。目前主要存在“投邮生效主义”和“收到生效主义”两种观点。对此,笔者认为,合同标的交付完成时间应遵循合同标的“收到生效主义”,这是由于在合同在线履行过程中,合同标的是以电子信息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合同另一方指定的电子地址上,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子信息因网络引起的错误、被他人篡改、攻击乃至电子信息的灭失等现象,从而可能产生履行瑕疵责任的承担问题。
  此外,《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UECIC)对于电子通信的收到时间更作出详细的规定,结合合同在线履行交易的实际,笔者认为,对于合同在线履行标的交付完成时间可以详细规定为以下两种情况:(1)合同标的发送方发送合同标的——应该以电子信息到达合同标的接收方指定电子地址的时间为交付完成时间:如果合同标的接收方拥有一个以上电子地址,则应该以到达其任何一个电子地址的时间为交付完成时间;如果电子信息到达接收方指定电子地址之外的接收方的其他电子地址,则应该以接收方能够检索到该电子信息的时间为交付完成时间。(2)合同标的接收方以下载的方式接收电子信息的在线履行合同——则应该以电子信息被下载完毕的时间为交付完成时间。
  (二)合同在线履行标的交付的地点
  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合同在线履行交易模式,合同标的是在线交付,从而使合同标的交付地点变得模糊和难以确认,而以此为依据“合同交付地”管辖规则在适用此类纠纷产生的诉讼时也遭遇困境。
  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UCITA)第606条第1款第2项规定:“以电子方式交付拷贝的地点为发件人指定或使用的信息系统”。由此可见,UCITA将合同在线履行的交付地点确定为发件人指定或使用的信息系统。笔者认为,由于信息系统具有不确定性,某些信息系统可能会在合同双方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改变了所在地,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因为合同标的交付地与诸如管辖权、法律适用和判决的执行问题有重要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合同在线履行标的交付地,合同双方有约定依约定,无约定的,应参照《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UECIC)关于发出与收到电子通信的地点规定,引入一个客观的标准,即合同标的发送方的营业地点。另外,UECIC第6条也规定了“营业地”的确定方法,值得借鉴。
  (三)合同在线履行标的交付的附随义务
  为了使所交付合同标的达到商业适用性,即实现其有效的交付,合同一方在线交付合同标的时往往还应该履行一定的附随义务。我国《合同法》第六十条也增加合同附随义务的规定,如同有形货物交易中必须提供“使用说明”一样,合同在线履行的附随义务则是合同一方应将如何控制、访问合同标的信息交给合同使用者,使之能有效支配所接收的合同标的,这些义务对于合同在线履行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的接收
  合同标的的接收是合同履行的重要阶段,它标志着合同接收方表面上认可合同标的,是合同履行得以继续进行的关键点,同时也解除了合同一方交付合同标的的义务。然而,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的接收是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显示的方式进行,与传统合同标的“面对面”的接收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合同在线履行标的接收的条件
  在传统合同履行中,合同标的的接收表现为南合同一方通过而对面方式、运输或物流快递等方式一次或多次地将合同标的发送到合同另一方手里,此时合同接收方对合同标的享有检验权和接受权。因为,合同标的的接收并不等于接受。
  对于合同在线履行标的接收的条件,根据合同在线履行的特征并结合传统合同履行的原理,笔者认为,一般原则是合同接收方在其计算机上完整地保存了合同标的,即为合同标的接收。首先,合同标的必须通过互联网以电子信息的方式传输到合同接收方的计算机上。合同标的到达“合同接收方的计算机上”,是合同在线履行的前提条件。其次,合同接收方必须完整地保存合同标的。“完整性”是指合同标的整体有效的接收,对于合同标的部分接收或不完整的接收,均不被视为有效的接收。此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合同标的的接收无效。
  (二)合同在线履行标的接收的方式
  根据传统合同法的原理,笔者认为,合同在线履行接收的方式可以分为整体接收与部分接收两种情况。整体接收是指合同一方完整地接收到合同履行标的并保存。部分接收是与整体接收相对而言的,一般发生在由多个电子信息构成的一套数字化商品或一系列在线信息服务的接收情形中。对于合同标的接收方式,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UCITA)第609条规定:“如果协议要求分部交付,而各部分结合起来才构成信息的整体,每一部分的接收都以整体接收为条件。”换言之,只有合同当事人对标的整体接收,才能使各部分的接收有效,而部分的接收并不构成有效的接收,此规定也符合我国传统合同法原理。
  (三)合同在线履行标的接收的附随义务   合同在线履行标的接收的附随义务,主要由合同标的接收方承担。首先,在合同标的发送时,合同接收方有义务使其计算机信息系统处于可接收的状态,并给合同发送方适当的通知。另外,在合同标的接收后,合同接收方拒绝受领合同标的,但又处于占有该合同标的状态时,须承担以下义务:(1)妥善保管义务:(2)及时通知义务;(3)交回义务。同时,因合同接收方拒绝受领合同标的而产生的费用,笔者认为,应根据民法“过错原则”,以合同双方的过错大小决定具体分担费用。
