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引领音乐欣赏,灵性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组成,也是音乐教育的隐性目标。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纵观音乐欣赏教材,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气息,它对培养学生人文意识、陶冶学生人文情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农村中学生见识较少、视野相对局限,教师该如何通过音乐欣赏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从提升人文修养;培养人文意识;渗透人文情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音乐欣赏;人文素养;人文修养;人文意识;人文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提倡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欣赏课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人文的精神意识蕴含于音乐欣赏教材中,需要教师深入挖掘与引导,学生才能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作品强烈的人文气息,并获得人文情感的熏陶。农村中学生视野相对局限,音乐教师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睿智结合欣赏课堂,灵性提升人文修养
  音乐欣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而好的音乐素材又为学生的个人修养提供感性载体。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农村中学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片面重视专业技能与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欣赏教学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忽视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及内心情感的表达,从而影响了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在此模式下,音乐欣赏教学在学生修身养性、人格完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就无法完全彰显。因此,为了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既能获得丰富的音乐素养知识,又能提升自身的修养水平,需要教师不管是在组织赏析音乐表演活动,还是组织赏析各种题材的音乐作品时,都应积极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思想,从而启发学生感悟音乐作品中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进而激起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最终将音乐作品中的各种积极情感和优秀品质作为指导与约束自我思想与行为的准则,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
  如在欣赏《丰收之歌》这首作品时,教师要紧紧抓住“丰收之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特别是作者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情感曲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曲调。丰收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作品所表达的丰收情境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劳动情景和农民劳作的心情?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可以结合农村的生活情况让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快乐。音乐欣赏离不开音乐这一基本元素,在赏析作品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节奏、训练演奏及歌唱技巧,并巧妙将音乐与人性、情感、思想元素等融合起来,使学生全面汲取音乐作品中的营养,实现雅俗共赏,从而既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又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二、睿智结合欣赏课堂,灵性提升人文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地域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农村中学生探究世界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对音乐世界的探究也呈现出更强烈的愿望。但由于学生可接触的音乐作品比较多元,而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相对有限,人文意识、人文气息作为音乐欣赏的核心组成,教师要积极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能找到方向。众所周知,各种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创作目的、历史背景等各不相同,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可以在仔细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精准把握音乐作品的创作思想及艺术内涵,从而将自己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最终逐渐提高自身的人文意识与鉴赏能力。
  如,在学习《玛祖卡》这一作品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欣赏作品,理解意蕴,教师可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作者肖邦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肖邦长期在异域他乡辗转的经历有大致的了解,通过感性资料的搜集了解肖邦的创作风格,以促使学生理解渗透在肖邦音乐作品中的神经质、敏感、高冷等方面的艺术元素,并进一步透彻了解肖邦作品中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欣赏作品时能带着强烈的人文意识去感受作品的情感,体会音符背后的人文情怀,并由此产生浓厚的爱国热情。可以说,人文意識的提升并不是依靠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与音乐实践紧密联系的,欣赏作品为学生提升意识提供了最重要的载体,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渗透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感受音乐创作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进而在浓浓的人文气息中提升人文素养。
  三、睿智结合欣赏课堂,灵性渗透人文情感
  在音乐课堂开展欣赏教学活动不仅要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音乐教材中的音乐理论与演唱、演奏技巧,更要借助欣赏活动为学生搭建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感知艺术文化桥梁的通道。在欣赏活动中,学生与作品的沟通是走近作品内涵的重要方式,它是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容及作者的情感的重要过程。学生与音乐作品“零距离”的接触,能激活学生的音乐创作灵感、获得情感的升华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学阶段正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情感素材,积极搭建欣赏平台,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相融合,并在各种欣赏活动中感知作品,从而有效渗透人文情感。
  如在学唱与欣赏《翻身农奴把歌唱》时,教师可以将作品的背景设计成多媒体课件,巧妙将相关的情景与作品呈现给学生。课堂上,动感的音乐和喜庆的场面为学生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音乐世界,学生的欣赏热情被激发了。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几遍曲子,初步了解作品内容与旋律,并适时为学生补充一些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素材,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让学生在反复欣赏中真切地体验到作品中彰显出来的农奴们翻身得解放之后的无比喜悦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改编音乐作品的旋律与歌词,灵活运用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将农奴们翻身后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在改编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情感,有效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总之,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核心的组成,也是音乐欣赏潜在的教学目标。想要通过音乐欣赏课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把握好音乐作品创作者的艺术修养、人文情怀,并挖掘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素材,有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并在欣赏过程中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最终获得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寅.浅谈在音乐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音乐时空,2014(07).
