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对我省的启示

来源 :台湾农业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以来,台湾一直执行外向型的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生产不仅只满足于岛内需求,而且还面向国际市场,台湾已成为日本和欧美等国部分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商.随着岛内及国际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台湾农业也因应实现了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并表现出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①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的初级农产品阶段.由于40年代后期祖国大陆去台人数较多,岛内粮食需求量激增,于是当局将农业政策的首要目标定位于增加产量,实现粮食自给,并为此采取诸多有效措施,从而形成了以粮食、蔗糖、香蕉等初级产品为主的'米糖经济'.
其他文献
一、阶段突击,丰富词汇。将单词集中起来教学,把单词按照发音相同、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同或相反的归类在一起,单词就可以成串成串地教,易学易记。例如以重读元音音素来归
2009年11月科技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两个文件规定,自主创新产品将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这一政策的颁布引起了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等的炒作,并将之纳入到中
产业集群不仅是目前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而且,它正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形成的载体。以"宝鸡.中国钛谷"钛产业集群为例,深入分析其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结
首先从政策驱动、项目拉动和服务推动3个维度罗列出政府行为的构成因素,接着运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核心因子,并通过变异系数法对各核心因子进行赋值。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政策
2018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对我国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了初步设计,这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