  三、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的检验
  合同标的的检验是合同履行的重要环节,它直接涉及合同双方法律关系的进展。由于合同在线履行的标的是通过互联网以电子信息形式进行交付的,本身不具有包装,对合同标的的检验不能像传统有形产品那样,对其包装状况、产品规格等外表情况进行形式检验,需要根据合同标的种类的不同,规定具体验收方法。
  (一)数字化商品的检验
  数字化商品,如前文所述,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工具类(如计算机软件等)和内容类(如金融信息、新闻、搜索、书刊、音乐影像等)两种。然而从性质上,数字化商品可以分为面向大众市场的数字化商品与非面向大众市场的数字化商品。所谓“面向大众市场的数字化商品”,是指该数字化商品有向市场出售标准信息版本。而“面向大众市场的数字化商品”,一般为特殊订制的数字化商品。鉴于两种数字化商品有本质区别,其检验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面向大众市场的数字化商品,由于此种数字化商品质量、性能定型化,同时,购买该种数字化商品的使用者自身一般不具有专门的检验技术。对于面向大众市场的数字化商品的检验方式,笔者认为,可以从其规格、版本、标识等形式上的检验是否正版即可。因为该类数字化商品的质量标准都是一致的,而其质量标准应根据通常的行业、业务标准来确定。在数字化商品检验无误后,则可以接受交付并按合同约定付款。当然,这并不排除合同当事人约定在付款后检验或在使用后检验该类数字化商品。
  对于非面向大众市场的数字化商品,一般是合同发送方为接收方专门设计、定制的数字化商品。对于此类数字化商品的检验,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UCITA)第608条规定,合同的接收方有权在接受前或付款前以合理的时间、地点、方式,对该数字化商品进行检验,以确定数字化商品是否与合同相符,并推定合同当事人约定的检验地点、方法、接受的标准具有排他性,突出了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最大化。当然,合同接收方的检验权不得违反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
  笔者基本认同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UCITA)的这一规定。但认为该条款规定的以“合理的方式”对数字化商品进行检验过于粗略,在实践中合同双方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容易产生合同纠纷。笔者认为,对于检验非面向大众市场的数字化商品的“合理方式”,也应进行行业的宏观化规定,既不能过于具体,也不能过于抽象,使该类合同发生纠纷需辨别过错时有章可依。比如可设定试用程序,当消费者安装试用程序后能正常运行,符合合同约定的预期目标,即可以判定该数字化商品质量合格。
  (二)在线服务的检验
  对于在线服务合同的履行,由于服务具有即时履行的性质,可使被服务方于提供的同时获得该合同履行所带来的大部分利益或无法退还的其他重大利益。笔者认为,在线服务合同的履行,属于“合同的即时履行”类型,即服务提供方根据服务方的要求适当提供了特定的服务或信息,合同即履行完毕,不存在服务方对在线信息服务进行检验的环节。如果服务提供方并没有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服务方可追究其违约责任。鉴于此,在线服务履行合同,将不再适用传统货物或数字化商品交易中的商品检验规则。
  (三)数字化货币及其衍生物的检验
  对于数字化货币及其衍生物的检验,应根据其不同的分类,规定不同的检验方法。对于以电子货币为合同履行内容的检验,由于电子货币以一定的现金或存款的现有价值为前提,只是以电子信息方式为表现形式的法定货币。电子货币的流通仍通过现实的银行主体进行划拔,有国家信用作为保证,也不会产生很大的交易风险。因而对电子货币的检验不在于其本身的真伪性,需要防范的是以电子货币为履行内容的网络欺诈交易等活动。
  而对于以数字化货币的衍生物——虚拟财产(包括但不限于“虚拟货币”)为合同履行内容的检验,则值得商酌。无论是虚拟财产还是虚拟货币,均是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服务商为了满足网络游戏的需要,南网络服务商直接发行、在网络虚拟世界流通的,在虚拟世界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财产。可见,虚拟财产是南网络服务商自由发行的,在目前尚未纳入国家管理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虚拟财产的伪造却是轻而易举的。因此,对于数字货币衍生物的检验,除了从技术上进行完善,更重要的是从数字化货币衍生物的发行主体、发行程序、监管发行销售、严格发行责任等方面进行法律规范,增强网络交易的安全性。
  (四)数字化权利凭证的检验
  在合同在线履行交易模式中,发展数字化权利凭证等同传统上主要使用纸张权利凭证的方法来转让或确立有形货物或无形财产的权利,可能在下述情况下遇到严重障碍:法律规定必须实际交付货物或纸张单据,方可达到转让财产或对单据所代表的权利的目的。这要求我国法律在发展合同在线履行制度中,必须赋予某些象征性交付行为一定的效力,使之具备与某些有形货物的实际转让同等的效果,从而至少部分免除了有关实际交付的严格要求。然而,在制定法律而接受通过在线传送以电子信息显示的数字化权利凭证,最大的挑战却是“该所有权凭证的生产方式足以使所有权凭证的持有者相信,所有权凭证确实存在,其表面无缺陷,签字或其某种替代形式是真实的,该凭证具有流通性,而且有办法以在法律上等同实际占有的方法掌握该电子权利凭证”。换言之,合同在线履行对数字化权利凭证提出的特殊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等同于拥有货权权利凭证或单据的独特性(或独一性)保证,这也是合同在线履行中对数字化权利凭证检验的核心问题。
