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课程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强调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说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从而使他们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施探究性学习正是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参与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学生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团结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传统教学与探究性教学的比较
传统教学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而探究性教学是将教学过程作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允许学生对知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和探究。
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仲裁者,对知识的“正确性”具有最高权威,不鼓励学生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对“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知之甚少。而探究性教学,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实施严格的控制,教师的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教学过于程序化和模式化。而探究性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获得生活体验与生存能力的过程,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是随着探究活动的经历不断发展的,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也是随着开展探究教学的次数和经验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的。
二、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实验中学习化学无疑是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化学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
2.化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探究过程。化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化学科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突破,无一例外地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正如波义耳所说,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
3.化学实验为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探究性学习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进行验证。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多彩,它将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
(责任编辑 易志毅)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施探究性学习正是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参与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学生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团结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传统教学与探究性教学的比较
传统教学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而探究性教学是将教学过程作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允许学生对知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和探究。
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仲裁者,对知识的“正确性”具有最高权威,不鼓励学生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对“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知之甚少。而探究性教学,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实施严格的控制,教师的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教学过于程序化和模式化。而探究性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获得生活体验与生存能力的过程,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是随着探究活动的经历不断发展的,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也是随着开展探究教学的次数和经验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的。
二、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实验中学习化学无疑是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化学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
2.化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探究过程。化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化学科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突破,无一例外地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正如波义耳所说,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
3.化学实验为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探究性学习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进行验证。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多彩,它将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