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职生物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途径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扩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水平。探讨了农职生物课程资源二次开发及其利用的途径,并分析了在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职;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28-01
  新课改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职生物教师应该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进行生物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即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对学生的学习有意义的、能够唤起学生思维的材料,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师生共同挖掘、共同探讨,并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出来。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生物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途径
  1.1 二度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农职生物课程不是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标准,是可以超越、变更的。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所学专业的需求,在课程的开发和建构方面进行结构上的突破和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组[1]。例如,在学习“营养繁殖”时,应结合当地果树种植情况、生产季节安排,可增加葡萄扦插育苗或桃芽接育苗等技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参与实际生产的能力。
  1.2 自主开发校内生物资源
  校园内的生物及其作为生命体所产生的现象和规律,都是生物课程所要阐述和研究的科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随时采用学生目所能及的校园生物,进行以直观教法为主的多感官教学。校园内的绿植、鱼塘、猪舍等无一不可作为生物课程资源进行开发[2]。如学习“生物的生态系统”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校园池塘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各种生物链、各级营养级和消费者类型,提高学生对学校生物群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还可引导学生创建生物兴趣小组,促进学生自主开发校园内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
  1.3 注重开发校外生物资源
  人们利用大麦酿酒、制醋;农民在作物干旱时灌溉、涝时排水,在作物开花时施硼肥、钾肥;黄河污染;沙尘暴天气;开放的自然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农家菜园、果园等,这些社会和自然现象都是生物教学可利用的校外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课程内容和相关的校外资源进行有效衔接,能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3-4]。
  1.4 精心开发媒体生物资源
  网络媒体的生物教学资源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内容更丰富,如动植物的图片、趣闻、最新的生物科技进展等;电视媒体的科普、走进科学、人与自然等节目形象、直观,都是生物教学的宝贵资源,包括教师精心自制的教学课件、动画等教学资源,师生可共同收集、整合纳入校内生物学多媒体资源库,以便更好地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所应用。
  2 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途径
  生物课程中的资源与校内、外的资源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学情、学校的教学条件等方面将开发的生物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优化、利用,创造多样的学习途径,使学习形式更新颖,教学更生动,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主动地学习。
  2.1 在讲授法教学中的利用
  讲授法仍然是目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师的言语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叙述所知资源,教师再做相应补充,以拓开学生的视野,加深理解认知,同时使学生受到教育。例如,在生物课程的绪论中,提及我国古代及现代生物学成就,教师可结合课程进行知识拓展,师生互述祖国富饶的生物资源和古代及现代生物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2 在情境式教学中的利用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农职生物教学中,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利用与生物有关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现象以及问题、图片、实物和媒体资源等,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情感共鸣,使他们乐于学,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创设“问题情景”时,教师可纳入校内、外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引导学生进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问题的设置要进行小步调层层递深,能使学生的思维层层推进、深化。再如创设“真实情景”时,要让学生亲临现场,在校现代农业实验室、校生产实践基地、田间、野外、农场等真实场景中学习生物知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能力,对生物的兴趣和感情也日益提高。
  2.3 在探究式教学中的利用
  农职生物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是情境、调查、实验和实习等探究活动。教师充分利用开发的资源,创造条件设置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成就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与教师自身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二是被开发的生物课程资源,必须应用服务于课堂教学,与学生互动,才能体现课程资源二次开发的价值。三是开发和应用生物课程资源应以生物课程本身和校内的生物课程资源为主,以校外课程资源为辅,不能出现喧宾夺主。
  4 结语
  总之,对生物课程资源合理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可以使教师走出课程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服务。
  5 参考文献
  [1] 朱萍,余群英.学校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中学生物学,2007(9):27-29.
  [2] 周长梅.农村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12):53-54,49.
  [3] 魏小成.新课程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初探[J].中学生物学,2012(1):58-59.
  [4] 王锦红.课改下农村中学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浅谈[J].青春岁月,2010(24):131.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些水声测量设备的布放方式、方法,包括自由垂放、船底布放、拖曳布放和浮标布放等,这些方法出自水上作业的经验,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以详细研究川南叙永黄铁矿尾矿(高岭石粘土)的物质成分特征及其中有害物质铁、钛的赋存状态为基础,对该尾矿(高岭石粘土)的开发利用作了部分试验研究,指出了该尾矿的开发利用方
介绍了研制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测井组合仪,集测温度、压力、磁定位三种功能于一体,也可以与自然伽马、持水、密度、流量仪组合后一次下井,同时测量七条测井曲线。对该组合仪的性能
介绍了山西省展览馆的主要成就以及基本情况,分析了展览馆如何适应新常态,对展览馆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越来越多的临床致病菌对传统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威胁,由此驱使人们开发新的抗菌药抑制这些致病菌。该试验通过Sephadex G-75凝胶层析和超滤离心制备
期刊
分析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针对一例鸡原发性大肠杆菌病,从病原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诊断,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本报讯北京2003年3月19日,值春分之际,中华医学会和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迎来了第二个中国"世界睡眠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