  参考国内外相关做法,笔者认为,对于数字化权利凭证的检验,从技术上证明以电子信息显示权利凭证的独一性问题是有解决办法的,可以在权利凭证上打上时间标记和其他保密办法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一些办法。不过,在未找到可以保证数字化权利凭证独一无二的技术办法之前,笔者认为,建立数字化权利凭证“第三方登记制度”,有利于保证以电子信息显示的数字化权利凭证在线转移的真实性、独一性。
  四、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的接受
  合同标的的接受,也是合同履行的重要阶段之一,标志着合同接收方认可了合同标的,同时也解除了合同另一方交付合同标的的义务。接受实际上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标的的质量、数量的一种同意表示。
  (一)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的接受方式
  在传统合同履行中,合同标的接受既可以由当事 人以明示方式作出,也可以从其行为推定。笔者认为,传统合同标的的接受方式同样适用于合同在线履行标的的接受。
  合同在线履行交易模式中,对于合同标的的明示接受方式,主要表现在邮件的往来、聊天记录等形式,以明确的意思表示对合同标的的接受,有利于合同交易的安全。然而,如合同接收方在接收到合同标的后,出现在合理时间内检验合同标的后转卖、转租合同标的,或者在检验合同标的合理一段时间后未作表示等情形,或者在合同标的接收后,将合同标的的电子信息与其他信息混合在一起,而使得拒绝后无法再履行相应的义务,以及在合同接收方已从合同标的得到了实质的利益并无法返回该利益,可视为对合同标的的接受,在理论上称之为“默示接受方式”。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七十条也明确规定了在试用买卖合同中对合同标的“默示接受”原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合同标的接受的意思表示,坚持以明示方式为主、默示方式为辅的原则,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也有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及第三人的利益。
  (二)合同在线履行标的接受的法律效果
  合同在线履行阶段,对合同标的的接受标志着合同接收方对合同标的的实质认可,是合同履行的阶段性结果。合同标的接收方应当就其所接收的合同标的支付或提供合同中约定的对价。对合同标的接受后,也意味着合同当事人不能因其具有不符合合同约定之处而再次拒收。但合同标的的接受并不影响因为合同标的与合同规定不符,接收方应当享有的其他救济权利,如违约救济等。
  五、结语
  合同在线履行交易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其有序发展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一旦失控则可能危害市场交易的秩序,阻碍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合同在线履行交易模式的基础环境问题,尤其是法律环境,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各个交易环节与问题直接影响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另一方面,法律环境的每一个细节与措施的制定也左右着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所以,及时建立合同在线履行制度的具体履行规则,完善我国电子商务政策与法律环境,不仅会改善我国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网络交易环境,还可以使我们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提早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参考文献:
  1.商务部条约法律司编译:《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孙占利:《电子订约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何其生:《统一合同法的新发展(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评述》,北京大学出版2007年版。
  4.李适时:《各国电子商务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5.齐爱民、徐亮:《电子商务法原理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责任编辑:郑葆华
其他文献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好和用好我国重要发展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职能,在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期刊
