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nze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教学法是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最常用、最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本文介绍了实验教学法的含义与形式,分析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主要应用,旨在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交流,促进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运用
  一、实验教学法概述
  1、实验教学法的定义。实验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应用相关的器材、仪器设备,坚持以科学的实验为依据,来研究相关的生物问题。这种方法通过学生的亲眼见证、亲自参与或实践,能够变间接学习为直接学习,从而提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2、常见实验形式。
  第一,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形式最为直观且常见,其对教师展示生物教材内容及课堂讲解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该实验方式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因其是属于在教学现场组织的,并会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正常知识的一种教学实验方式。
  第二,课堂实验。课堂实验方式相对简单,实验所需的道具也较为简单,一般都是随具体的课堂需要而进行,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结果的对错,并不需要分析实验过程以获得结论。所以,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广大生物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习到蕴涵在简单实验结果中的丰富生活道理。
  第二,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生物教师通常会把具体的生物实验按不同的实验阶段并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分成多个实验小组,从而让学生学会与同组成员共同合作来获得实验结果。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验教学的地位。
  第一,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生物学科有其特殊性,一些知识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后会变得通俗易懂,因此,实验教学对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促进作用,是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第二,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因为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实验教学作为生物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
  第三,实验教学也是检验生物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新课程改革后的生物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还要掌握一些与实验相关的操作方法,如:制作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等。因此,初中实验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还是检验学生操作方法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
  2、实验教学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了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第一,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老师讲授的实验探究方法,对实验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和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整个实验过程。
  第二,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生物实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领域,实验教学就相当于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种“新鲜”事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实验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操作和观察获得相关知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三、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1、搞好示范性实验,加强师生间交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都提倡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以帮助学生进行能力的提升。要想搞好生物展示实验,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展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要想有效地让学生对展示实验进行了解,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应向学生安排适当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整个生物实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教师在让学生预习的同时还要向学生提出一些与实验有关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②加强师生间的课堂交流。在进行课堂生物实验的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原有的实验方式,加强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课堂展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2、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思考。初中生物教学在教材的内容上相对简单,其與实际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在进行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生物教材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印象。在进行初中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 以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作为实验对象,激发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探究。生物实验与化学实验不同,其在选材上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尽量选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作为实验对象,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兴趣,让其在实际的生活中养成独立探究、乐于思考的习惯。②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初中生物实验有时是为了对某一理论进行验证,以帮助学生对该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但是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证明,这种学术性的验证方法并不能充分发挥出生物实验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把生物实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明白其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进行团队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生物实验教学,一般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物实验的操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组内学生的整体能力问题。班级内由于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小组内学生的整体能力问题,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搭配,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并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实验中获取。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而充分地交给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智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才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法;巧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且这项任务更是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科技.地方农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立足服务“三农
本文结合多年的实习教学经验就学生数控车实习中常见的一些装刀和试切对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科教协同育人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概述了协同育人的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构建农科教协同育人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农科教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
生活在大森林里的驼鹿会需要防毒面具吗?———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  他已经卖给过牙医一支牙刷,卖给过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过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驼鹿居住的森林。  “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驼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现代农业文化的融合对接意义重大。在阐释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二者之间融合对接存在的问题:重物质轻精神,忽视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
内容摘要:《盛京时报》是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也是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侵略战争的舆论工具。在“七七”事变中的报道,该报选择和报道新闻的价值标准远远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日本军国主义文化殖民赤裸裸的先锋军。   关键词:《盛京时报》 “七七”事变 侵略 报道   《盛京时报》1906年10月18日在沈阳创刊,1944年9月14日终刊,历时38年。该报由日中岛真雄创办,是日本人在我国东
从高职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法的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建立以职业为向导的高职英语专业化教学,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和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