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文言文的艺术魅力,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4-0237-02
  
  文言文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当今社会,不管是初、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本里,文言文都会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要求背诵的。这充分说明文言文的重要性。
  我们根植于这块土地,就应当对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所学习与了解。现在有不少的人,包括部分学生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不重视文言文,甚至是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们只想学那些“现买现卖”的内容,对眼前功效不大又有些生涩难懂的古文内容因觉得无用,就不去学。这种只看眼前、目光短浅的行为和现象,是应该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教育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文言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淘洗,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被称之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然而,从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似乎并未展开其迷人的魅力,教学效率的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1)较长时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侧重于“言”,古汉语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目标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堂。如此一来,“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成了不二选择,见“言”重“言”而忽视“文”漠视“文”的课堂比比皆是。(2)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串讲,逐词翻译、逐句讲解,事事都有教师越俎代庖而求其通达。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样的课堂给人的感觉是:喋喋不休、独霸话语。(3)学生在热衷网络语言、迷醉武侠小说的同时,他们的阅读兴趣正与古文渐行渐远。在文言文课堂上,学生绝大多数时间成了字词句的刻录机,很少有灵动的智慧火花闪现,教学主体在神圣的教学殿堂上渐趋萎靡。教师一腔爱古文的感情,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尴尬,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文字的锱铢必较,留给学生的必是零星琐碎的印象。要想提高古文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应该从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愿意学的内容。吕叔湘先生对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归纳为四种:一是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典故;二是为了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三是为了接受文化遗产;四是为了写好白话文。
  因此,教师对文言文进行必要的文字疏理是不可或缺的;要适当地点拨,把那些死的知识讲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与积累的良好习惯。我认为把握好以下“三要”是关键。
  1 要“文”“言”并重,析词理趣,两手并抓
  文言文,首先是“文”,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既要懂文内之意,也要懂文外之意。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它是借十分凝结的语言来承载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可从疏理到感悟,结合学生实际从“言”和“文”两方面进行教学。
  古典文学经历了上千年的锤炼,淘沙炼金,去粗取精,如《史记》、《论语》等,都蕴含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这些以生命写成的颇见性情的篇章,表现出来的是独特语言形式,是那个时代历史风貌、政治概况、文化风情的绝好体现,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由此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不知不觉间情感会变得雅致、俊朗、博大。古文是一篇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情思的文章,不能把它看成由古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材料,领悟了就能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古文中无不蕴含着灿烂的古代文化。有多少思想、道理是从其当中得来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上善若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等等,这些精彩的语句俯首皆是,可以回味一生,终身受用。
  由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对中国的古代文化了解越来越少,但是民族的文化必须传承,充分利用古文教学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和积累古文知识,理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责任。
  2 要注重对成语典故的积累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成语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对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文化素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门庭若市”;《礼记》中的“教学相长”、“玉不琢,不成器”;《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史记》的“毛遂自荐”、“运筹帷幄”、“青云直上”;《鱼我所欲也》的“舍生取义”;《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求甚解”;《劝学》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庖丁解牛》中的“游刃有余”;《秋水》中的“贻笑大方”、《老子》中的“祸福相倚”等。对于成语,要理解其意思,学以致用。
  在古文中还有许多典故:《察今》中的“循表夜渋”、“刻舟求剑”、“引婴投江”;《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赤壁赋》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陈情表》中的“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琵琶行》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促织》中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等。对于典故,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其出处,还要理解其含义,使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会运用典故,提高文采,丰富内涵。
  3 要从诵读中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古人在学习方法上早就总结出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一种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可积累语言知识,可培养语感,可陶冶情操。我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是坑坑洼洼、结结巴巴、破句连连、有气无力,没有美感的机械性的读书。只要真正走进文本,与人物同呼吸,与经典相融合,我们才会读出个体读到的体悟,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达到忘我之境界。从根本上激发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古文经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后,学生理解感染了,就会认为读或背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对课文过多的解读是无法代替学生诵读的。让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自然地理解,而不是一股脑儿地将知识塞给学生,这样交给学生的是活的知识,是自己悟到的知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学生在诵读中加以品味,对古诗文的诵读“意犹未尽”,产生好感,他们才会愿意接触,包括在课外。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能使文言文的精髓融入学生的血脉中。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我们要通过学习先哲们的经典文章,来倾听圣贤之教悔,沐浴母语之灵光。传承深邃厚实的古代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古文阅读习惯,通过教师的引导、督促,提高学生重视文章的解读和文化内涵的体悟,进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文言文的积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人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4-0229-0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羞于甚至不削于赞美别人,在学校生活中也一样,很多老师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孩子的闪光点。殊不知,赞美其实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和弱点是难
期刊
【摘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可敬的师长,更要做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因而肯下功夫学好这门课。甚至“爱屋及乌”,对与之相关的东西也格外关注。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感沟通; 创设语境;兴趣爱好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4-0227-01    新课标中强调教学过程“应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究”。那么怎样把它落实具体有效呢?我觉得情感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知识的价值固然重要,但情感体验的价值更重要。情感不仅对学习进程有重要的启动、激励、维持、调控作用,而且与学生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因此在新课程实践中
期刊
【摘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生“首先为自己而学”的心态;回报父母和国家的心态;谦虚的心态;“先付出后收获”的心态;成功的心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的积累的心态,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产生“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坚定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排除万难,奋勇拼搏。  【关键词】学习心态;
期刊
【摘要】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学会做人”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德育;富含生活;学科教学; 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4-0216-02    德育就是道德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4-0228-01    网络词语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早已对Hacker (电脑黑客)、Blog (Web Log 的缩写,意为“网络日记”)等不再司空见惯。Geek, 现在似乎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geek”起源于中世纪日耳曼方言“Geck”和“gek”。国内有人音译为“奇客”,也有人翻译为“极客”。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4-0230-01    情感是教育最有效的背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智慧性的事业,它是人类文明的有机构成部分。因此,教育是社会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教育是在人类文明的光辉映照下的社会行为,而基础教育则是这一工程的核心和起始。孩子正是由于接受了教育,才促进了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使他能更好地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在当今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影响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得社会对公民的数学素养要求不断提高。但中学数学学习的实际状况却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倦、甚或恐惧的心理,为数不少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渐渐失去信心乃至放弃了数学学习,成为数学差生。数学差生问题,己不是个体问题,而是成为了群体问题。  【关键词】后进生;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布置作业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与较量。如何使政治教学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促进政治教学改革,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是摆在我国教育面前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情境创设;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4-0235-01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多少年来屡禁不止的现象,甚至连政府的法规都不能制止,现在的孩子比大人累。教育家吕型伟曾说: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可能与儒家文化有关,作为同一文化圈的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不妨从历史文化背景上考查其成因。
期刊