一等奖(3篇)信用体系下构建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探索浅议农资市场长效监管的难点及对策创新监管机制 建立农资行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浙将省宁波市工商局鄞州分局成祥工商所张汉江福建省闽清县工商局  课题组湖南省永兴县工商局  课题组  二等奖(6篇)利用微博与网络平台破解农资打假与监管信息断点现象的对策思考江苏省盐城市工商学会张亚东戴鹏辉浅析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  浙江省宁波市工商局杭州湾新区分局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如何科学研判和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把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减轻网络舆情对行政执法环境的负面冲击,是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新挑战。本文从信息公开、机制完善、互动沟通、队伍建设四个维度出发,对工商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的可行举措作一探讨。  关键词:工商 网络舆情演变机理处置机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期刊
创新,是人类最高级的智力活动!  创新更多要靠城市,因为城市具有更多创新能力和潜力,包括科技沉淀、人才储备、财政支持。城市不仅是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带动功能,更是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引导者。因此,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不应局限于单个城市内部,国家更多期望城市尤其是区域核心城市能通过创新能力提升,以创新网络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和区域。  对资源予取予求,沙丘城堡无疑不
期刊
吴敬琏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创新牵涉到的问题很多,有两个问题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领导注意!  第一件事,要发挥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小企业更是主体中的主体。西方国家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来自小企业,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都是来自中小企业。从生产来说,规模经济仍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它的边际成本几乎
期刊
近年来,我国的国内旅游业长期保持着7%的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后,各级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更加重视,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亦层出不穷,为市场监管带来了诸多难题。本文试图从剖析旅游市场的特点人手,探索工商部门对国内旅游市场监管的路径。
期刊
路甬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    如果自主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领域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快建设一个创新、友好的市场环境,在这个价值环境当中,企业通过自主创新、经营管理创新,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也有一个链条,就是前沿技术的探索,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也有风险。开始的时候,一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敢冒这个风险,不能够从源头做起。这就要求政府对技术前沿进行投入,通过
期刊
当前,无照经营仍然是经济社会生活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查处取缔工作也一再陷入“泛滥一取缔一改善一再泛滥”的循环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无照经营的社会救济严重缺失,救济途径少而不畅,主体发展权乃至生存权难以保障。日前,笔者对江苏省宿迁市无照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座谈了30余位工商机关监管科长、注册科长、基层分局(所)长和片区监管员,走访了质监、药监、民政等相关部门执法人员,调查了20余户无照经营户,系统
期刊
隋玉怀  山东省济宁市科技局副局长    山东省济宁市结合实际,启动实施“济宁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节能环保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加快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与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其中,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就
期刊
大学科技园——创新体制下的产学研结合体。用张大鸣的话说,“很多创业者是背着书包进来的,两三年后是开着小汽车出去的。”    提升服务功能——  企业满意率94%以上  “不知合肥给了你什么印象?”3月10日,记者走进张大鸣的办公室还未提问,他却先声夺人,“你感觉合肥还缺什么?”  “合肥不缺人文气息,不缺科教资源,缺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他说。  “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自古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