  [2]张居卫.浅论音乐教学中的美感教育[J].考试与评价,2013(09).
其他文献
【摘要】曲艺大鼓主要有河洛大鼓、淮南大鼓、淮北大鼓三个流派。本文通过对其起源、种类、唱腔等方面研究,希望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大鼓曲艺文化,并更好地传承并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曲艺大鼓;初探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一、驻马店地区曲艺大鼓的起源  早期的曲艺大鼓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它的雏形,但是在清朝时期才有所扩大和发展,在古时候,它的主要素材来自于民间传说或艺伶说唱的
期刊
【摘要】刘文金为境内知名的音乐创作者,其作品遍布每一音乐范畴,当中最为公众所关注的系二胡乐曲作品,他的《豫北叙事曲》被誉为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豫北叙事曲》的乐曲背景、结构、语言的分析,试图揭示他的二胡艺术特色,内在的表达。这部作品打破了二胡音乐表现方面由来已久的限制,进一步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一致。运用中国民族元素与西方曲式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这两首独特的艺术作品,并且这两首乐曲的创作对我国二胡音
期刊
【摘要】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已将大小调的规范确立,同时又对和声的功能有所扩充,对和声的色彩性给予较大的发展空间,将艺术成果推至顶峰,而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中的和声又试图在打破这种已经确立的规范。  【关键词】莫扎特;和声;瓦格纳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大师,这一时期音乐的特征强调稳定、有序、平衡,而这
期刊
【摘要】《永恒的歌》是由赵季平作曲、峻岭作词的一首颂歌,本文对歌曲旋律、歌词、配器、演唱风格方面进行赏析,并从“礼乐”的角度分析了歌曲创作特色,简要叙述了歌曲存在的时代意义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颂歌;创作特色;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J614.9 【文献标识码】A  《永恒的歌》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词作家峻岭在庆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之际特别创作的一首歌颂党和祖国的颂歌。自上世纪20
期刊
【摘要】通常认为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依靠肢体的变化来达到表达感情的目的,因而对舞者的身体条件要求也很高。但是舞蹈尤其是现代舞蹈更应该是灵魂之舞、文化之舞。知名编导王玫的《天鹅湖记》就以新颖的舞台手段来对舞蹈艺术的构成进行了颠覆与重构,从而表明了舞蹈的美,美在灵魂,美在意蕴,美在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舞蹈文化;天鹅湖记;王玫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的变化
期刊
【摘要】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所创作的配乐《培尔·金特组曲》,在戏剧的衬托下显得别具一格。一个荒诞、贪婪、无耻、狂傲的小人物,在格里格笔下,变成了一个穷极一生最后返璞归真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易卜生对于培尔·金特是出于性恶的本能,那么我们宁愿相信,格里格所赋予的培尔,是来自人内心深处的善。对于人性的探寻,易卜生用诙谐和无厘头的戏剧手法,将培尔·金特塑造成了一个丑陋世俗的形象。而格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通过欣德米特《1922》组曲揭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并不是回归的音乐,他的创作也是20世纪的“新音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理出一些线索,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价值和帮助。  【关键词】欣德米特;新古典主义;1922组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钢琴独奏曲,《1922》钢琴组曲OP.26是一首以创作年代命名的组曲。这样的命名形式在体现出创作时代的同时,
期刊
【摘要】音乐教师应该会用科学的方法有感情的歌唱;掌握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乐器演奏方法;会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当然包括舞蹈动作)再现和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音乐素养我认为是除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外,还要加强对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师;技能;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从事任何职业,仅仅投入满腔热情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传统音乐文化却受到巨大冲击,部分音乐文化遗产已经濒临消失或已消失。面对此等现状,高校担起了传承重担。本文以山东德州学院音乐学院对山东省非遗项目——“德州李氏陶埙制作工艺”的传承为例,试探寻高校对于非遗项目的优秀传承模式。  【关键词】非遗;陶埙;高校;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多用陶土烧制而成,所以
期刊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不断发展的现阶段,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发展中的必然趋势,而音乐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元素;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本文围绕素质教育背景之下的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探究,旨在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