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92465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当前中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形成的一些误区,然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无疑是当前中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新的教学大纲对课外阅读这一块极其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丰富语言积累,并在阅读数量上作了明确规定——初中阶段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背诵优秀诗文量为8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然而现在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形成了一些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外阅读的原本作用,制约了语文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列举一二。
  一、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形成的误区
  (一)按照个人喜好择书
  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师放任自流,忽视和淡化了其具体的指导,学生凭兴趣邀游书海,久而久之,必然因“偏食”而形成“颇具个性”的读书嗜趣。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迁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还不成熟,看语文作品,难免“情人眼里出西施”。 比如偏爱古典诗词的学生,就以为古诗词以外别无书读;热衷钻研文言散文作品的学生,对现代文一类的东西往往觉得不屑一顾;港台及内地的某一类文章读多了,部分学生就认为文章不绮丽,不柔情,不浪漫就不够味,而不见这样做的结果是使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全面、受力不均,终至不能协调发展。
  (二)按照考试需要择书
  由于考试中作文占分比例相当大,于是部分学生为提高作文成绩,他们就视作文书为宝典。试图取那些优秀作文的“现成之长”来填补自己的“眼前之短”。对于这类书,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横念倒背,朝夕揣摩,而对其他优秀作品则视而不见,不予理睬。有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是这样的,给你四种类型阅读材料A名著、B作文选、C杂志、D报纸,写出你的首选。竟有67%的同学选择了B作文选。而当问及其选择理由时,他们不约而同的回答是“应试”。当他们为应试把择的书仅停留在同龄人的“佳作”上时,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必定受到了禁锢,其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甚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三)按照“现实存在”的原则看书
  所谓“现实存在”看书就是有什么看什么,信手拈来,不加选择。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知识的片面的问题,然而现在的书刊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并存。而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没有足够强的辨别能力,因此很难做到吸其精华,剔其糟粕,而最终使学生受害无穷。现在部分学生思想极坏,就是受到这些坏书的影响。
  其实种种误区的产生追根究底还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那么我们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该怎样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二、怎样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告知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让学生主动阅读
  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作用并不了解或只是略知一二。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只是为了应付老师作业,因而常常流于形式。如果能明确地告知其作用或目的,就会使很大一部分学生恋上课外阅读。那么它的作用有哪些呢?
  第一,课外阅读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探求本身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课外阅读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这里的灵活性是指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迅速地打开记忆的闸门,从记忆的库存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第三,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的独力思考和创新意识。当学生的阅读进入较高阶段时,即对问题带有一定研究性阶段时,才能在众多的作品中找出其间的种种联系,找到解决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的答案,提出新颖的见解,形成独创性的智能。第四,课外阅读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写作起着正向迁移作用。喜欢阅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学生,在他写作的过程中,口语和书面语反复转换、筛选的思维活动十分频繁,他们常常自然而然地把那些在阅读中吸收的丰富词汇、巧妙的构思、丰富的联想运用到习作中去,有时使人耳目一新。
  (二)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快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也必需培养。我们可采用多种方式营造一种浓重的课外阅读的氛围。如进行读书竞赛、手制读书小报、进行原文改编、开展好书推荐会、新书推荐会、朗诵会、讨论会、交流读书心得等。所有兴趣的诱导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心理期待,使他们的内心一开始就对课外阅读呈现饥渴的状态。是为了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如此下来学生曾经迷失的自我就会慢慢的复归,满含兴趣地读书过程是快乐的。
  (三)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理性阅读
  指导就是把阅读物的选择、阅读的要求、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指导学生要善于把课堂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举一反三,提高能力,也就是通常说的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
  第一,做好课外读物的推荐工作。推荐的读物力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又能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能力层次,且力求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而利于教学。如《十六岁的花季》就有很强的时代性也适合学生味。学《沁园春.雪》 时可推荐学生读《毛主席诗词》。学《范进中举》可以让学生看《儒林外史》等。而科技书籍的推荐就能迎合此年龄段学生喜欢“猎奇”,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征,且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第二,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每次阅读前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小到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大到某种情感的养成,某种能力的培养。如此下来,学生也就不会有无从下手,无所适从的感觉了。明确的操作要求,会让学生读起书来更从容。第三,指导阅读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使学生终生受益。进行课外閱读时除了用常提到的跳读、略读、精读、圈点勾画法外,还可以采取浓缩法、比较法等。
  (四)教师发挥榜样作用,让学生尽情阅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知识贫乏的老师会培养出爱读书、对知识求之若渴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做好榜样,多读书,读好书。这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而且能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而且只有教师读大量的书才能给学生做好好书的推荐工作,完成指导学生读书的任务,使学生尽情畅快地读。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发展汉语Ⅰ》中的副词为研究对象,考证《发展汉语Ⅰ》(第二版)中所出现的副词是否符合副词的定义并对该册教材中出现的所有副词进行分类,同时探讨教材在英文注释汉
本文针对水库灌区的规划设计中渠道工作制度的选择问题,以总费用最小为准则,提出了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用以确定渠道经济工作制度,文中分析了求解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电算程
【摘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加强诵读不仅是大纲中明确提出,而且我们从实践中也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一环。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文言文。  【关键词】诵读;古文学习;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这是新大纲提出的一条重要原则,学习古文,要保证学生充分地读,其次,要保证读的遍数。第三,要保证每
<正> 对于碳原子数为1~20(C_1~C_(20)。)的正构烷烃,在各种温度条件下的准确密度已有文献发表,但是C_2。以至更高碳原子数的烷烃的准确密度则很少见有发表。在美国《化学工程》
本次报告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植物病毒学:包括植物病毒的分类、植物病毒的危害症状概述、目前国内危害严重的主要植物病毒、国内植物病毒主要研究进展以及本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劳动力大量出国和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农村住房改造,卫生设施改善,煤气烧饭代替柴火做饭,人畜粪肥、草木灰等有机肥肥源和冬绿肥紫云种植面积的减少,加上施用有
【摘要】让学生爱上读书的妙招有很多,例如:巧设情境、甄别优劣、多样激趣等。本文对如何能让学生读书成瘾、畅游书海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学生;读书;情境;优劣;激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高林生老师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孩子的语文知识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读书读出来的。”但是,目前儿童阅读的作用远没有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其实很多孩子的学习障碍是由阅读障碍引起的。关于读书,周氏
2011年8月,北京市发出关闭拆迁打工子弟学校的通知,几百所打工子弟学校被关闭,近34万流动人口子女适龄儿童面临转学甚至失学危险。一时间,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再度成
本文利用悬沙淤积与局部动床模型,探讨了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进一步整治围涂以后,北岸澉浦至乍浦深槽的冲淤变化,为铅线已、正、特建若干大型港口、火、核电厂的正常运行与合理设
本文通过双层土试样的共振柱试验,研究了刚性粗糙接触面对一种细砾动剪模量的影响,发现在紧贴接触面的土体中存在着一层边界层,它的动剪模量远远大于土本身的值,它的厚度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