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u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正在经历着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其中,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列举了几点合理应用微课教学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化学课程
   微课是指微型的视频课程,微课的时长大多在十分钟以内,一般针对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来展开精准的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反复观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加准确且全面地吸收知识内容,从而达到激发潜在智能的作用。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中,运用微课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在常规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整体难度较高,需要依托于教材和教学大纲内容,针对化学物质中的相关奥秘展开深入研究。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会为学生安排很多机械式的背诵任务,整个教学结构相对死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则能够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更加精准地探索微观世界,从而更好地掌握并理解原子的构成要素。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均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促进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互动。例如,在教授“原子的构成”这一课时,教师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微课动画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子破裂形成原子、原子重组产生新分子的整个变化过程。在动画视频的指引下,学生将更加轻松地理解原子与分子之间的关系,从而主动探索微观领域的各种奇妙现象,进而为后续更高难度的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二、微课在实验活动中的应用
   由于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课程中包括了非常多的实验活动,所有的化学理论知识都需要通过反复实验来获取,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实验室的相关用品,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在传统的化学课程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资源与场地的限制,学生大多需要观看老师的实验流程演示,才能够掌握整个实验活动。但由于老师的精力有限,在进入学生的自操阶段后,经常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失误,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尤其是在进行一些气体类的实验活动时,很多气体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例如,在进行氧气制作的实验活动时,最为常见的制作方法包括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高锰酸钾加热、二氧化锰与氯酸钠混合物的加热等。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实验流程,教师可以将以上三种不同的实验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并针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自主观察。在进入课堂中后,教师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微课视频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展开深入讲解。
   三、微课在知识难点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点,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着较高的难度。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不僅会影响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方法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科学技术的辅助下,让整个化学课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例如,在讲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一课时,其中重难点内容是微粒观的构建,由于学生无法直观地看到和摸到氧分子,因此很难对相关的理论概念进行理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出微课视频,将整个水通电分解的动态过程利用动画的方式加以展示,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可以直观地看到,水分子是如何分裂为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或QQ等网络交流,帮助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以此来优先解决重难点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四、反思
   微课教学方法虽然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但仍然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日后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额外补充。首先,在进行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反复播放微课视频,并指导学生认真观看每一个实验步骤,将课堂时间用于实验指导和问题答疑。其次,教师应当将节省下来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活动,通过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最后,微课视频虽然能够将新课中的重难点内容具象化地展示给学生,但由于时长有限,仍然离不开教师的精准讲解,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化反应来灵活调整微课内容的难度,以此来保证其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东梅.初中化学复习式微课助学的教学案例:以“氢氧化钠变质”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0):14-15.
   [2]索彦霞,杨月苹.“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应用: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9):93-9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进入小学数学课堂之中,为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阐述了小学高年级段数学教学的现状,随即对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的作用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段;多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多媒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可谓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为教学领域带来
摘 要: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小学数学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因此,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对小学数学老师来说是一项挑战和考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公式、计算繁多,因此,学生往往对该科目不感兴趣,从而容易在课堂上走
摘 要:自我国迈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与此同时,也给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微课作为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的衍生物,以生动、形象、灵活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追捧。微课运用至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微课学习活动,大大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巩固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鉴于此,对微课在初
摘 要:首先阐述借助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个性表达,然后论述借助师生交流启迪学生的个性思维,最后阐释借助赏识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培养;高中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语文课堂的深入发展,科学育人观的先进理念日趋深入人心,教师群体极力探究语文课堂的个性发展之路,以此催发出绚烂的生命多样之美,告别传统语文课堂上千篇一律的“工业化大生产模式”。   一、借助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尽自己所能来帮助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各门学科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很有帮助,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学的核心。主要分析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及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措施   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各门学科都
摘 要:古诗词历来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古诗詞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元素带到课堂上,可以很好地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难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词;多媒体;兴趣;审美;提高效率   古诗词语言精练、想象丰富、感情真挚,历来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
摘 要:“对话教学”是一种基于良好师生关系和相互信任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从教育本质和实践价值来看,“对话教学”更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形式,在交流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思维碰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主要分析了当前课堂中“对话教学”的主要内涵,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小学教育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在线指导初中生校外自主锻炼的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制作体育锻炼自主学习微视频,指导家长督促、参与体育锻炼,在线评价反馈等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进行校外自主体育锻炼。   关键词:在线指导;校外;自主体育锻炼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终身体育的观念正在形成,校外体育锻炼指导已然成为家长和学生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南京市栖霞区4所不同性质的学校为研究对象,
摘 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对一线教学老师来说,有一项基础且极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即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普及和发展,这一项教学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接下来,将在调查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浅析在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中实现对初中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關键词:初中教育;语文学科;后进生;转化教学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一个班级或年级中考试成绩落后、学习能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